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環境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研究

2018-05-30 09:47陳南希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法律意識中學生法律

陳南希

隨著各類移動智能產品的推陳出新,網絡準入門檻不斷降低,自媒體時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入我們的生活。中學生作為網絡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表現出了巨大的自媒體市場需求。但在網絡自媒體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監管難度大、配套制度不規范等問題,不利于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與培養。鑒于此,本文以自媒體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影響為切入點,介紹了自媒體環境中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分析了幾種在自媒體環境中對學生法律意識加以培養的途徑和方法,以期為

自媒體環境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加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是培育新時代合格青少年和祖國優秀接班人的重要任務。目前來看,我國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已經初步取得了效果,但仍不能完全符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進一步深入,以及社會結構變化的進一步加快,我國在校學生犯罪呈現出了低齡化和智能化的趨勢,這與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愿景不相適應。在自媒體時代快速發展、法制建設步伐加快邁進的宏觀背景下,加強在校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

自媒體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影響

首先,自媒體讓學生接受法律知識的方式更簡單、渠道更廣泛。在自媒體平臺中,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法律熱點資訊,如徐玉玉電話詐騙事件、常州毒地污染事件、少年購買仿真槍案等,并且學生可以通過微博評論表達觀點,或者在貼吧里就某一問題展開爭辯討論,既拓寬了人際圉,又潛移默化中鍛煉了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軟件平臺都帶有推送功能,可以把最新發生的時事頭條及時地發送到用戶終端,使學生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國內外發生的大事,其中不乏國家頒布的重要法律法規、出臺的新政策等。其次,自媒體的開放性為學生網絡犯罪提供了便利。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何況當今社會“浮躁”之風盛行,很可能誘使一些學生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中學生本身就處在愛幻想、易沖動的年齡段,不乏有一些學生意志不堅定,在眼花繚亂的自媒體數據庫中沉淪墮落,甚至在某些直播平臺浪費金錢和時間,這就造成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中學生涉世未深的特點進行網絡欺詐、誘騙。

自媒體環境中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

1.部分學生難以明辨是非

自媒體的網絡門檻較低,任何人都可以上傳數據,其中不乏大量的不良信息,而中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經常經受不住網上的誘惑。這是由于自媒體剛開始發展,很多地方還不夠完善,而部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往往就會被不良信息所吸引。某些自媒體平臺甚至炒作法律熱點、曲解事實,以此獲取關注和點擊,而一些缺乏明辨事非能力的學生盲目轉發評論,無意中成為了消極輿論的造勢者,這對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2.學生普遍法律實踐能力差

中學生絕大部分還是處在學校保護下的群體,他們對法律的認識和理解還停留在表面,雖然懂一點皮毛,但在實際生活中卻還是“法盲”,也就是不能在生活中自如地運用法律。此外,只有知法用法、“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對所學法律知識的活學活用,而中學牛當中很少有人做到這一點,對于自媒體中出現的欺詐、造謠等負能量,很多學牛想到的只是逃避、擔I尤,把所學的法律知識都拋在腦后了,甚至一些學牛在自己受到傷害時,也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些都是缺乏法律實踐能力的具體表現。

3.自媒體的發展行可能導致學生發生網絡犯罪

中學牛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間段的學生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強,而自媒體中到處充滿了暴力、色情的內容,這對中學牛來說是很大的威脅。中學階段的學牛法律意識普遍較弱,缺乏自我判斷能力,這時候如果遭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那么極有可能發牛心理扭曲。而由于有關部門缺少系統的管理篩查,加之相應的保護機制缺失,一些非法媒體乘虛而入,不良信息大行其道,讓很多中學牛漸漸迷上暴力游戲甚至色情網站,嚴重侵蝕著學生的內心,最終有可能走上網絡犯罪的道路。

自媒體環境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1.增強網絡自律意識

無論網絡如何發展,人才是意識的主體,我們不可能因為網絡的自由開放就噤若寒蟬,相反我們應該正視這樣的情況。嚴格管控好自己的行為。這就需要培養中學牛的法律意識,實現中學生的自我約束,這也是當前重中之重的一項任務。建議學校聯合有關部門,共同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宣傳活動,通過講座、展覽等方式多方面多手段地增強學生的明辨能力,提高法律意識,掌握一定的網絡自律能力。

2.提高自我法律修養

從社會上發生的網絡欺詐事件來看,絕大部分受害者是學生。因而不難推斷,當前學生群體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法律修養贏弱。究其原因,目前學生理解法律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而課程的側重點則在于道德的修養,有關法律的內容卻很少,單單通過這樣的課程去提高學生的法律修養是遠遠不夠的。法律修養的強化是長期耳濡目染接受熏陶的過程,所以不妨多開展一些法律知識宣傳講座,讓學生多接觸法律、認識法律,結合真實案例強化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組織以走進法律為主題的課外活動,去勞改部門或者監獄進行參觀,讓學生更深層地理解法律法規,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提高法律修養。

3.相關部門應加強網絡監管

當今世界,互聯網發展日益迅猛,這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特別是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欺詐、網絡暴力、網絡造謠等問題頻現,現行法律法規體系的漏洞漸漸顯露出來。對此,我國應當盡快建立健全法律體系,實施統一管理,對自媒體責任人做到有效監管,讓人民群眾有法可依,相關部門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同時,提高自媒體進入門檻,加強審查力度,對于敏感話題及時篩選去除,將不良信息扼殺在搖籃之中,營造有利于學生法律意識形成的自媒體環境。

綜上所述,以自媒體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影響開篇,從增強網絡自律意識、提高自我法律修養、加大網絡監管力度幾個方面提出了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有效方法,多角度入手,旨在提升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的能力。

猜你喜歡
法律意識中學生法律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與法律意識
探討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的意義及途徑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論公民法律意識對糾紛解決策略選擇的影響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