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匹克何時歸來

2018-07-11 16:48程偉雄
商界評論 2018年7期
關鍵詞:匹克戶外運動A股

程偉雄

5月28日,匹克體育對外宣布:匹克體育正式與穆勒家族達成共識并簽署協議,將全面收購國際知名戶外運動品牌——奧索卡。

這也是繼收購休閑服裝品牌旗牌王和童裝品牌嗒嘀嗒之后,匹克集團半年內的第3起品牌收購動作。匹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在跑步、綜訓、校園、兒童、足球等品類做了進一步延展。然而此次收購奧索卡,是意味著匹克向戶外運動進軍,還是在為重回A股鋪路?

艱難私有化

1989年,第一雙匹克運動鞋問世,匹克品牌誕生。

從2009年9月港交所上市,到2016年11月因“估值”過低而退市,匹克在資本市場“港漂”了7年。

從匹克退市至今,將近兩年過去,資本市場上的國產運動品牌也呈現出多方面的新變化。本土運動品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涌現,據統計,規模不一、影響力參差的品牌曾在頂峰時期超過4 000家。隨著李寧、安踏、特步、361°、匹克等品牌于2008年前后赴港上市,本土品牌第一陣營成型。它們在耐克、阿迪達斯牢牢占據的高端市場之外,分食了大眾化的中低端市場,銷售渠道深入三四線城市。

港股市場上,安踏一直是毫無爭議的國產品牌最強者,也是資本市場在運動品牌領域最為關注的焦點。從匹克選擇退市的2016年7月開始算起,安踏的股價至今漲了將近3倍,市值近1 200億港元;也正是從那時起,民族品牌李寧開始復蘇,至今股價大漲2倍左右,市值也迫近了200億港元大關;特步從去年后半年業績出現改善,目前市值已突破100億港元;361°股價在2017年下半年出現大起大伏,目前市值僅50億港元左右……

完成私有化、退出港股市場3個月后,匹克體育正式宣布回歸A股的計劃。在這一輪私有化中,道格資本、光大體育基金、前海母基金、華泰金融、民生銀行、國信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等,進入了匹克體育股東的新名單,投資額達25億元。

在“重回A股”發布會上,匹克體育董事長許景南重申了退市原因,“香港的資本市場很難為我們創國際品牌制造效益”,也同時透露了回歸后的兩大方向:產業鏈延伸和產品線提升?!拔磥韺⑸孀泱w育IP賽事打造、運營,體育培訓、體育大數據、體育資訊和社交等領域”。

和許多中概股一樣,股價表現不佳、估值過低是匹克在港股市場上無法擺脫的困境。這既與香港市場特征有關,也與其經營狀況密不可分。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如果沒有實力雄厚的基金重倉持有,股價是很難維持在高位的,而國際投資者對中國體育品牌的股票存在偏見。這也是匹克、特步、361°等品牌股價集體低迷的原因。

相比港股市場,體育概念股在A股顯然更受歡迎。第一家登陸A股市場的本土品牌貴人鳥目前的PE(利潤收益率)是58倍,而本土品牌中業績最好、營收最大的安踏,在港股的PE也只有25倍。

不過事情并非“被低估”那么簡單——這些公司的股價大多是其業績表現的忠實體現。以匹克為例,2009年上市首日就跌破4.1港元的發行價,隨后上揚,在2010年一度達到最高點6.96港元。也是在2010年,匹克全年凈利8.22億元,同比大漲30%,達到業績的巔峰。

但從2011年起,匹克凈利潤連續3年下滑,其中2012年暴跌60%。雖然自2014年開始回升,但業績仍不到最高峰時的一半。而2016年中期財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凈利1.69億元,同比減少3.73%。這些起落也都如實反應在了股價上——退市之前的5年,匹克股價都遠低于發行價,在1~3港元之間徘徊。

