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壁驚魂180分鐘

2018-06-22 05:19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7期
關鍵詞:山崖特勤木棍

海岸絕壁被困,兩名大學生命懸一線;武警邊防、消防官兵聞訊聯手施救,海風肆虐,碎石橫飛,芝罘島海岸展開了一場怎樣驚心動魄的生死營救?

旅游攀巖被困山腰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島東口村后山崖一帶風光秀麗,吸引著不少游客慕名而來。2009年3月4日中午,幾名當地高校的大學生分成幾組在這里的海灘搞活動,大家相約在山頂見面后一起返校。然而,時間到了下午兩點多,他們中的兩名同學卻一直不見蹤影。通過手機聯系得知,兩人本想爬到山崖上去看更美麗的景色,不料卻被困在半山腰一處峭壁的凹槽里動彈不得。同學們在山上看不到他們被困的位置,就趕忙跑到附近的村里求救。

張純漠是東口村的治保主任,對這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他深知后山崖一帶風光迷人,然而眾多不熟悉這里情況的游客卻不知這里暗藏兇險。后山崖山勢陡峭,更為兇險的是山石風化嚴重,一旦有不知深淺的游客貿然登山,很可能會出現危險。張純漠本人參與過很多次這樣的救援,已經很有經驗了。按照大學生們的描述來看,兩名被困學生隨時都可能發生意外。

張純漠發現兩名學生被困在距離地面大約一百米高的一處凹陷的崖壁上。當天的風很大,兩名學生又冷又餓,不馬上展開救援他們的生命安全隨時會出問題。但是以往的經驗告訴他,在缺少攀巖經驗和專用設施的情況下,盲目上去,連自身的安全都無法保證,將會給救援帶來更大的麻煩,他決定立即報警求救。

下午兩點三十分,武警煙臺芝罘邊防大隊接到了報警。距此最近的芝罘島邊防派出所隨即接到了出警命令,僅僅十分鐘后邊防官兵就趕到了事發現場。劉志偉是芝罘島邊防派出所的副所長,多次參與這里的救援行動,經驗也十分豐富了。他對經常出事的后山崖一帶的地形地貌也很熟悉。但是,趕到山崖上卻看不到被困大學生的具體位置,劉志偉他們只好先到山下去觀察一下情況。

后山崖通往山下海灘的唯一“通道”就是這條羊腸小道。這里勉強算得上是一條“路”,有些地方十分陡峭,必須手腳并用才能上下。腳下風化后大大小小的碎石,一不留神就能讓人滑倒。在海灘邊的山腳下,劉志偉他們觀察到了兩名大學生被困的位置。

考慮到當時的天氣條件,劉志偉沒有貿然采取行動。他決定等消防特勤中隊到達后,一起商量一個最穩妥的救援方案。下午三點鐘,武警煙臺消防特勤中隊的官兵攜帶著專業的救援器材到達了現場。

山岳救援困難重重

武警邊防和消防官兵曾經在這里進行過多次救援合作,已經形成了很多默契。雙方商定山上山下共同施救。由于山上無法觀察到被困者的位置,在消防官兵上山做救援準備時,先由邊防官兵從山崖下方嘗試救援。

劉志偉他們往山上攀登時,受到了風化山石的困擾,不斷有碎石從他們腳下滑落。在坡度平緩的地方,風化的碎石還不算很大的威脅,但到了山勢陡峭,近乎垂直的絕壁就很危險了。徒手攀登風化這樣嚴重的山崖,還會遇到一個難題:就是后山石崖上缺少可以借力的樹木。

除了隨身攜帶的繩索之外,他們還準備了木棍。這樣的木棍在救援中又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武警煙臺芝罘島邊防派出所干警楊金民介紹說:“我們攜帶木棍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有個支撐,被困學生沿這個木棍滑下去,然后我們協助他,一塊從上山那個路沿著原路返回進行救助?!迸郎綍r,經常要手腳并用,怎樣把木棍攜帶上去又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劉志偉他們在爬到山勢相對平緩的地方之后,再用繩索把木棍吊上去,這中間山石還經常會把木棍卡住。

