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及影響因素研究

2018-06-07 09:36吳思為池晶晶李曉旋
科教導刊 2018年2期
關鍵詞:總分職稱高校教師

吳思為 池晶晶 李曉旋

摘 要 采用《高校教師幸福感問卷》對198名地方高校教師進行調查,分析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結果表明:(1)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總體處于中等以上水平;(2)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受年齡、學歷、職稱等因素的影響。提升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需要教師自身和地方高校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 地方高校 高校教師 幸福感

0 前言

教師的幸福感是指教師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獲得滿足、職業理想得以實現、能夠發揮自身潛能、實現自身和諧發展而獲得的持續快樂體驗。[1]高校教師作為知識文化的傳播者,其價值觀念、人生追求和教育水平將直接作用于教學活動,影響高等教育質量的好壞。[2]幸福感水平較高的高校教師,能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樂觀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追求職業發展與個人成長。然而,國內外研究表明,高校教師的心理失衡和幸福感缺失狀況不容樂觀,[3]尤其是處于轉型發展期的地方高校,教師往往面臨更大的工作壓力和生存挑戰。[4]因此,全面考察地方高校教師的幸福感特征,分析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對提升地方高校教師的幸福感水平,促進其身心健康,激發其工作熱情,為提高地方高校教學質量、穩定教師隊伍有著積極深遠的意義。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湖南省衡陽市某地方高校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發放問卷220份,回收有效問卷198份,有效率為90%。其中男性100人,女性98人;29歲以下36人,30-39歲76人,40-49歲60人,50歲以上26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陳亞玲[5]編制的《高校教師幸福感調查問卷》進行測查。幸福感問卷共有23個題項,包括身心健康狀況、經濟收入水平、人際關系狀況、個人價值實現、休閑生活狀況、家庭生活狀況、社會地位狀況等七個維度。該問卷為Likert五點計分,1為非常不滿意,5為非常滿意,分數越高,說明幸福感水平越高。

2 結果分析

2.1 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的總體特征

本研究中,共有61.5%的教師認為自己比較幸福(52.5%)和非常幸福(9%),幸福感總分為3.47,幸福感七維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別是人際關系(3.69)、家庭生活(3.60)、身心健康(3.57)、社會地位(3.47)、個人價值(3.43)、經濟收入(3.30)、休閑生活(3.19)。幸福感總分及七維度得分均大于3,這說明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總體處于中等以上水平,地方高校教師對人際關系狀況滿意程度最高,對休閑生活狀況滿意程度最低。該結果與前人研究[5]較為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地方高校,教師往往需要承擔大量教學任務,年平均最低教學工作量要求在350課時左右;而處于轉型發展期的地方高校對教師的科研工作也有更多、更高要求,教師面臨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晉升壓力,不得不將大多數時間用于課題申請、論文發表、成果轉化等方面,因此休閑娛樂生活質量相對偏低。

2.2 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的影響因素

對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總分及七維度得分在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等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和方差分析(見表1)。

由表1可知:(1)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總分及七維度得分均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Ps>0.05);(2)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總分、身心健康、經濟收入、人際關系、個人價值、家庭生活及社會地位維度得分均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多重比較結果表明,50歲以上教師的幸福感總分及身心健康、經濟收入、人際關系、家庭生活、社會地位得分均高于50歲以下的教師(Ps<0.01);(3)地方高校教師的幸福感總分、休閑生活及社會地位維度存在顯著的學歷差異,多重比較結果表明,博士教師的幸福感總分顯著低于碩士、本科/大專學歷的教師(Ps<0.05),博士教師在休閑生活維度(P<0.05)及社會地位維度(P<0.05)的得分也顯著偏低;(4)地方高校教師在身心健康、人際關系及個人價值維度得分上存在顯著的職稱差異,多重比較結果表明,在身心健康維度上,正高職稱教師得分顯著高于副高職稱(P<0.01)和中級職稱教師(P<0.01),初級職稱教師顯著高于中級職稱教師(P<0.05);在人際關系維度,中級職稱教師得分顯著低于正高職稱教師(P<0.05)和初級職稱教師(P<0.05);在個人價值維度,初級職稱教師得分顯著高于副高職稱(P<0.05)和中級職稱教師(P<0.05)。

