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緩緩流淌的愛

2018-07-03 21:27周國棟
生活文摘 2018年1期
關鍵詞:紅柳秦腔唱腔

從社會道德觀去探析秦腔現代戲《八月十五月兒圓》,得出的結論取之于現實生活常態,這位叫紅柳的甘肅農村來的保姆,在西安城市的一隅,在那個貧困的年代,毅然撫養了一對被遺棄的龍鳳胎,默默地忍耐、默默地承受、默默地把心中的愛一點點放飛,高貴了生命的體驗和體驗中的質樸無華;從社會倫理學去探析秦腔現代戲《八月十五月兒圓》,得出的結論取之于城鄉結合場景,這位叫紅柳的為生存而到的保姆,在冷寒冰雪的冬天,在那個紛雜的年代,坦然奉獻生活動態的情感底片,細細地呵護細細地照顧,細細地用樸素的善一層層圍攏,高尚了人性的色彩和色彩中的絢麗芳華。道德觀是橫向的,是紅柳幾十年勤儉持家扶助兒女的最為活泛的生活實質,哪怕困難重重,卻總義無反顧,屬于母親心思溫潤之舉;倫理學是縱向的,是紅柳幾十年情感波動心靈美好的最為真實的命運坐標,何懼矛盾重重,總是消弭于息,屬于母愛心懷慈祥之措。橫向與縱向的相輔相成,豐富了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蘇鳳麗對紅柳這一人物內質的解構和性格的解讀,達到故事內容、情節發展、人物群體、相互關系、舞臺格局等整體性結構,達到蘇鳳麗情理交融中對人物性情的完整塑造,升華于人情的高度和品質的高度。

高度來于蘇鳳麗豐厚的藝術功力,來于她藝術修為學識修為文化修為自我修為的綜合,來于她對秦腔“四功五法”的頓悟與領悟,領悟到通悟,通達了秦腔舞臺時間與空間的相生相嵌,來于她的自覺性對情感的角度把控和對理想的把持契機,更來于她的期望守望堅持堅守與藝術生命的合二為一,夯實了她表演層次上的超脫清雅,靜然素和,微風細雨,鳥語花香。

花香是一脈脈散發而開的,優雅自然,且深深眷戀根枝與土地。秦腔現代戲《八月十五月兒圓》扎根在人民的土地上,催生了其的生活價值和社會價值。此劇以時間節令為故事的起承轉合,抒寫小保姆在缺衣少食的日子里,本著純粹的良善,收養了一對嗷嗷待哺的龍鳳胎,為了不給鄰里鄉黨添麻煩,在正月十五這天,悄悄攜帶龍鳳胎出走,去尋找新的生活,無奈無望中,遇好心的“窯嫂”收留,從此安居于此。歲月如梭,八月(男孩)十五(女孩)兩孩子長大了,紅柳也步入了中年,然后又到老年,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勤勞是善意是純樸是親情,念念不忘的是友情:與知識分子唐云天的友情,與“窯嫂”和左鄰右舍的友情,念念不忘的是對甘肅農村老家的思戀,念念不忘的還有情思的一廂牽引和牽引中的命運流程,還原了紅柳愛的深博,善的深重,情的深厚,心的深邃,一片藍天白云;還原了蘇鳳麗對紅柳人物刻畫上的愛的悠長,善的悠遠,情的悠然,心的悠久,壯麗出晶瑩剔透的美和美的審美原理,美的雅趣明潔。

蘇鳳麗的舞臺表演藝術,大范疇延伸,開拓了社會大觀里的精神認同,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的睦和,為了對“紅木雕花盒”秘密的守衛,做到了人物大寫的藝術情懷,情懷之上的用生活圖案描繪出完美人生;小范疇延伸,細化了現實狀態里的思想認知,有了承擔,有了付出,有了犧牲的青春,有了對生活中雞毛蒜皮的洞察,成型了人物小我的藝術本真,本真之上的用生命顏料染墨出偉大情操。蘇鳳麗飾演的紅柳,年齡跨度很大,有少女到中年再到老年的行進過程,需要的是大視野、大領域、大境地,她是牢握并熟稔了表演藝術的節奏,起伏,收放,底蘊,動靜一體,剛柔一體的舞臺具象,因此,不同階段的人物塑造,全在統一的藝術風范里達標于人物不同階段的真善美,自有圓潤闊亮的藝術效果。

少女時期的紅柳,蘇鳳麗的表演,重點集中在攜兩孩子出走路上,她前抱一孩子,后背一孩子,這樣的裝束,對舞臺表演有很高要求。蘇鳳麗盡顯舞臺之功,運程式,化心緒,繞林圓場,步子輕盈輕靈,又穩打穩扎,技藝非凡,技法高超,跨步、翻身、魚躍、靜立等動作,嫻熟連貫,均在人物其時其境中,多的是意念相連,情思相連,舒舒展展的舞臺表現力,增添了人物性格的精絕。

中年時期的紅柳,蘇鳳麗的表演,重點集中在蹬三輪做苦力和遇以前房東唐云天的境況里,偶遇故人,躲避錯讓。蘇鳳麗的動作,招式中靈敏多變,變動中層層分明,舉手投足,順暢清揚,有愁,有促急,有不安;有思,有等待,有企盼,是人物風霜生活的寫照。紅柳帶唐云天回家,撥開云霧,透露當年出走緣由,唐云天感而慨之,敬而佩之。蘇鳳麗演的不溫不火,平實親切,遞水,話別,訴說真情,感激之語的外在形式,律動的翠玉玲瓏,精細風趣,頗具生活化,增加了人物性情的潤濕。

