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鄧石如篆書

2018-06-24 08:40馮雙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鄧石如篆書影響

馮雙

【摘 要】鄧石如,原名琰,字石如,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篆刻家、金文學家,其對后世書法及篆刻藝術的發展,影響巨大。本論文從鄧石如的《白氏草堂記》出發,深入的研究他的篆書風格成因、書風特點以及對后世產生的影響這三個方面。

【關鍵詞】鄧石如;篆書;書風特點;影響

一、鄧石如篆書風格成因

鄧石如的成功首先源于他良好的家學環境,鄧石如生長寒士之門,祖父和父親都精通書法,多才多藝,工四體書,尤長篆籀,喜摹印,對其學書影響最大。他常利用勞動空隙,就地取材于書法篆刻以勤學苦鉆,在書法上如此良好的家學是他后來學書成功的重要啟蒙階段。其次是他別樣的生活經歷,經常尋師訪友,奔走求教,出身貧寒卻游歷四方,他的人生后期涉足大江南北,期間飽嘗人生千辛萬苦,人世紛繁的冷眼歧視卻不因懷才不遇而惋惜,為其于碑學書法一如既往,披襟斬棘,樂此不疲,培養了鄧石如獨立的人格,決定了鄧石如書法篆刻藝術的高品位,游歷是我國古代藝術教育的特殊形式,經過家學的陶養,鄧石如就直接步入社會文化環境的大課堂中廣結天下名士,奠定了他學術專攻之志。20歲左右,他就開始離家游走,不辭勞苦,到32歲時再赴壽州專訪前巴東知縣梁巗,深得恩師精髓,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式,建立了良好的書法理念,后來梁巗將鄧石如介紹給摯友梅镠繼續學習,梅家藏有眾多法帖資料與金石善本,使其收獲頗多,為日后碑帖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三是他對書法藝術的不斷追求的精神。通過他師法百家,勤奮好學,執著鉆研,孜孜以求的精神和學習態度,使得鄧石如在書法藝術上的造詣日益精純,刻苦研習并結合實踐加以創新,使書法與篆刻融會貫通,使他取得了超越前人的藝術成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書寫風格。

二、鄧石如篆書的風格特點

《白氏草堂記》作為鄧石如的經典作品,其書風一直受世人所追捧,接下來我從用筆、結構和章法三個方面分析它的風格特點:

(一)用筆方面表現的十分大膽且極富創造性,書寫時融入了隸書的筆意,打破了篆書粗細均勻、千篇一律的特點。著名書法家包世臣在《鄧石如傳》中這樣評價道:“山人篆法,以二李為宗,而縱橫閨陰之妙,則得之史藕,稍參隸意,體微方,與秦漢當額文為尤近?!闭f的就是鄧石如將金石隸意入篆,在加入隸書的用筆后,其小篆線條靈動豐富,他在“藏頭護尾”的同時不拘泥傳統篆書的曲線結構,反之更關注直線的流暢,然而他的篆書也并非一直到底,同樣包含曲線彎折,變圓轉曲折為方中見折的技法使其書寫的感覺圓潤且不失剛勁。用筆方中帶圓,圓中有方,剛柔并濟,圓筆逆鋒入筆,方筆中鋒逆入,收筆時注意筆畫的圓潤,或順勢收筆,或回鋒按頓收筆,行筆、收筆遒勁有力,并且在中鋒行筆的同時將筆力集中于筆尖,筆意愈發深厚豐富,細細品味還有“似走還留,欲停還行”的書寫意味在其中,整體呈現雄渾厚重,凝練勁挺,高古質樸的韻味。

(二)結構方面體現為內外疏密變化極為豐富多樣,字取縱勢,體勢微方,間隔均勻,正中寓斜,因字布勢,左右高低層差錯落,上下大小開張,疏朗豪邁,使篆書結構充滿了活力。他還將漢碑結字中上密下疏、虛實交錯、筆意沉雄、用墨厚重的特點融進了篆書,濃重的墨色和質樸的結構線條,疏密關系使字與字之間增強了了黑白之間的矛盾對比,顯得更加雄厚高古。鄧石如書法作品給人最突出的感覺是“密不透風,疏可走馬。 完白山人曾云:“字畫疏可以走馬,密不使透風,長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薄懊懿煌革L”使字形如隸書一般緊湊嚴謹,“疏可走馬”又讓字體暢快流通,在密與疏的對比下,鄧石如的篆書愈發靈動灑脫,洋溢者和諧之美。

(三)章法、墨法方面,章法錯落有致、疏密交錯、黑與白交相輝映,給人以渾然天成,古意盎然的視覺感受。鄧石如在書寫時偏愛使用長鋒羊毫搭配生宣紙,長鋒羊毫儲墨性極佳,用墨以濃濕為主,偶有漲墨和枯墨變化和對比。鄧石如的篆書創作在章法布局上也遵循“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原則,例如《朱沈龕篆書四屏朱拓》,前人在書寫這幅篆書作品時通常以緊湊為主,字體之間間距過近。鄧石如卻再次展現了他獨到的創新精神,在這幅作品中,運用隸書的章法布局,拓寬上下字間距,左右行距加以收緊,使得整幅作品章法行氣通暢,自然蒼勁,磅礴大氣。

三、鄧石如篆書對后世的影響

清代中葉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劇變時期,崇尚碑學的書家很多,但鄧石如是清代碑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力矯時弊,融古開今,上承傅山、王鐸等清初書家余緒,下啟何紹基,康有為等晚清民國碑學新風,是清代乃至中國書法史上承前啟后的人物。鄧石如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極大的拓寬了篆書的筆法,是當時最富有創新精神的書法家和篆刻家。尤其《白氏草堂記》的雄渾蒼茫、臻于化境的筆法技巧和大氣磅礴、圓渾高古風格,使清代篆書進入一個新風尚,帶給了許多書法藝術家新的嘗試方向,為后人學習和拓展提供了巨大的創作空間,弟子包世臣得用筆之法,并且著書立傳,包世臣又傳技于吳讓之,令其深悟鄧氏行筆頓挫的韻律。不負眾望的他青出于藍,為鄧氏書法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鄧氏書法傳人的核心成員還有洪亮吉、張祖翼、孫星衍、莫友芝等人,直至晚清,吳昌碩、康有為、沈曾植等書壇重將,無一不受其營養沾溉,他引導了清代后續出現的許多篆書名家,包世臣、吳熙載、趙之謙、楊沂孫、吳昌碩等人都是受到他的影響有形成自身風格發展起來的,使篆書藝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格流派。另外鄧石如的書從印出,印從書出這一篆刻理念也打破了只取秦漢的時局,使印壇篆刻面貌一新,開創了“皖派”之風。世稱鄧派或皖派,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還有他努力拼搏的人生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刻苦磨練的奮斗精神,不墨守成規的創新精神,發人深省,使我們受益匪淺,這都是留給我們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四、結束語

鄧石如是清代乃至中國書法史上承前啟后的偉大人物,是后代書家學習的杰出榜樣。鄧石如的篆書吸收了小篆的婀娜,隸書的方折,金文的古拙再加之同代書家的相互學習,最終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這是后世書家無法超越的藝術境界。他教會了我們藝術需要繼承,更需要創新。創作過程中要學習古人,還要表現自己的藝術思想和藝術情趣,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

猜你喜歡
鄧石如篆書影響
靜觀
——鄧石如書法藝術展
張曉東《篆書國有歲以團扇》
論鄧石如篆書藝術的當代意義
鄧石如篆書《唐詩集句》
清代篆書第一人
——錢坫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