3 討論

本研究中,地方高校教師的幸福感總分及七維度得分均不存在性別差異,該結果與前人研究[2,6]結論一致。在高校教師群體中,男性與女性在職業角色扮演中發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男教師在工作中能夠投入更多精力,事業的成功能帶給他們幸福感;而女教師雖然在家庭生活中投入了更多精力,但她們也能夠勝任好自身工作,并能從工作和家庭中收獲更多幸福感。

在年齡變量上,50歲以上教師的幸福感總分及身心健康、經濟收入、人際關系、家庭生活、社會地位得分均高于其他年齡群體的教師。這與以往研究結果[6,7]較為一致,50歲以上的地方高校教師大都是副高或正高職稱,教學、科研或管理工作已能得心應手,工資待遇和生活水平較高,同事關系良好,因此能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感。

在學歷變量上,博士教師的幸福感水平顯著低于其他學歷群體的教師。這與前人研究[8]發現的“學歷越高,幸福感越低”的結果相一致。近年來地方高校對科學研究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對博士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博士教師對自身也有較高的職業發展期待,可能導致他們承擔著較重的心理負擔及工作壓力,幸福感水平較低。

在職稱變量上,高校教師幸福感總分由高到低分別是正高、初級、副高和中級職稱。該結果與前人研究[7]的“職稱越高,幸福感越高”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在本研究中,初級職稱教師的幸福感僅次于正高職稱教師,這可能是因為初級職稱教師一般是剛入職不久的青年教師,他們對工作充滿熱情,對職業發展充滿希望,因此體驗到的幸福感也較高;而中級職稱教師在身心健康、人際關系維度上得分顯著偏低,幸福感體驗較低,這可能是由于中級職稱教師正處在事業發展的上升期,面臨職稱評定、職位晉升等挑戰,同時也肩負更多家庭責任,重壓之下他們只能將精力更多投入教學與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身心健康的調適和良好人際關系的構建。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地方高校教師幸福感狀況處于中等水平,教師的幸福感與年齡、學歷、職稱變量有一定關聯。要提高地方高校教師的幸福感水平,需要教師和高校共同努力。對教師自身而言,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人才觀,充分發揮自身潛力;要重視專業成長,提高自身能力,不斷提升工作效能感;要學會處理家庭與工作的關系,懂得自我調適與壓力應對。對地方高校而言,要重視人才培養,關注教師職業發展,注重人文關懷,創新激勵機制,特別是對教學科研任務重、職稱評定壓力大的中青年博士教師要給予更多關愛和幫助,為教師幸福感的提升積極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蔡玲麗.高校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增進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0(12):39-41.

[2] 孫玲.成都地區高校教師主觀幸福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

[3] 張玉柱,金盛華.高校教師職業幸福感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科學,2013.29(5):51-57.

[4] 陳紅艷.陜南地方高校教師職業幸福感及其與離職意向的關系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6):115-117.

[5] 陳亞玲.社會轉型期欠發達地區高校教師幸福感研究[D].蘭州大學,2015.

[6] 姬楊.高校教師主觀幸福感及與人格特征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7] 曹光海,李建偉,林艷艷.高職教師主觀幸福感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2):190-191.

[8] 馬秀敏.高校青年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猜你喜歡
總分職稱高校教師
幸福從“心”開始
高校教師黨建參與的“四度”模型研究
學術造假將被撤銷職稱并記入誠信檔案
《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讓學術造假撤銷職稱有法可依
職稱:追尋幸福中的成長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內化及其促進機制探討
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測試
職稱
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