老年時期的紅柳,蘇鳳麗的表演,重點集中在家庭瑣事和家庭矛盾以及人物心思間,經歷太多,就淡薄了生活,也活得簡單了。蘇鳳麗給予人物平和與寬容的兩大砝碼,對女兒和媳婦關系的處理,對家孫外孫一碗水端平的概念,對兒子不理解的忍讓寬恕,對甘肅故土家鄉親人的牽掛,對無望中開啟“紅木雕花盒”秘密的冷靜,洗衣服,抱孩子,嘮叨話,從顫顫巍巍卻又不失堅毅性格中走來,又回歸到顫顫巍巍對自我人生的梳理,增重了人物奇妙的個性釋放。蘇鳳麗的表演形態,細致入微,細格入上,細膩入骨,就如夏季細雨,霏霏心脾,潤潤神怡,再加之她清雅之念白,抒情式舞蹈式臺風,行于藝術層感的生活畫面,尤其是唱腔的波波凌凌,麗麗潔潔,柔柔韻韻,提升了劇情的含金量,提升了秦腔的大壯美。

壯美之唱腔,是蘇鳳麗三十多年舞臺實踐中一直探尋挖掘的方向和追求目標,尚德崇文的她,既有著傳統秦腔藝術傳承的基礎唱腔,又有著新時代新領域秦腔發展的唱腔,更在兼容吸納的立足點上化經典之腔,為我以學,以用,以別樣情懷,終是燃燒了她的思緒,燃燒了她獨樹一幟的唱腔:纏綿委婉,婉約柔麗,麗質高達,達意蘊情,情絲悠長,長風綠葉,綠葉是飄逸的,層層疊疊深刻了一線的清爽神韻。神韻一經明澈,就充足了蘇鳳麗高音的厚與實,中音的溫與合,低音的巧與潤,匯集成泉溪,燦燦然然流淌。

蘇鳳麗的唱腔特色,集合了眾多外在內在因素,她的嗓音條件,隸屬柔軟型、清深型、典雅型,在此基點上,她糅合了三位戲曲藝術家的唱腔,化蝶飛舞:一是掌握了師傅秦腔名家肖玉玲(肖派)的唱腔,肖玉玲的唱腔特點,明麗響亮,淡雅清新,深靜傳神,真假聲共存;二是融合了秦腔名家李正敏(敏腔)的唱腔,李正敏的唱腔特點,嗓音完整,抑揚頓挫,剛柔并濟,含蓄中樸實;三是借鑒了京劇大家程硯秋(程派)的唱腔,程硯秋的唱腔特點,幽雅婉轉,若斷若續,典雅嫻靜,清峻上秀美,三種唱腔,統領在她的唱腔里,更有她對氣息、咬字、潤腔的講究和嚴謹,集結自己的音韻,終得唱腔“大珠小珠落玉盤”,靈秀韻致,幽邈綿長,富于變化,富于妙靈,極具藝術張力藝術穿透力的“鳳麗腔”。

“鳳麗腔”就是春風輕拂綠草之感覺,就是繁星爍閃皎月之感覺,就是晨光暖照鳥啼之感覺,就是自然山水妙景之感覺,假以時日,以蘇鳳麗的悟性、素養、品性、舞臺經驗,“鳳麗腔”會更加成熟,更加層樓再上。秦腔現代戲《八月十五月兒圓》因蘇鳳麗表演的精彩紛呈贏得了精彩,更兼有眾多演員的緊密配合,表演的張弛有度,合情合理,高端了此劇的成功率和人民大眾的贊譽??倲埗^,秦腔現代戲《八月十五月兒圓》的缺失也不少,劇本的語言表露有的過于低俗(往往是為了獲取觀眾的笑聲尖叫聲),應當凈化舞臺語言的文學性,還有就是八月十五兩孩子對紅柳感恩的內容太少,情節是一筆帶過,削弱了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之魂,希望改之;音樂有虎頭蛇尾之態,特別是音樂銜接處,有脫節之嫌,希望改之;舞美表達略顯灰暗低沉,又多于煩瑣,希望改之。

一部好的秦腔現代戲,需要不斷的舞臺演出打磨總結才能錚亮精粹,《八月十五月兒圓》也當如此。蘇鳳麗是非常優秀非常全面的旦角演員,她演繹的紅柳人物非常出彩,那份自信,自得,自在,自由,活脫了她舞臺藝術的至化至境,更得唱腔與動作的通徹性整合性,引領了秦腔旦角藝術的橋頭堡。我的審讀本質認定,蘇鳳麗是秦腔界的張火?。河袃群?,有內核,有內化,有氣度,有氣韻,有氣量,有品位,有品格,有品行,樸純真實,和善柔順,低調謙恭,芬芳素雅,陽光觀照里,就美麗成了一碧綻放的香遠益清的水中蓮。

詩曰:鳳凰鳴和隴上枝,麗質天然溪流淌。

大道程式化舞臺,姐表雅意鎖麟囊。

德行高處聲名起,藝苑獨樹旦角藏。

雙燕擷春保姆情,修為到底聞脈香。

作者簡介:周國棟,陜西省高校戲曲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雜技家協會會員,陜西戲劇家協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猜你喜歡
紅柳秦腔唱腔
離太陽最近的樹
我的秦腔半生緣
互聯網時代下秦腔的傳承與發展對策探索
離太陽最近的樹
我演“七仙女”
關于秦腔須生的唱腔和舞臺表演藝術
淺談京胡在荊州花鼓戲唱腔音樂伴奏中的運用
群眾自發組織演唱秦腔悼念陳忠實先生
離太陽最近的樹
父親的秦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