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2018-06-17 07:32付保詞
科學與技術 2018年26期
關鍵詞:導圖化學高中化學

付保詞

摘要:高中化學課程知識點多且關系緊密,將思維導圖這一概念融入高中化學的“教”與“學”之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新的教學要求,高中化學教師要打破應試教育的桎梏,跳出以教師為本位機制的教學固化模式,思維導圖是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等建立記憶鏈接,讓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思維導圖;高效課堂;教學實踐;應用

1 引言

當前新課程教學改革是對課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環節的全新顛覆,它給教師的教學理論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采用積極的應對策略,不斷完善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勇于嘗試實驗導入、探究性學習、互動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從而提升高中化學教學的綜合質量。

2 思維導圖的理論基礎

思維導圖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最開始的作用是描述一種新型的筆記方式。它雖然屬于筆記的范疇中,卻在教學上具有比較強的優越性:首先,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集中他們的精力,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以自我為主體來完善知識的內化結構過程。

3 當前高中化學教學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當前,高中化學教學存在著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的矛盾和問題,需要高中化學教師結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積極推動各項教學任務的有效開展。

3.1 教師層面的教學矛盾

從教師角度看,當前高中化學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比較陳舊,依然停留在“以考試論英雄”的應試教育觀念,他們的高中化學知識體系還很不健全,授課更多停留在考試知識點的講解和解題思路的傳授,缺乏針對學生化學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計劃,導致很多教學方式都違背了新課改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存在著教與學之間的突出矛盾。

3.2 學生層面的培養問題

從學生層面看,新時期的高中生往往思維比較活躍,缺乏縝密的研究精神,在自主學習方式、合作學習精神、批判學習精神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這就需要高中化學必須嚴格遵循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保證教學方法能夠滿足認知型教學內容、技能型教學內容、實驗型教學內容、思維型教學內容的教學要求。

4 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通過對高中化學學科發展方向、高中化學教學困境以及學生學習瓶頸的分析,筆者認為,要想扭轉高中化學教學低效的局面、加強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升高中生化學學科素養,教師要通過思維導圖優化高中化學教學設計。

4.1 運用思維導圖,實現知識體系構建

針對學生在化學學習方面缺乏系統性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將思維導圖與板書相結合,整個教學過程就是一個思維導圖的填寫過程。首先,教師應當從教學內容的關鍵詞開始,然后按照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的順序,展示關鍵詞,引導學生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一個簡略的化學知識體系,這樣有利于學生從關鍵詞入手,深入探究化學知識。這種化學知識體系的理性構建方式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科學探究的學習態度,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4.2 實驗導入教學法

高中化學課程需要借助各類實驗教學來研究化學理論、化學現象和化學規律,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辯證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積極落實新課程教學目標中關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相關要求。例如:在高中化學有關鈉的氧化物的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重點是Na2O和Na2O2的化學概念和Na元素基礎知識,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氧化鈉、過氧化鈉與水、CO2、鹽酸反應的系列實驗。從而在課堂教學伊始就能掌握Na2O和Na2O2的化學特性、化學反應現象及其相關化學規律,通過Na2O和Na2O2在顏色、狀態、氧的化合價、穩定性、生成條件、物質類別、反應公式等一系列合理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實驗中的化學現象,保證在觀察實驗中掌握新課改教學目標中的相關能力要求。

4.3 課堂互動交流法

過去存在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缺乏互動性與交流性的問題,也可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來解決。我們提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關鍵詞的方式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展示出來,展開講解。但事實上,如果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詞都由教師來講解,這種課堂教學顯然不可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高中化學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知識分析能力、思維判斷能力、批判性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互動交流教學法。

首先教師可以將各個關鍵詞拆解開來,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該部分知識的研究與學習,完成某一個關鍵詞的思維導圖設計,并鼓勵學生派代表將本組的設計成果填充在黑板上,如此循環,直至將板書上的思維導圖填充完成。

例如,第一小組的任務是圍繞“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展開思維導圖設計,第二組學生是圍繞“摩爾質量”進行設計,第三組的關鍵詞是“氣體摩爾體積”,而第四組的任務是設計“物質的量濃度”的相關導圖,當每個小組將本組設計的成果一一繪制在黑板上后,整節課的完整知識體系就全部呈現出來了。教師結合板書內容做進一步的解釋說明,并開啟“應用拓展”環節,就很好地實現了課堂上的生生交流與師生互動。

其次例如:在高中化學有關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預習環節制定思考問題:“我們所接觸的化學反應是什么現象?”,借助和這個問題來開展課堂知識的預習和教學環節的串聯。在誘導質疑環節,教師可以從“物質-微粒-化學鍵-能量”等四個角度來設計問題教學內容和引導實驗,指揮學生體會焓變、反應熱產生的具體原因。在實踐分析環節,教師可以在實驗室開展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互動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歸納總結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此次課堂教學的學習成果,集中思考“如何提高容器熱測定的準確度呢?”,保證課堂教學成果的有效轉化,也實踐檢驗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

4.4 運用思維導圖,提供學生復習參考

我們針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思維導圖設計展開探索,實際上,思維導圖不僅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復習提供必要的參考,還能夠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可能。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思維導圖的設計,并輔以一定的解釋說明,學生確實可以實現對本節課重難點知識的大致了解,但有些細節上的問題以及知識體系的內化,是無法在課堂教學中直接解決或立即完成的。

因此,課下學生可以根據課上形成的思路,將思維導圖繪制在自己的筆記中,以學習筆記的方式保存下來,為后期的復習提供必要的參考。在自主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與繪制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產生很多疑問,這些疑問或是課堂教學中被學生忽略的,或是課后被學生遺忘的,或是由學生的化學學習短板所造成的,學生可以將其一一標記下來,向教師和同學尋求幫助,從而確保思維導圖的完整性,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5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對思維導圖與高中化學教學的融合進行了細致分析,并結合對高中化學發展前景以及現狀的分析。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遵循新課改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經上文研究發現,思維導圖都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廣大高中化學教師重視與推廣。首先結合高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習特點和思維方式,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要求實施相應的教學方法,保證教師教學理論的創新發展,也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汪細強.將大腦思維與行動研究結合起來——思維導圖在主題活動探究實施初期的應用[J].信息技術教育,2005,(12).

[2]房梅,彭立.思維導圖在課堂結束技能中的應用研究—以高中化學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4):49-51.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第四中學)

猜你喜歡
導圖化學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借助思維導圖,助力學生“逆行”
應用思維導圖 提升學生化學學習力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第6章 一次函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