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進餐行為養成實踐研究

2018-07-07 06:41李倩倩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7期
關鍵詞:養成小班

【摘 要】幼兒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良好習慣的養成將影響著孩子今后一生的發展,進餐是幼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班;進餐行為;養成

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平衡的膳食,合理的營養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物質基礎,而良好的進餐習慣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調查很多孩子在家養成了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的進餐習慣,進入幼兒園后由于生活衛生習慣、口味、環境的變化出現了許多進餐問題。

一、餐前活動的組織

1、餐前幫助幼兒調節情緒,使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進餐。餐前避免劇烈運動,進行一些安靜活動,使幼兒較為興奮的情緒逐漸恢復到平靜,如欣賞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教育幼兒吃飯時要專心。通過一些兒歌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們一些用餐時的小禮儀。在餐前讓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向孩子們介紹今天要吃的食物,并且介紹這些食物的對寶寶身體的益處,幼兒帶著一個愉悅、期待的心情去用餐。

2、餐前洗手進餐前洗手是十分重要的。我們通過兒歌“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讓幼兒了解小手的作用,并學習洗手的方法。根據小班孩子的特點,我們特地在墻上張貼了一組洗手步驟圖,并且在每張圖片上配上了一些簡短的字,將洗手方法分解成相互聯系的幾個步驟:卷衣袖,把手打濕,擦肥皂,搓洗手指、手心、手背,沖洗干凈,甩掉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我們讓孩子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學,還將這些動作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嘩嘩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講衛生,卷起袖子再洗手,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兩只手兒甩一甩,小手變得白又白?!痹诙啻蔚姆磸途毩曋?,幼兒逐步掌握了正確的洗手的順序及方法,養成了餐前洗手的好習慣。

二、進餐過程中的組織

1、創設寬松整潔、干凈愉快的用餐氛圍。進餐時為幼兒播放輕音樂,使幼兒在優美輕松的音樂中安定、愉快的進餐。對進餐表現好的幼兒,教師用眼神投給他們贊許的目光,用親切的摸頭等形式表示贊揚,激勵幼兒積極用餐。幼兒進餐是否有食欲與情緒好壞緊密相關。寬松和諧的精神環境,平等親切的師生關系,能使幼兒身心愉悅放松,有利于增進幼兒食欲。

2、糾正幼兒偏食、挑食的情況

餐前誘導法:根據小班幼兒喜模仿的特點,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在進餐前,教師夸張的說:“哇,今天的菜好香啊,看還有木耳炒肉片呢,多香??!營養很豐富,肯定好吃極了”?教師熱情的語氣引發了幼兒的食欲,小朋友們也學著我的“饞”樣,動手吃起飯來。班里有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碰到吃蔬菜時,很多小朋友就皺起了眉頭,挑著揀著就是不愿意吃,我就拿了一個玩偶“小白兔”,以“小白兔”的語氣說:喲,今天吃我最喜愛的青菜呀,我要吃,我要吃。孩子們一看,小兔要來搶他們的菜吃,一下子來勁了,都低下頭吃起了青菜,吃得又快又香,效果很好。我還利用幼兒愛模仿動畫人物的特點,告訴他們哪種食物是哪個動畫人物愛吃的,從而讓幼兒也愛上吃這種食物。如吃菠菜湯時,有的小朋友不愛吃菠菜我就問“有沒有看過《大力水手》的動畫片???大力水手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呢?”許多小朋友馬上說是菠菜?!笆前?,大力水手吃了菠菜會變的很神通,能完成很多本來做不了的事,吃了菠菜它能飛上天,還能變出宇宙飛船讓小朋友到天上游玩呢!”聽了我這些話幼兒心已有所動了,我再說菠菜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幼兒時,幼兒已經等不及想吃了,這次的菠菜湯空前暢銷。

座位安排法: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同伴的榜樣能引起幼兒注意,更能激發幼兒模仿的興趣。進餐時,老師應為幼兒樹立正面榜樣。對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飯,不掉飯粒,細嚼慢咽的幼兒當作典型榜樣,去教育其他幼兒,讓他們主動調整自己的不良行為。同時,還要有意識的把進餐表現好的幼兒與偏食、吃得慢的幼兒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邊的榜樣影響帶動他們,這樣,他們看到自己周圍的好朋友吃得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漸漸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表揚、獎勵法:表揚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心理認同,當幼兒的某些方面有了進步的時候,教師給 予及時的肯定與鼓勵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積極的情感,使之已有的一些良好習慣、技能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在進餐的過程中,對于幼兒的好的行為,哪怕是一點點進步,教師都給予鼓勵,如小粘貼或一個微笑、擁抱等精神獎勵,都可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良好行為的鞏固。

三、餐后活動組織

引導孩子吃完后將自己餐桌上、碗里的事物殘渣清理干凈,倒在指定的地方,并把碗輕輕地放放在固定的地方,養成飯后漱口、用毛巾擦嘴的習慣,告訴幼兒餐后漱口、擦嘴不僅能使幼兒的牙齒得到保護,而且也會養成整潔、干凈的好習慣。我利用兒歌教幼兒正確漱口的方法,良好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養成。

由于個體差異,幼兒的進餐速度有快有慢,于是我組織先吃完飯的孩子看一會圖畫書,或者給他們講一會故事。等孩子們全部吃完后,我就帶他們做一些安靜的活動,如:散步、手指游戲等。

四、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幼兒良好進餐行為的養成還需要家園的一致性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家長的生活習慣直接影響著幼兒進餐習慣的建立,我們利用家長宣傳欄向家長介紹了孩子在園進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偏食、挑食對孩子帶來的嚴重后果,以引起家長的重視。并經常與個別進餐習慣不良的幼兒家長交流尋找原因取得共識,尋求解決方法。要求家長在家以身作則,謹言慎行,幫助幼兒改善不良的進餐習慣。教師及時把幼兒在園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請家長也將幼兒在家情況如實轉告老師,這樣雙方配合積極施教,讓幼兒在和諧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行為習慣是可以通過教育來培養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從幼兒時期抓起的。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我想我們的孩子都能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并茁壯成長。

作者簡介:李倩倩(1990-),女,山東省青島市人,漢,職稱:一級教師,學歷:大學???,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 江蘇教育出版社

[2]韓雪佳:《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3]馬立新:《好習慣是孩子的階梯》

猜你喜歡
養成小班
談小班幼兒入園難適應的應對策略
小班入園“慢”適應四式四法
淺談舞蹈演員良好個人修養的養成
小學生養成教育之我見
護理專業英語小班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