?

《元日》中的『桃符』

2018-05-28 03:03林鑫
對聯 2018年2期
關鍵詞:桃符門神春聯

●林鑫

(6104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趙鎮下橫街公園小區)

北宋王安石的詩《元日》流傳很廣: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通過描寫新年元日的熱鬧,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執政變法,富民強國的思想?!涸铡患词寝r歷正月初一,『一歲除』指一年已經過去,『屠蘇』是用屠蘇草浸泡的酒, 據說它有驅邪避瘟的作用。 這里著重談談最后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的『桃符』。 『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拆開使用,這是每句限制字數的緣故。一些語文老師將桃符翻譯成門神; 另有老師翻譯為春聯; 有的老師在單獨解釋桃符時就譯作門神,在翻譯整首詩時就譯作春聯;當然也有直譯作桃木板的。 這里的桃符到底作何理解,我們必須搞清楚桃符發展演變的過程。

桃符用桃木制作, 古人認為桃木具有驅邪御鬼的功能。 先秦文獻如《禮記· 檀弓》就說:『君臨臣喪,經巫祝桃茢執戈?!弧渡胶=洝酚涊d: 『東海之中度朔山,山上有大桃,屈蟠三千里,東北間,百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讀作申舒),一曰郁壘(讀作郁律),主領百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以食虎。黃帝乃立大桃人于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葦索以御鬼?!粬|漢《風俗通· 祀典》也有類似的記載:『上古之時,有神荼與郁壘兄弟二人,…… 于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于門。 皆追效于前事也。 』這里的『桃人』是依據神荼和郁壘的形象,或用桃枝編扎,或用桃木雕刻成人形,并未做成板狀符的形式。之后人們感到編扎和雕刻太費時, 便將桃木削成長方形的木板,上面畫神荼和郁壘圖像。然后掛或釘在門上,用它來鎮鬼驅邪。桃符從實物到圖像,這一演變,使之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門神。除了神荼和郁壘外,漢代還有以成慶(一古代勇士)為門神的,唐代以鐘馗、秦叔寶、尉遲敬德為門神。 再之后,岳飛, 以天官為首的祈福文官門神也相繼出現。

至于『桃符』一詞,據現有資料,最早見于南朝梁宗懔的《荊楚歲時記· 繪門神》:『梁有天下,…… 帖畫雞戶上,懸葦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按魏議郎董勛云:﹁今正臘旦,門前作煙火、桃神、絞索、松柏,殺雞著門戶,遂疫禮也。 ﹂』說明貼畫雞、掛土雞、插桃符、繪門神已相沿成俗。

除了掛門神外, 從漢代開始還有人將畫神荼、郁壘像改為在桃符板上書寫『神荼、郁壘』的名字,這便是文字桃符。 文字桃符一產生, 由于語言文字表達思想的靈活性和豐富性, 越來越多表示吉祥的語言寫到了桃符上。 如『元亨利貞』,『滅禍降?!?、『有令在此、諸惡遠避』之類的話。 到了五代,出現了我國最早的春聯。宋太祖乾德二年, 后蜀皇帝孟昶于除夕令學士幸寅遜題桃符,孟昶對學士所題之詞不滿意,便揮毫書寫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即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只不過當時『春聯』這個詞語還沒有出現。春聯的誕生,是民俗與文學有機結合的產物。

宋代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商業,手工業較以前有了進步。城市繁榮,文化豐富, 許多吸引人的民間傳統得到了傳播和展。 在唐代末期發明了雕版印刷術的基礎發上,此時雕版印刷術和造紙術有了進步,為年畫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門神文化在宋代已趨于成熟, 而對聯在宋代還是處于發展時期, 宋代對聯發展的第一個表現就是春聯的進一步推廣和普及。 反映北宋風俗的《皇朝歲時雜記》中說: 『桃符之制,以薄木長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畫神像、狻猊、白澤之屬。下書左郁壘右神荼,或寫春詞、或書祝禱之語。 歲旦則更之。 』北宋高承的《事物紀原· 桃板》講到了度朔山傳說后寫道: 『故今世畫神像于板上猶于其下書﹁右郁壘,左神荼﹂,元日以置門戶間也。 』

桃符上書寫的『神荼』、『郁壘』幾個字肯定不能算是春聯。而春詞、祝禱之語大多數是對偶句, 可以看作是春聯。 由此可見, 當時的情況是春聯和門神并沒有徹底分成兩部分。一種情形是,左右兩塊桃板上既有神像,神像下面又有春詞或祝禱之語。也就是門神和春聯共存于桃板上。 宋代趙庚夫《除夕即事詩》中『桃符詩句好,恐動往來人』當指有春聯的桃符。 另一種情形就是只有門神,而沒有『春詞』、『祝禱之語』,即沒有春聯。 但肯定不可能存在只有春聯而沒有門神的桃符。明乎此,我們就可想象當時桃符大概的模樣。

我們再回到《元日》一詩上來談。從這首詩看到宋人過春節的場面, 知道了家家戶戶摘下兩塊舊桃符,換上兩塊新桃符。但這些桃符上具體是什么情況, 我們搞不清楚。 可能有些人家換上的桃符上又有門神又有春聯, 有些人家桃符上則只有門神沒有春聯。 但不可能某家人門上的桃板上就只有一副春聯或一句迎春吉祥的話而沒有任何門神。

那門神和春聯到底是什么時候才徹底分離的呢?最遲應該是明代初期。明清兩代是中國對聯發展史上的繁榮期, 同時是中國木刻版畫史上的繁榮期。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紙張運用日益增多,在紙上書寫具有簡易的特點。而漢民族又愛好紅色,紅色表示紅火喜慶。 所以老百姓就把在桃符上題寫吉祥文字改在了紅紙上。材料的改變,使春聯脫離了桃符舊制, 成為獨立于桃符以外的一種裝飾品。 清代《元明事類鈔· 春聯》、《通俗編· 時序· 春聯》也對『春聯』這一名稱產生的時間進行了考察, 認為就是在以紅紙代替桃木板的明代初期。 明代過節在門戶上張貼門神畫也十分普遍,門神越來越失去了他們原來的神性而走進平凡的人間。 我們可以從一些地方史和文學作品中看到當時人們過春節的盛況。 如明萬歷十五年刻本《紹興府志》載: 『(臘月)二十四…… 自是,人家各拂塵,換桃符、門神、春勝、春帖,懸祖先像,并貼鐘馗圖。 』 這些記述說明桃符、春帖和門神已經不是一回事了。 《西游記》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中唐僧師徒在萬壽山五莊觀二門上看到有一對春聯:

長生不老神仙府;

與天同壽道人家。

小說中明確地寫到『春聯』二字。小說家在創作小說時肯定是受所處時代環境的影響,這也說明明代人們已使用『春聯』這個詞語了。

總之,門神和春聯都起源于桃符,三者從最初的一體到后來的演變分化以及在民間的廣泛運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進程和古人思想的變化, 是中國幾千年民俗文化的重要事象,而《元日》這首詩則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民俗事象。

猜你喜歡
桃符門神春聯
梅縣區客家門神畫展
你家春聯貼對了嗎?
門神想吃立夏飯
元日
新年快樂
元日
桃符的傳說
門神年畫展
桃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