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改革措施

2018-06-24 08:40李忠智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素質教育新課改體育

李忠智

【摘 要】在新課標要求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為國家培養多元化體育人才的重要條件。因此,初中體育教學應該開發更多更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模式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有所創新,從而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標準下初中體育教學的一系列變革。如何對初中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目前體育教學中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對初中體育教學現狀、體育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中所遇問題進行了探討和闡述,并據此對新課標要求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具體有效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新課改;體育

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對初中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目前體育教學中的重要課題之一。文章對初中體育教學現狀、體育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中所遇問題進行了探討和闡述,并據此對新課標要求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幾項改革措施。

一、初中體育教學現狀

(一)學生方面的問題。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以來,雖然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得到提高,在體育項目的選擇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同時,新課程標準也鼓勵并大力支持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必修、選修的項目與內容,其目的就在于可以更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雖然通過學習初中生各方面的負荷能力也得到了相應地提高,較之以前也擁有了更多的練習時間和更豐富的練習內容,但由于初中生體質未達到成年人的標準,且腦神經興奮和抑制不均衡,極易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和身心的過度疲憊。

(二)教師方面的問題。新課程改革以來,體育教師們的工作和價值得到了肯定和提高,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鍛煉習慣和能力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終生的體質以及走上社會后的擇業方向,并肩負了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的重擔。此外,新課程標準的大力推進與實施,也使得體育教學方法較之以前更加靈活,教師們不再使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與訓練,在教學計劃的制訂和實施時也會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多從計劃的新穎性和學生的基礎出發。但是,由于學生的基礎有很大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要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區別對待,這樣一來難免會阻礙有效教學的進程。

(三)教學過程的問題。雖然初中體育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有了較為樂觀地改變,但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仍未完全擺脫傳統體育教學所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首先,傳統體育教學過于重視技術、技能的掌握等短期收效,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缺乏先進的教學觀念;其次,忽視學生身心對體育真正的需求,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方面的培養;再次,缺乏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忽視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和承受能力,也會導致一些有運動特長和興趣的學生被埋沒。

二、新課程標準下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目標

(一)增強初中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和新穎的體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敗觀,使學生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正確對待勝負,在成功和失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教師需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不怕失敗,正確面對失敗,從而獲得人生道路上的最后勝利。教學的同時,教會學生舉一反三,使學生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去面對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

(二)增強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F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大部分從未吃過苦,這樣的學生就像溫室的花朵,走上社會之后受到挫折極易產生消極、逃避的心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增加技術動作的難度、增加訓練強度等較難、較苦的環節,再加之老師對學生在學生習過程中身心狀態的觀察,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勇于面對挫折。在出現困難并將其克服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以及承受能力都會得到大幅提高,此時也就輕松達成了教師的預期教學目標。

(三)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體育教學其實不單單是一個教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多種人際交往關系,如教師、學生、個人、集體等就可以形成一張復雜的人際關系網,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競爭與配合,通過體育項目中所需要的團結協作精神、溝通交往技巧等內容來增強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新課標要求下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教師應吸收或開發更多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否先進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水平的高低。新課程標準要求:第一,要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第二,教師在傳授學生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各項優良品質的培養,并將這一教學目標滲透到體育教學計劃當中;第三,要使學生明確體育課程的根本目的,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先進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學生體育價值觀的形成,并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校體育的發展。

(二)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新課改前傳統、單一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已不再符合新課程的標準,當前的體育教學應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充實和調整,并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更加合適的教學手段,并在講解和示范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啟發,幫助學生了解基本的人體結構和運動的規律,如此可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選擇更加科學的學習和鍛煉方法。

(三)嘗試建立更加合理的考評機制。傳統的教學考評機制,一直以來只看重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而不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身體素質基礎以及學生的進步等,這顯然缺乏公平性,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當前,教育主管部門應建立更加科學、公正的考評機制,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考評在體育教學中所起到的鼓勵、調節作用,考核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學生的進步幅度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以保證考核機制的公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邵陳標.新課程背景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思考與實踐[J].當代教育科學,2005.

[2]呂憲軍,王延玲.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6.

猜你喜歡
素質教育新課改體育
2016體育年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我們的“體育夢”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談體育實踐課中知識的擴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