下午三點二十分,劉志偉他們在攀登了十多分鐘后,在距離被困者還有十幾米時被一塊山石擋住了去路。沿著被困者上去的原路走,肯定是行不通了。劉志偉只好去嘗試其他的路線。爬過那塊山石,劉志偉看到了兩名大學生受困的具體情況。

劉志偉最先想用繩索實施救援,但是經過仔細觀察,這個方案被迫放棄了。繩索無處固定,那么用木棍作支撐,讓兩名學生順著滑下來是不是可行呢?經過詢問,這兩名大學生在山上已經困了兩個多小時,又冷又餓,再加上精神緊張,體力消耗很大,勉強施救很難確保他們的安全。

從山下救援的方案行不通了,劉志偉立即把這個情況通報給了山上的消防特勤中隊,改由實施他們的救援方案,他本人則陪在被困大學生附近進行協助。

下午三點三十分,接到報警一個小時后,特勤中隊的消防隊員滑降到山下,進行救援的方案開始實施了,但是他們首先面臨著無法對被困大學生準確定位的難題。消防隊員嘗試著用呼喊來進行定位,但是當時的海風很大,根本無法聽清被困大學生的準確位置。此時,山下邊防派出所的劉志偉起到了關鍵作用。

救援常常會在各種危險的環境下進行,保障救援人員和被救人員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則。而在山岳救援中,人身安全就主要依靠專用繩索來保障了。救援人員利用繩索滑降時,下墜的力量很大。假如再加上被救者,繩索將要承受上百公斤的拉力。這就要求必須給繩索找到最牢靠的固定物。然而,后山崖頂的樹木都不夠粗壯,除了利用它做好基本保護之外,還需要消防隊員利用人力來做額外的保障。十分鐘之后,對保護器材、繩索和通信進行測試之后,救援開始了。

時間已是下午三點四十分,山崖下的情況還不十分明朗。假如不能在六點鐘天色變暗之前完成救援,這次行動將被迫停止,兩名被困大學生的命運將不堪設想。

多次嘗試最終脫險

這一次,救援行動的成敗壓到了孫光吉的肩上。海風一直沒有變小的跡象,到了下面峭壁的位置,孫光吉的身體很可能會完全懸空,大家不禁有些為他擔心起來。

在身體懸空的狀態下,如果下方沒有人幫助固定繩索,維持身體平衡就只能依靠手中的兩根繩索和平時訓練時掌握的技巧了。

十分鐘后,孫光吉終于到了距離被困人員上方不遠處的一個平臺,大家剛剛為他松了一口氣,卻接到了孫光吉的報告,五十米的救援繩索不夠長了,必須打結后才能繼續下滑。

孫光吉選擇的雙平結,是一種安全系數最高的結繩方式,不易脫開,還比較牢固。孫光吉接好了繩索,繼續下滑,在到達被困人員上方四五米處時,他又被懸崖擋住了。

孫光吉說:“沒有凸起的話,我就可以到他們旁邊,因為有那個凸起,那根繩子會磨損,會經不起拽,經不起救援那些人的重量?!睂O光吉的擔心不是多余的,繩子從山頂放下來已經超過了七十米,巖石鋒利的邊角長時間與繩索摩擦,會造成承重能力降低甚至斷裂。孫光吉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決定采用最穩妥的救援方案:由他在峭壁上方做繩索支撐點,下方的大學生則由邊防官兵指導他們綁好安全帶。

此前,邊防派出所的劉志偉一直在峭壁下方與被困人員談話,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在劉志偉的協助下,被困人員成功地抓住了上面拋下來的安全帶。在確認安全帶捆綁牢固之后,第一名大學生開始向峭壁上爬了。孫光吉鼓勵這名大學生自己努力向上爬,并在他身后幾米處跟隨著進行保護。二十分鐘后,第一名大學生終于安全地到達了山頂。

下午五點多,第二名大學生也成功到達了山頂。長達兩個小時的艱苦救援終于結束了,兩名被困了整整三個小時的大學生成功獲救。

選自《奇聞怪事》2018.1

(段明 圖)

猜你喜歡
山崖特勤木棍
木棍的長度
故鄉槐花滿山崖
小木棍的無限聯想
孤獨的麥田(外一首)
一根木棍
特勤療養人員體檢路徑的構建與實施
不同海拔高原特勤療養員綜合體能提高的研究
特勤療養對高原亞健康的調節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