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堂妙用朗讀手段滲透情感教育

2018-06-07 09:38羅麗云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9期
關鍵詞:朗讀情感教育語文課堂

羅麗云

摘 要 回首往事,誰不緬懷童年的幸福?童年之所以幸福,是因為那時候我們有最純凈的感覺。在孩子眼里,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樣樣事物都罩著神奇的色彩。童年時代的太陽要熾熱得多;草要茂盛得多;周圍的人要有趣得多。孩子好奇的目光把世界照耀得無往而不美。孩子們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的感覺尚未受功利污染,也未被歲月鈍化,也許,對世界的這種新鮮敏銳的感覺是日后創作的萌芽了。那么,如何留住這些感覺,語文課堂又應扮演怎樣的角色,這是一個值得我們語文老師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 語文課堂 情感教育 朗讀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蘇霍姆林斯基語)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它也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過程正是師生間情感交流的過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課堂教學將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少生氣和樂趣。從某種角度說,情感是語文教學的命脈。語文教學以美感人,以情動人,用情感來打動學生的心扉。在朗讀教學中進行情感培養,正是語文教學的真諦之一。

縱觀現在的語文課堂,雖然在教學形式上不斷創新,但不可否認的是更多被考試支配著,被成績支配著。不是經常有這么一句話,初一初二跟著中考走,中考跟著高考走。在語文課堂上,為了跟著中考走,跟著高考走,在課堂上更多的是重視分析內容,分析寫法,研究考試時會怎么考,花更多的時間去如何培養答題技巧。而忽略了語文課最原始的一點:人文性,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如何培養、滲透?最原始,最有效的一種方法,我認為是朗讀。而朗讀又不局限于學生自己讀這一方式,可以采用多渠道,多種手段。如聽錄音,集體讀,個人讀,分角色讀等。特別是聽錄音,再仿讀,我認為是引起共鳴的最好手段?,F今的課堂,基本上都配備了多媒體,這種高科技手段可以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不一樣的改變。而且有一些好的文章往往都有配樂朗誦。如七年級上冊的《秋天的懷念》,在學習這篇文章時,一開始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學生可能只是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很難有很深的體會。于是我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嘗試用另一種方法來教學。一開始,在解決了生字詞后,我讓學生靜靜地欣賞配樂朗讀,而且是反復聽了三遍,然后讓學生嘗試跟讀。學生在朗讀者滿含感情的聲音里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偉大的母親,如何在自己重病的情況下努力喚醒殘疾兒子對生活的希望?!拔覀兡飩z好好兒活”聽到這里,有些感情細膩的女生悄悄抹起了眼淚,這比任何的說教都有力,母愛多么偉大!“我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兒子的悔恨,傷心之情在朗讀者的深情誦讀中躍然紙上。學生在仿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感受文章中散發的悲傷,悔恨,再細細地品味當中的母愛的深沉。

指導朗讀也是重要的一點,了解了課文內容,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如何注意語氣、節奏的變化,才能真正讀出感情,讀出蘊味。新版的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選擇了《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時景物美不勝收。這幾篇文章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發了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在教學的時候能多讀,用多種的朗讀手段進行朗讀。學生的情感觸動會比單純地分析課文來得好。這也符合語文學科一直倡導的多讀美文,多點感受美,發現美,擁有美。

敢于多讀是滲透情感教育極其重要的一點,古人亦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便是很生動地驗證了這一點,不要擔心讀的時間影響了課文內容的分析,答題技巧的培養。讓學生從各種讀的方式中,過程中發現語言之美、生活之美。自然而然的轉化為學會品味語言,賞析語言。這對閱讀甚至寫作都會有極大的提高。

猜你喜歡
朗讀情感教育語文課堂
構建校園英語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以“讀”為橋 走進文言文的天地
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步伐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