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由蒙古氣旋誘發的沈陽地區局地暴雨過程分析

2018-07-09 01:19戴蕾王雪萌彭峰張巍金宇
安徽農學通報 2018年10期
關鍵詞:康平東移水汽

戴蕾 王雪萌 彭峰 張巍 金宇

摘 要:利用MICAPS常規觀測資料、加密自動站資料和云圖資料,分別在天氣尺度系統、熱力條件、水汽條件、抬升觸發條件、中尺度等方面,針對2014年9月7日沈陽地區1次局地暴雨過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1)本次降水過程主要由蒙古氣旋所誘發,系統移動速度快,因而本次降水有降水時間短的特點。(2)熱力條件上康平形成θse鋒區的時間比遼中早,驗證了康平主要降水時段較遼中早。遼中假相當位溫梯度比康平大,因而高低空假相當位溫差遼中的值更大,從側面反應出遼中存在的能量較康平大。水汽條件上無論是輻合還是輻散的中心值康平低于遼中,這也反應了遼中的水汽比康平有更好的抽吸作用。抬升觸發條件上700hPa上遼中上升速度中心的數值為18m/s,康平上升速度中心的數值為10m/s,說明遼中垂直上升運動更強;(3)地面上南北2條輻合線,決定了沈陽地區南部和北部主降水時段的不同,北部降水時間早,而南部降水時間晚。

關鍵字:區域性暴雨;副高后部切變;低空急流

中圖分類號 P458.1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0-0139-06

自有記錄以來,東北地區發生過多次不同等級的洪澇災害,不僅會導致山洪爆發,水庫垮壩,江河橫溢,房屋被沖塌,農田被淹沒,交通和電訊中斷,還會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危害。暴雨尤其是大范圍持續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僅影響工農業生產,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針對東北的暴雨天氣,國內多位學者及研究機構也曾多次進行研究,取得了比較的好的成果。陶詩言早在1980年出版的《中國之暴雨》一書中就指出:當有冷渦系統出現,東北常會出現暴雨或雷陣雨[1]。北京大學1981年出版了《北方天氣文集》,對東北、華北等地區的暴雨及強對流天氣進行廣泛研究[2-8]。鄭秀雅等[9]利用1956—1987年東北地區降水資料的統計結果,對東北暴雨出現的時間進行歸納統計,發現暴雨主要出現在6—9月,尤其以7月、8月最為集中。而孫力等[10]利用1961—2000的資料,把東北地區夏季降水在空間上劃分為7個旱澇型,并指出這7個不同的類型是由于不同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下墊面分布以及主要影響天氣系統的差異所決定。

針對2014年汛期天氣特點,對2014年9月7日到8日沈陽南部的一次局地暴雨天氣過程進行總結,分析大尺度環流背景,將康平和遼中兩站各方面要素進行對比,研究降水量差異原因,對以后汛期天氣過程預報以及強對流天氣過程預報提供有利條件。

1 降水實況

受副熱帶高壓后部切變影響,2014年9月7日20時至8日03時,沈陽地區出現了區域性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氣。沈陽各區縣降水量為:遼中20.9mm,法庫14.8mm,渾南8.7mm,蘇家屯5.5mm,新民2.7mm,康平0.3mm,沈北0.2mm;鄉鎮降水量最大的3個自動站降水量為:茨榆坨(遼中)88.7mm,遼中鎮(遼中)78.8mm,肖寨門(遼中)52.5mm。

此次過程的暴雨落區在我市西南部地區,7日20時康平、法庫開始降雨,之后雨帶逐漸東移,到7日22時左右移出沈陽地區,康平降水趨于結束。7日23時之后,沈陽城區、新民、遼中降水開始,法庫降水再次增強,此后雨帶東南移,至8日03時,沈陽地區降水趨于結束。本次降水具有2個特點:一是降水梯度大,遼中地區為大到暴雨,其他地區基本為小到中雨;二是降水時間短,雨帶移動速度快,降水持續時間不超過8h。