2016年5月,匹克不斷下滑的業績,倒逼它不得不開始實行私有化。在歷時5個月的私有化之路上,匹克經歷的并非坦途。

名利未能雙收

先后贊助男籃甲B聯賽、CBA和NBA,早已讓匹克名聲在外。

許景南曾透露,在紐約時代廣場做一個廣告牌,120次30秒的廣告,才不到1萬元,那個地方是世界的中心,輻射力很強。同樣的頻次,在央視得花多少錢?在時代廣場3個月匹克只花了100萬元,如果在央視做1年要花7 000萬元。

因此,瞄準全球品牌營銷的制高點,把匹克與國際高端賽事、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體育組織捆綁在一起,成為匹克為推進品牌國際化進行的一大抓手。

2004年,匹克與烏茲別克斯坦、希臘國家男籃簽約,為其國家隊提供專用裝備。其后,許景南更是看中了姚明加盟后,在中國熱得發燙的NBA賽事。接下來的幾年里,匹克加速在國際市場的品牌推廣。先后簽約了雄鹿、馬刺等多支球隊,并成為NBA官方市場合作伙伴。憑借較高的性價比,匹克在美國名聲漸起,中國球迷甚至總結出了穿匹克鞋能拿冠軍的“匹克定律”。

2008年之前,是中國運動產業的黃金時期。一個個運動品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速擴張領地。不過,過快的發展,使得產能過剩的情況愈演愈烈。

2011年底,市場變得無序,當時國內市場有一定的庫存壓力,也存在一些企業的商業操作出現問題,過于注重短期效益。加上網絡的沖擊、成本的提高,對于匹克這樣的體育品牌都很不利。

2012年上半年,國內6大運動品牌庫存高企。李寧、安踏、361°、特步、匹克和動向這6家國內運動品牌的總庫存達37.21億元。為了消化高庫存,運動品牌公司不但在各地掀起了打折潮,而且還不斷地關閉門店。

有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擁有卡帕品牌的中國動向關閉了569家店鋪,總零售網點為2 550家;安踏體育則減少了110家至9 187家。而匹克超千家的關店行為更是趕上了行業老大李寧,成為關店大戶中的一員。

6大品牌高庫存引發的關店風波,主要與公司的營銷渠道有關:靠分銷模式進行經營往往會導致庫存的積壓,而不能像直營店那般可以快速對庫存進行調整并及時消化。

除了李寧在公告中明確表明有8.8%的直接經營店鋪外,其他5家運動品牌都是通過分銷商、零售商來發展各自的直營店或者加盟店的,品牌本身并沒有直接經營店鋪。

在經歷了這次高庫存之后,上述運動品牌公司皆感到了自身銷售渠道存在的問題并對其改造。其中,匹克與李寧采取的轉變方式如出一轍,皆表示要將此前批發型的運營模式轉變成零售型的運營模式。

經過調整的匹克,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國內市場不行,那就加速往外走。從2012年開始,匹克主動調整航向。在國內市場,匹克將經銷商的折扣降下來。在國際市場,通過重點投入方向的調整、發掘國際市場空白區域,開始向更大的市場展開布局。

當年,恰逢倫敦奧運會舉行,匹克一舉簽下新西蘭、斯洛文尼亞等7個奧運代表團,簽約數量僅次于阿迪達斯和耐克,位居中國品牌之首,也打破了國外品牌在奧運會代表團贊助上一統天下的局面。

匹克還建立起以NBA主場贊助、簽約NBA球星代言、攜手NBA聯盟、贊助海外頂級體育賽事和體育組織、設立海外代理機構、網店同步拓展為支撐的“品牌推廣立體化戰略”。

然而,以當年的財報數據看,匹克2012年第四季度訂貨會訂單金額錄得雙位數倒退(30%左右),2012年第一季度同店銷售增長同比持平,顯示匹克未見業績復蘇跡象。品牌營銷的成功給公司帶來實際的業績貢獻有限,匹克沒有名利雙收做大做強,仍處于國產體育服飾品牌的第二梯隊。廣告雖然能帶來品牌效益,是無形資產,但廣告費占比收入過高的情況在體育股普遍存在。

