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落實學生“核心素養”

2018-07-08 09:39趙書慧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8年3期
關鍵詞:原電池物質化學

趙書慧

隨著社會的發展,“核心素養”這一名詞已經成為時下教育的時髦詞。不是因為時髦,而是因為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切合培養人才的目標。那么什么是“核心素養”呢?它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素養。每一學科都有各自的特征,針對化學學科,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核心素養”呢?化學學科學生“核心素養”包含五個方面,即: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實驗探究和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瘜W教師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始終圍繞著這些方面,不斷變化方式培養學生的上述能力?;瘜W學科如何具體落實以上能力的培養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

一、從微觀上研究物質變化,彰顯化學學科本質特征

化學是從分子、原子等微粒出發研究物質的性質及變化規律。要想學好化學,首先要樹立“微粒觀”?;瘜W變化的實質就是原子之間重新組合生成新的物質。生活中生產中用到的物質都是宏觀物質,而物質之間的反應都是微粒之間的結合。要想制備生產、生活、國防、科研等行業中新型的、性能優越的物質,就要從微觀上探究微粒之間的反應規律。從理論上探究可能性,只有這樣才能杜絕無效勞動和無謂的浪費能源和材料。所以作為化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微觀意識,處理好宏觀和微觀的關系。

二、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實驗探究和創新意識”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在化學實驗中,一方面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常言說“百聞不如一見”。若要讓學生牢記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讓學生看到具體的物質,觀察顏色、狀態、氣味,感知密度大小,取一定量看是否溶于水,以及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是否和水反應等,通過一次實驗遠比死記硬背管用得多。另一方面,在化學性質的探究實驗中可能會出現和教材中不符合的現象,及時讓學生分析原因得出結論。因為實驗條件可能和教材中的不一定吻合,藥品的純度和用量、實驗室的溫度、酸堿的濃度、操作順序等都會影響實驗的成功率。所以實驗是最能培養學生能力的課堂。在實驗過程中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增加趣味實驗,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傊?,實驗是化學的靈魂,作為中學化學教師絕對不能只是講解實驗,也不能用視頻來代替學生實驗。要克服困難,創造條件讓學生實驗落到實處。例如原電池的實驗,通過微型原電池的實驗讓學生感知形成原電池的條件,原電池中電流的方向,溶液中物質的變化等,還可以設計水果電池,讓學生回答形成的原因,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掌握。

三、“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能力的培養

“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是化學學科能力素養之一。許多化學理論的得出都是來源于模型的建立,創建化學模型,然后大膽推測和論證可行性。例如分子、原子理論的建立都是從模型中探究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模型的運用和開發。利用化學模型教具讓學生把微觀的微粒轉化為可看到的實物,能加強記憶和理解。例如有機物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的運用。球棍模型中原子的相對大小、化學鍵的數目和形態、原子的空間構型、化學鍵是否可以旋轉等都能使學生真實感受。同時也為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未知領域的探索是否也可以用模型來解決等。正確運用模型為學生插上創新的翅膀。

總之,作為老師要在培養學科素養方面多想方法,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實驗法、網絡輔助法、模型認知法等幫助學生完成本學科的學習。同時,教育不但是教知識培養能力,更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教書還要育人。在化學教學中用化學家發現原理或者制備新物質時的艱辛過程和感人故事激勵學生,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和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把學生培養成新時代的具有“核心素養”的人才是我們教師終生的任務,我們要努力完成這一光榮的使命,為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召縣第一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原電池物質化學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例析原電池解題策略
2017年7月原電池及原電池組產量同比增長2.53%
電學知識在原電池工作原理講解中的巧妙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