2 天氣尺度系統

2.1 環流背景場

2.1.1 500hPa形勢場 分析500hPa形勢場(圖2a),2014年9月6日20時亞歐中高緯環流為三槽兩脊型,貝加爾湖東部和日本北海道西部受低渦控制,東北地區為高壓脊。中緯度呈緯向環流,河套地區有一短波槽活動。7日08時,副熱帶高壓穩定少動,貝湖低槽向南加深,河套槽快速移動至華北地區。7日20時(圖2b),貝湖低槽東移至內蒙古東部地區,河套槽北移至遼寧中部地區,槽線由東北—西南向轉為西北—東南向,槽前西南氣流加強并逐漸擴展,為遼寧地區提供豐富的能量和水汽。同時低渦后部不斷有弱冷空氣向東北地區滲透,冷暖空氣交匯在沈陽地區引發強降水。

2.1.2 850hPa形勢場 6日20時(圖3a),低渦中心位于貝湖東南側,槽線呈東北-西南向伸展到蒙古地區。河套地區有一切變線,110E以東從江淮地區直到遼寧地區均為偏南氣流,使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向北輸送。7日08時,貝湖低渦加強東移至中蒙邊境,其底部槽線由東北-西南向轉為南北向,從北緯40°到北緯50°橫跨10個緯距。7日20時(圖3b),貝湖低渦東南移至內蒙古東部,槽線位于遼寧東部,暖區南風分量迅速增強,強烈的抬升和水汽輻合為強降水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2.1.3 地面 地面氣壓場上,7日08時(圖4a)我國華南到朝鮮半島一線為強大的高壓控制,貝湖東部的氣旋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分裂出1個小低壓系統,低壓冷鋒由內蒙東部至河套地區橫跨十幾個緯度。7日14時,氣旋及冷鋒均緩慢東移北收。7日20時(圖4b),貝湖氣旋分裂為南北2個低壓中心,其中南部低壓中心位于遼寧北部地區,冷鋒快速東南壓至遼寧東部,暖空氣層結不穩定,由于鋒面猛烈抬升,鋒前形成雷陣雨天氣。

2.2 探空資料 7日20時(圖5),沈陽K指數為29℃,沙氏指數為2.83℃,對流有效位能4.8J/Kg,探空反映出的不穩定能量不大。低層偏南風的風速較大,風向隨高度呈順時針旋轉,暖平流很強,有利于對流不穩定的出現;500hPa之上以偏西氣流為主,冷平流偏弱。另外從地面一直到500hPa附近都是顯著的濕層,溫度露點差在10℃以內,水汽條件非常好,500hPa以上為干層,上干下濕的結構有利于對流性天氣的發展。

3 熱力條件

對流層中θse的高值區代表的是高溫高濕區。從遼中和康平2站的假相當位溫時空剖面圖來看,在7日20時前后,遼中和康平存在θse鋒區,圖中反應出康平形成θse鋒區的時間比遼中早,這驗證了康平主要降水時段較遼中早。遼中假相當位溫梯度比康平大,因而高低空假相當位溫差遼中的值更大,從側面反應出遼中存在的能量較康平大。

4 水汽條件

暴雨發生,不但要有充沛的水汽,還要有源源不斷的水汽輸送并在強對流區域輻合。由圖中沈陽、法庫的水汽通量散度時空剖面圖可以看出:此次過程中,不論是康平還是遼中低層的水汽均比較淺薄,低層925hPa以下為輻合區,925hPa以上均為輻散區,這反映了此次降水過程的水汽條件不是很好。兩者區別在于無論是輻合還是輻散的中心前者低于后者,且強度低于后者,這反應了遼中的水汽比康平有更好的抽吸作用。

5 抬升觸發條件

強烈的上升運動是誘發暴雨生成的必要條件。從圖8可以看到,在7日20時,康平和遼中500hPa以下基本都為上升運動,在700hPa附近康平和遼中均有明顯的一個上升中心,遼中上升速度中心的數值為18m/s,康平上升速度中心的數值為10m/s,說明遼中垂直上升運動更強。

6 中尺度

7日20時,遼寧省內無高空急流,也無低空急流,說明此時高空輻散和低空符合不強。500hPa低槽偏西,移動緩慢,冷空氣勢力弱。850hPa切變呈西北-東南向位于遼寧東部,整個遼寧省中層均為干區,500hPa相對濕度都在50%以下,而康平、法庫、新民及沈陽城區北部低層為濕區,850hPa相對濕度都在70%以上,而地面上出現了2條輻合線,分別位于遼寧省東部及遼寧省中北部,這也較好的對應了未來的降水落區,即20時以后降水主要發生在沈陽北部地區。后切變線及輻合線東移,至22時北側輻合線移出沈陽地區,南側輻合線開始控制沈陽南部地區,帶來短時強降水。8日02時,850hPa切變線東移至沈陽中部,南北2條輻合線連成1條橫跨10個緯距的南北向輻合線開始影響沈陽城區,雨帶也東移到沈陽城區一帶。8日03時,地面輻合線移出沈陽地區,降水過程趨于結束。