轉型升級承壓

和回歸A股一樣難的,是提振業績。

在收購奧索卡之后,匹克表示:將利用在生產管理和市場銷售方面的經驗,與奧索卡的先進技術和客戶資源相結合,延續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并瞄準2022年北京冬奧運動會契機進軍冰雪領域,使奧索卡保持戶外運動的國際領軍品牌地位,進而拓展公司在中高端戶外體育用品的市場占有,提高盈利能力,推動匹克未來增長與整體業務發展。

不過,自2016年11月退市以來,除了少了許多的財務信息披露外,匹克稱得上是動作頻頻。謀求回歸A股,聯合廈門文廣傳媒集團發起成立匹克廈門文廣產業投資基金,贊助巴西等6個平昌冬奧會代表團,發起多項資產并購……

此次收購奧索卡,也是匹克近1年來的第3次收購。2018新年之前,匹克旗下子公司以司法拍賣的形式,斥資9 791.19萬元收購了休閑服裝品牌旗牌王。幾乎同一時間,匹克旗下再次以拍賣方式,以6 450萬元獲得童裝品牌嗒嘀嗒商標的使用權,及格林集團東海濱城二期工業園的不動產與動產。

收購奧索卡,匹克體育將進軍專業戶外運動領域。嚴格意義上講,運動品牌和專業戶外品牌之間有著明顯的界限。在市場上,國內運動品牌安踏、李寧、特步等,與探路者、北面、哥倫比亞等戶外品牌之間更是涇渭分明。在國際范圍內,運動品牌與戶外品牌之間的并購亦屬罕見。

但近年來,國內運動品牌卻紛紛涉足戶外運動領域,并將之視為另一個業務增長點。以安踏為例,2016年2月,安踏與日本高端戶外運動品牌DESCENTE達成合資協議;而去年2月,安踏宣布旗下全資附屬子公司ANKO又與韓國知名戶外品牌Kolon Sport達成合資協議,將成立合資集團。除安踏以外,同為晉江系的361°亦早在2013年便與北歐戶外運動品牌One Way Sport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合資企業于大中華地區從事設計、生產、分銷及推廣One Way Sport產品。

目前來看,國產運動品牌和戶外品牌之間的合作才剛剛起步,具體的效驗難以清晰地體現。此次匹克選擇直接收購奧索卡,顯然極為看好未來的戶外運動市場。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逐漸臨近,借助戶外品牌發力冰雪運動市場,很難說不是一個極其明智的選擇。

但實際上,近年來,中國戶外用品市場增速見緩,以探路者為首的國內戶外品牌遭遇大挫,零售商三夫戶外亦在2017年出現大幅虧損。鑒于此,此次匹克全面收購奧索卡也將承受較大的風險。

未來,匹克還將面臨轉型的挑戰,這主要在于其對穩定盈利模式的探索和構建。目前不少業內公司為占領市場大肆燒錢,但漸漸到了瓶頸期,在回報不確定的情況下,燒錢模式能持續多久,是擺在內地體育產業公司面前共同的課題。

等各方面時機成熟時,匹克還是會謀求回歸A股的,且國家相關政策一直鼓勵內地體育產業相關公司上市融資?;貧w的途徑,主要有IPO和借殼兩種。若想走IPO這條路,匹克體育首先需要按規定完成所需的改制、財務等上市申報方案,還要排隊等待審核。即使一切順利,也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

借殼的話,看起來速度會快很多,但由于注冊制、戰略新興板等暫緩推出,而不少中概股、港股謀求回歸,新興企業的上市需求又很迫切,使得上市公司的殼資源供不應求,也存在相當的操作難度。

像許多互聯網公司一樣,匹克重回A股的新故事是構建“生態圈”——從單純的體育裝備供應商,轉型為體育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它一方面通過戰略投資和并購重組實施多品牌戰略,另一方面則將產業鏈延伸到體育賽事IP打造、體育培訓、體育大數據等領域。前者需要錢,而后者則需要時間。

猜你喜歡
匹克戶外運動A股
冬季戶外運動
大象匹克減肥記
牧羊犬“匹克”
匹克先生
1月A股市場月統計
新西蘭皇后鎮的戶外運動
數說戶外運動行業前景
戶外運動:做一個野孩子
美國“雨人”走完傳奇一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