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教育心理學在小學體育教育實踐中的作用

2018-06-07 09:38孟祥明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9期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教育實踐小學體育

孟祥明

摘 要 小學階段是孩子們心理發育的非常重要的時期,將教育心理學積極應用于小學體育教育實踐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而且對小學生的健康發展將會起到更加明顯的作用。本文系筆者從事體育教學工作多年的經驗積累,闡述了教育心理學知識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就實際教育實踐提出了相應的舉措,希望對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夠引起啟發和思考。

關鍵詞 教育心理學 小學體育 教育實踐 作用

0前言

常言道:“育人先育心?!彼?,可以說心理學在知識的教學體系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年齡相對較小,自律意識正在培養過程中,所以必須要遵循心理學運用的客觀規律,與體育運動的傳統性、實踐性和群體性等特點緊密結合,才能夠實現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機能的同步發展,才能促進學生做到身心的協調統一,才能實現理論知識在教學實踐中的靈活發揮,進一步提高小學體育的教育教學質量。

1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系

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學生為主體,健康第一”。在新的體育課程改革下,教師應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的、有效的融入到體育課堂中。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發展的基本規律及其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征,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才能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只有懂得和熟練地運用學習規律,深刻理解課堂教學的過程,充分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這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才能順利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任務,才能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

2教育心理學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體育教學的目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達到學習體育知識、培養體育技能和改善體質目標;另一方面是促進學生在練習中融入其情感、需要、思維和認識等復雜心里變化活動的過程。小學體育教學中個別學生不能按要求完成課堂任務的原因主要是身體條件狀況及心理素質兩方面的因素。身體素質的原因很難短期內提高,心理素質方面的問題相對比較容易解決。直白的說,小學體育教師要充分運用心理學方面的相關理論知識,隨時了解并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及變化狀況,通過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引導和幫助,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工作,優化教學質量,實現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協調發展。

3教育心理學在小學體育教育實踐中的作用

3.1優化課堂氣氛,促進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使學生在教學中在一種心情平靜、愉快而活潑的氣氛中學習;還可以穩定自身的情緒,以精神飽滿、熱情而穩定的情緒和姿態出現在課堂中,用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學生,消除他們的消極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

3.2激發學習動機,促進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將學生的新舊知識充分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為后面的更好的學習埋下了伏筆。其次,還可以運用競賽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集體凝聚力,促進學生之間關系的融洽,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體育的快樂。再次,在組織競賽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強調合作精神,在競賽標準上充分體現出鼓勵進步和團結互助,這樣有利于使先進更先進,后進變先進,有利于防止自卑心理、驕傲心理和個人主義等不良心理表現的產生。

3.3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引導,讓學生在進行身體練習的過程中既有經受挫折和失敗的體驗,又有最終沖破困難、擺脫失敗獲得對勝利和快樂的情感體驗。,可以培養學生果斷、堅韌、自制和毅力,培養學生不怕受刺激、誘惑,遵紀守法,勇于克服壞習慣,戒除不良嗜好。還可以啟發誘導學生深刻認識意志品質的重要性,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通過自己的刻苦訓練與頑強拼搏實現本來難以實現的學習目標,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4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利用教育心理學研究,還可以使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時,針對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障礙,及時發現學生緊張、害怕、信心不足等諸多消極情緒,然后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控制和調節,加強學生的心理訓練,進行心理疏導,培養學生情緒自我調節的能力,引導學生的情緒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3.5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強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是兒童學習的起點,如果教師善加引導,則能使兒童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及學習行為。動機是促使人從事某項活動,并朝這個方向前進的內在動力,是人為了達到目標而采取行動的根本原因。動機對學生的學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體育運動中,學生的動機總的來說可分為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兩種,前者是與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直接關聯的動機,它以自身直接感興趣的事物作為學習的內在動力。間接動機相比于直接動機更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持久性,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直接動機,并將其轉化為間接動機,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6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行為是強化作用的結果,對成功的獎勵會使學生的情緒更為高漲,從而激發其內心強烈的求知欲,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進一步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在小學體育的授課過程中,老師要及時捕捉學生的發光點,并加以強化,使每個學生內心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從而產生對體育運動的學習動力。通過積極鼓勵學生,將會使學生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學習效率大幅提高。

3.7促進學習興趣與注意力有效結合

興趣與注意力聯系密切,互為因果。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生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的時候,便會集中注意力專心去做;而經常引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注意,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實踐中,體育老師要通過表揚、鼓勵等方式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

4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發現,將教育心理學應用在小學實踐的過程中,對于進一步的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是否有積極的意義,所以說,對于今后的小學體育老師來說,要積極的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小學生,同時,在空閑的時間,也應該積極的學習教育心理學,并且將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日常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人格得到完善,身心得到鍛煉。

參考文獻

[1] 賴求珍.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體育科技,2008(04).

猜你喜歡
教育心理學教育實踐小學體育
教育心理學發展概述
何謂教育理論聯系實踐
大班幼兒感恩教育實踐與探討
關于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分析
論教育心理學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頂崗實習支教學生評價問題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