7 云圖特征

如圖10所示,7日20時,內蒙東部地區氣旋尾部的一片對流云團位于遼寧省中北部地區,沈陽市北部地區開始降水過程。7日23時,西伯利亞冷空氣東移南侵,使北部的對流云團向南擺動,在沈陽市南部形成1個尺度達數百公里的對流云團,給該市南部帶來強降水。8日02時,該對流云團東移減弱,其位置偏東,主要影響沈陽城區。8日03時,對流云團移出沈陽地區,降水趨于結束。

8 分析結果

本文利用MICAPS常規觀測資料、加密自動站資料、云圖資料,通過天氣學分析和動力學診斷等方法,針對2014年9月7日沈陽地區1次局地暴雨過程在天氣尺度系統、熱力條件、水汽條件、抬升觸發條件、中尺度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天氣尺度系統:本次降水過程主要由蒙古氣旋所誘發,系統移動速度快,因而本次降水具有時間短的特點。

(2)熱力條件:7日20時前后遼中和康平存在θse鋒區,圖中反應出康平形成θse鋒區的時間比遼中早,這驗證了康平主要降水時段較遼中早。遼中假相當位溫梯度比康平大,因而高低空假相當位溫差遼中的值更大,從側面反應出遼中存在的能量較康平大。

(3)水汽條件:此次過程中不論是康平還是遼中低層的水汽均比較淺薄。兩者區別在于無論是輻合還是輻散的中心前者低于后者,且強度低于后者,這反應了遼中的水汽比康平有更好的抽吸作用。

(4)抬升觸發條件:7日20時,康平和遼中500hPa以下基本都為上升運動,在700hPa附近康平和遼中均有明顯的1個上升中心,遼中上升速度中心的數值為18m/s,康平上升速度中心的數值為10m/s,說明遼中垂直上升運動更強。

(5)中尺度分析:地面上南北2條輻合線,決定了沈陽地區南部和北部主降水時段的不同,北部降水時間早,而南部降水時間晚。

(6)云圖分析:西伯利亞冷空氣東移南侵,使北部的對流云團向南擺動,致使南部地區形成尺度達數百公里的對流云團,給遼中地區帶來強降水。

參考文獻

[1]陶詩言.中國之暴雨[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2]孫力,安剛.1998年松嫩流域東北冷渦大暴雨過程的診斷分析[J].大氣科學,2001,25(3):342-354.

[3]黃泓,張銘.一次東北暴雨的診斷分析.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J].自然科學版,2004,5(5):33-37.

[4]孫力,安剛.丁立,等.中國東北地區夏季降水異常氣候分析[J].氣象學報,2000,58(1):70-81.

[5]劉實,朱其文.1995年吉林省異常旱澇的影響因子分析[J].吉林氣象,1996(1):11-13.

[6]許秀紅,王承偉,石定撲,等.1998年盛夏嫩江、松花江流域暴雨過程中尺度雨團特征[J].氣象,2000,26(10):35-40.

[7]陶詩言,倪允琪,趙思雄,等,1998年夏季中國暴雨的形成機理與預報研究[M].北京: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

[8]孫力,安剛.東亞地區春冬季與夏季大氣環流一場相互關系的研究[J].應用氣象學報,2002,13(6):650-661.

[9]鄭秀雅,張延治,白人海.東北暴雨[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2.

[10]孫力,安剛,廉毅等.夏季東北冷我持續性活動及其大氣環流異常特征[J].氣象學報.2000,5B(6):702-713.

(責編:王慧晴)

猜你喜歡
康平東移水汽
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層水汽的時空演變特征
康平張家窯林場長白山遼金遺址簡介
一次東移型西南低渦引發的強降水診斷分析
康平博物館館藏金代石經幢淺析
1979~2011年間平流層溫度及平流層水汽的演變趨勢
在玩中“悟”出逆推策略
——數學實驗課《巧移汽車》教學設計
深圳“5·11”特大暴雨過程的水汽輸送特征分析
康平納:傳統紡織獲新生
地基GPS觀測在水汽監測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