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治者的知識儲備論

2018-05-31 06:12黃芳
商情 2018年18期
關鍵詞:知識儲備政治學統治者

黃芳

【摘要】法律形成之基礎在于統治者意志的體現,研習法理專著不僅可以建立邏輯思維,還可以深入了解法律存在的理論。通過研究法律哲學家的思想,逐漸對統治者應當具備的知識儲備有更深刻的理解,統治者應當具備更高要求的知識儲備。

【關鍵詞】理想國 政治學 統治者 知識儲備

一、統治城邦的人

城邦的統治者是一個城邦的關鍵,不僅關乎著城邦的生活安定,還決定著城邦的政體發展。城邦統治者的個人的政體性格和這個城邦的政體也是息息相關的。因此,無論是《理想國》還是《政治學》對于統治城邦的人都有一個很高的期望和評價,通過學習《理想國》和《政治學》可以了解統治城邦者應當達到的要求。

二、成為統治者的榮譽

首先,格老孔之所以一心想要成為一名領袖,是因為成為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譽,蘇格拉底為留下格老孔暢談說明了成為領袖的好處。

蘇格拉底表示:如果你的目的能實現,你想要什么就會得到什么;你將能夠幫助你的朋友;為你的家庭揚名,為你的祖國增光;你的名字首先會傳遍城邦,然后還會傳遍希臘。

蘇格拉底站在格老孔的角度說明一個優秀的統治者不僅可以得到實質上的物質報酬,還可以得到榮譽和盛名。雖然在他所描繪的正義的統治者的榮譽是重視正義和由正義得到的光榮,他主張統治者沒有任何回報,沒有報酬,一切公有。誠然,正義的光榮是至高無上的,不愛權力的人才不會濫用權力,但是公有制也會帶來很多問題,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認為的“這種倡議不僅不能導致眾人的洽和,實際上還會引起損害?!比祟惖乃叫牟粫驈U除了私產制度便跟著消失,公有制的問題也很多。因此統治者的榮譽是必要的。

三、成為統治者的必備條件

蘇格拉底認為要成為統治者,必須有統治者的必要知識儲備,要對于國家事務有精確的知識,精確的知識才能讓統治者更好的處理城邦事務。知識儲備是成為統治者的必備條件。而處理城邦事務所涉及的知識主要是有關城邦的財富稅收和支出、城邦的軍事力量、國防力量、銀礦收入、糧食儲備和個人福利等各種問題,知識面非常寬泛。就此可以看出成為統治者的要求很高,這點即使是在今天也是適用的,無論是做什么事,都必須首先要了解事務本身,具備處理事務的能力,可以考慮到事務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去做好這件事。無論是哪個政體,其統治者首先要具備的就是處理政治事務的知識。

但是蘇格拉底在他創造的理想的國邦里對于統治者的要求卻不僅僅是具備處理城邦事務的知識就可以了?!拔覀冊诮⑽覀冞@個國家的時候,曾經規定下一條總的原則。我想這條原則或者這一類的某條原則就是正義。你還記得吧,我們規定下來并且時常說到的這條原則就是:每個人必須在國家里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碧K格拉底認為理想的國家里正義就是每個人在國家里做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事務,他起初的觀點是每個人只有一種天性。但是后來經過討論,他認為同一個人是可以同時具有兩種品質的。

并且他認為那些具有天賦、同時擁有多種美好的品質的哲學家是最適合做理想中的城邦的統治者的人。因為這樣的哲學家勇敢、大度、聰明,他們能掌握治理城邦的知識,能使政治權力與聰明才智合二為一。蘇格拉底一開始認為正義是每個人做自己天性相符的一件事,現在卻又認為統治者是同時擁有幾種品質,雖前后有矛盾但也是從另一方面反應出蘇格拉底對于統治者的較高期望,因為統治者是一直以正義代表的至善為最終目的,他在達到做最符合天性的事之外,要追求全城邦人的幸福。但是不得不承認的問題是:如果這樣天賦極好的人得不到正確的培養,最好的天賦比差的天賦所得到的結果更差。因此知識儲備的過程也很重要。

四、怎樣達到統治者的條件

要想達到統治者的條件,正確而合適的教育必不可少。蘇格拉底在《理想國》前后文之間有很多關于教育方面的新奇的想法,在此僅略點一二。蘇格拉底認為這種人才的教育首先是音樂和體育。

此外,蘇格拉底認為由于統治者身份的特殊性,要從小給予不一樣的教育,不僅僅包括音樂和體操教育,統治者的必修課還應有算術、幾何學、天文學以及辯證學等,蘇格拉底擬制的教育方式是專門施行于統治階級的教育制度,是著重強調統治者的教育。他認為這些課程像算術和幾何可以對軍事有用,天文學對農事、航海有用,辯證法是唯一可以看到實在的方法。都是對成為一個統治者有利的教育。亞里士多德卻對教育的看法不太一樣?!盎A課目常常是四門,即讀寫、體操和音樂,有些人便加上了繪畫。讀寫和繪畫,大家都認為在人生許多實務上可以得到效用;用體操則通常都借以培養勇毅的品德。音樂的價值就只在操持閑暇的理性活動?!?/p>

蘇格拉底認為音樂教育對美德和善的區分有重要價值。亞里士多德則認為體操要比音樂重要,他把人的生活分為勤勞和閑暇,音樂屬于閑暇時期的享受。亞里士多德與蘇格拉底對于統治者教育的觀點還有一點不同,蘇格拉底的所有有關教育都是針對統治者的,亞里士多德則側重于不區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對城邦同等的自由公民兼受統率和服從兩方面的訓練。亞里士多德對于斯巴達政體的關注較多,從他對斯巴達政體教育的看法中,可以感受到他傾向于不同政體適用的教育方式也不同。誠然,統治者確實需要更專業的教育,但是被統治者的教育也必不可少,而且蘇格拉底為了使統治者純粹追求善的正義不允許教育時期接受不好的故事和音樂等,我覺得有點過于保護,樹立起統治者的判斷能力和明辨是非的正義感比一味的去保護他不受歪曲更重要。

五、小結

蘇格拉底認為統治者應當具備極高的知識儲備,應當受到正確的教育,有針對統治者的專門的教育體制,亞里士多德則傾向不區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只是不同的政體有不同的教育側重。但二者始終堅持對正義的追求。

參考文獻:

[1]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商務印書館,1986

[2]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65.

[3]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M].吳永泉譯,1984.

猜你喜歡
知識儲備政治學統治者
李劍農和他的《政治學概論》
城邦統治者的至善追求與法律的自然正義
西方哲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思想
讓孩子愛上英語課外閱讀
突破解分數應用題障礙的策略
縣級氣象服務工作經驗分析
學習亞里士多德《政治學》中的城邦與公民思想及啟示
“西學東漸”時期政治學學科發展研究芻議
近十年我國政治心理學研究綜述
略論唐代統治者的畋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