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借故事游戲代替說教

2018-07-07 06:41張娟娟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7期
關鍵詞:生動德育同學

張娟娟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一位中國留學生郊游時把吃剩下的東西和包裝袋隨地亂扔,問他為什么?他脫口而出:沒人檢查。這正反映了我們目前德育的弊端。不能否認,在這方面學校的確是抓得很嚴格的,但問題就出在“太嚴格”了,中小學嚴格的管理與扣分,形成了表面的文明,學生一旦離開制約的環境,就變得“無拘無束”了。改變這種現狀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我們的德育觀念,改進我們的德育方法,讓德育生動簡潔而有效。

一、搜集典型生動的案例故事,交流剖析自我

通過搜集典型生動的案例故事,從中提取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德育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去選擇判斷,進行自我教育。例如為了教育學生“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我搜集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同學在公共汽車上看見一個抱小孩的婦女,他就主動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她,而這個婦女看也沒看他一眼就心安理得地坐下了。這位同學心里很不是滋味,你認為他應當:A、想到自己讓座不是為了圖對方的感謝,不與她計較。B、當面指責她不懂禮貌,告訴她應當感謝自己。C、自認倒霉,下次再也不給別人讓座了。學生在這樣的情境面前就必須充分挖掘自己頭腦中的各種思想和認識,有的學生在這個問題的選擇上會出現偏差,此時,就可以在學生的互相討論互相教育以及教師的適當點撥中,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想斗爭明確是與非、美與丑,提高認識。這個過程雖是一個無聲的過程,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教育過程。

二、借助實驗游戲,在操作中發現自我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游戲的伴隨,好奇是孩子的又一天性,對新鮮的、有趣的事物都想去嘗試、去探索,在德育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借助實驗或游戲,讓學生在操作中發現自我、認識自我?,F在的孩子,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很少遭受挫折,缺乏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一次班會課上,我就為學生做了這樣一個小實驗:我先在講臺上放了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然后講明游戲規則:用水把玻璃杯加滿,但是水不能漫出來,大家立刻躍躍欲試,一位學生上來把水加到大家都認為滿了,還能再加嗎?我又請一位學生上來試一試,又加進一點兒水,水居然沒漫出來,就這樣,又兩位學生上來加了水,結果水還是沒有漫出來,而這時,杯里的水已高出杯口近5毫米,大家都非常驚訝,我問:水滿了嗎?大家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滿了。這時,我拿出一包環行針,讓大家猜測把環行針放進水里會有怎樣的結果,大家的看法依然很一致:水肯定會漫出來了。我就請兩名學生來往水里加環行針,結果,當水里加進20個環行針的時候,水沒有漫出來,當加進40個環行針的時候,水還是沒有漫出來,當把一盒86個環行針都放進水里時,水依然沒漫出來,同學們都震驚了,想象中不可能的事變成了事實。這時,我因勢利導,我們人就像這杯水,該如何去面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呢?同學們的感觸非常深刻,對自己有了重新的認識。我想,通過這個實驗學生的收獲遠比一堂課空洞的說教來得生動有效。

三、寓德育于生活,在潛移默化中修煉自我

生活是一本最大的書,也是一本最活的書?!敖逃煌ㄟ^生活是沒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敝辉诶碚撋咸接?,脫離實際,不溶于生活都是空中樓閣,不穩、不扎實。講多了,還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反感。理論要聯系實踐,應用實踐,用生活來潛移默化教育,才有新意,才會印象深刻。大膽讓學生去經歷、去領略、去體會。某德育基地上了一堂這樣德育課:班主任突然宣布在階梯教室要上一堂精彩的德育課,請同學們務必去聽課。于是有的同學搶最前排最中間的位置,而有的同學則等大家都坐好后,才找一個既后面又偏僻的角落坐下,接著老師宣布這堂課結束了,并表揚了坐在后排的同學有先人后己,禮讓為先的優秀品德。這時全體同學才恍然大悟。這是教科書上的文字,老師口中的嘮叨無法達到的,其效果已經接受了一次德育教育是顯而易見的。感受了生活,體會了生活,也就完美了人生,獲得了真知,升華了人格。

四、重塑校園文化,在環境熏陶中提升自我

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創設優美的校園環境,讓學校內的一草一木一墻都成為教育的陣地,比如學校內部有許多面墻壁,我們就可以有目的地創建“墻壁文化”,讓墻壁“說話”,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品德發展的情感需要出發,選擇一些新穎實在又耐人尋味的名言警句,使日常行為規范與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如在餐廳內墻壁上設計一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在宿舍內墻壁上設計一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警句;在教室內墻壁上設計一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名言。這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熏陶,提高了素質。同時,廣泛開展各類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文藝體育、讀書評書、科技小發明小創造、科學小論文等活動,滿足廣大學生的多方興趣、愛好和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讓學生在高品位的文化氛圍中凈化靈魂,完善自我。

五、構建創新性校本德育評價制度,在評價中超越自我

如何使學?,F有的管理制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迫切要求我們構建創新性校本德育評價制度,使校本評價制度與每個班級、教師、學生的平時活動、物質與精神利益直接相關。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通過評價制度的創新重構,在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自己及同伴的亮點,同伴激勵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種有效嘗試。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兒童不僅僅知道,而且體會到教師和集體對他的優點既注意到了,又很贊賞的話,那么,他就會盡一切努力變得更好。每一個成長中的兒童都是向往進步、渴望為他人所接納的,只有善于發現并不斷鞏固和發展兒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德性。另外,讓學生寫“心理日記”,進行自我對話、自我剖析,可以強化自我意識,不失為一種反省性自評的實踐形式。

“德育”的著眼點在于為國家培養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才,我們應該繼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時借鑒先進理念,為德育補充新的營養,讓抽象呆板的傳統德育變成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能達成的趣味化、人性化的生動過程。

猜你喜歡
生動德育同學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生動的冬天
如何讓文章更加生動
生動深刻 同享共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如何使表情更生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