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的用人藝術

2018-07-11 16:48
商界評論 2018年7期
關鍵詞:朽木阿里

阿里最牛的技術是什么?不是有多少IT精尖,也不是有多牛逼的科技,布局了多少生態,而是它用人的藝術。阿里曾塑造出一支有超強執行力的人才隊伍,包含彭蕾(前螞蟻金服董事長)、孫彤宇(前淘寶網總裁)、程維(滴滴打車創始人兼CEO)等。今天的O2O知名企業中基本上有一半的高層都來自于阿里鐵軍。

阿里的用人之道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呢?他們用的是什么人?廢的又是哪些人?薪資極高那些人,僅僅是因為進對了公司,跟對了領導嗎?戴夫·安德森將職場中的人分為了4類:朽木者、敷衍者、守成者、破局者,結合阿里的發展史,我們可以分析出這四類人不同的職場發展。

朽木者:這類人本質上是失業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績效不達標的朽木者;二是破壞型績優者。前一類朽木者可能是不錯的人,但他們總是不能完成基本工作,而且還需要別人跟在他們后面東跑西顛,以控制他們造成的績效損失。他們沒有承擔任何有意義的工作,卻影響了士氣、動力、品牌、績效、公司誠信度和個人信譽。而破壞型績優者業績不錯,甚至可能是最優績效者,但卻破壞了企業價值觀,削弱了企業文化。

在2017年湖畔大學的開學典禮上,馬云談到企業用人觀時,分享了被阿里唯一開除的創始人的案例。在阿里巴巴的18位創始人中,有一個是馬云從硅谷帶回來的,而且還是這18個人中當時“官”最大的,做到了副總裁。但這個人有個毛病,他總是喜歡嘰嘰歪歪,從不做事,也永遠不做決定。這位創始人就是明顯的破壞型績優者,聰明、技術棒、見識廣,能創造價值。但這一類朽木者展現出的品質,對企業文化、信譽和品牌的破壞也是不可估量的。

敷衍者:這是工作中最大眾的那群人??冃倓偧案?,做得剛好過關,但敷衍者只是比朽木者強那么一點。他們湊合應付崗位要求,只有上級在的時候才努力表現。

舉一個反例,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童文紅,從一個前臺一路逆襲成為阿里資深高級副總裁,并不是因為她進對了公司,跟對了領導。更重要的是,她從來都不是一個滿足于做好基本工作的敷衍者。在前臺工作時,童文紅除了完成自身工作外,還會把滬杭之間鐵路車次時間表發給常去上海出差的同事;夏天到了主動安排咖啡吧進一些冷飲,幫一直打電話找客服的客戶解答疑問等,給同事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憑借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童文紅晉升為行政部主管。在行政部的幾年里,她依然抱著一件事做到極致的態度。也正是她這種不做敷衍者的態度,讓她在阿里締造了一個從月薪500元的前臺,到身家過億女總裁的神話。

守成者:指的是那些能創造價值,但一有所成就便沾沾自喜,然后很長時間放空自己的人。他們在卓越的表面浮潛,但從不扎下去深潛、持續不斷地努力。

守成者其實已經具備一定的破局者特質——做正確的事,并且表現出同樣的抗壓心態,只是在持久性方面和破局者差得很遠。他們比破局者更加需要外部激勵,渴望個人榮譽、外部肯定和獎勵,如果沒有得到,便會噘嘴和放棄。

在阿里的人才隊伍建設中,你很難看到阿里的人事關系是一成不變的。元老級人物在一個領域積累足夠,便會鉚足了勁頭往更廣闊的領域拓進。同時,他們不畏懼于新生代的崛起,拒絕“元老”心態,真心誠意培養更年輕的接班人。像淘寶網蔣凡(85后)這樣的80后,在整個阿里的管理團隊中占比超過一半,而阿里特色的合伙人制度中,也已經開始出現80后的身影。

破局者:這類人并不是簡單指每天加班到燈火通明,看到凌晨5點的太陽,而需要具備一定的特質。戴夫·安德森在新書中對破局者身上的特質,做了以下8點描述:

1.破局者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努力的。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始終專注自己的夢想。就像曾經阿里的B2B團隊“中國供應商”,美團前COO干嘉偉、大眾點評前COO呂廣渝、趕集網前COO陳國環、滴滴CEO程維、同程網CEO吳志祥等。阿里曾靠著他們硬撐過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后的寒冬。但中供系曾屬于沒多少退路的那一階層,他們出身雖平凡,但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并不斷努力。

2.把平常小事做得非常棒,而且一直都特別棒。

3.文化適應力強。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或許才干、經驗不如另外三類人,但他們持之以恒,不斷地為組織貢獻價值。

4.破局者更多靠內源性激勵,致力于自我提升并樂此不疲。

5.為人謙遜,不炫耀自己,更渴望團隊成功。2016年阿里新提名了2個集團合伙人,其中一個是螞蟻金服平臺數據事業群研究員胡喜?!昂唵?、真誠、不計較個人利益、充滿正能量”,這是團隊對其的評價。

6.拒絕借口。破局者專注于自己能夠掌控的生活和工作,他們會早在不得不冒險之前就采取行動,不會等到孤注一擲、夢想破滅的時刻。

7.愿意被指導。

8.當面對“多少算夠”這樣的問題時,破局者會回答:“盡我一切所能?!痹谄凭终叩氖澜缋?,他們嘗試所有努力以盡可能獲得更好的結果,換句話說,“足夠好永遠不夠好?!?/p>

阿里之所以能從一個18人的團隊,成長為4 000多億美金市值的團隊,最大的奧秘就是團隊中不停地涌現破局者。如果你不想繼續抱怨任務重、市場基礎差,又苦于無法突破團隊績效,不放閱讀本書,從改變團隊成員的思維模式開始行動。

編輯推薦

我在讀:作為創業者,你是否曾為自己的創新產品能否有一個良好的市場表現而擔憂,甚至不知所措?作為管理者,你是否曾想促進公司在創新領域的大步邁進,卻發現事與愿違?作為投資者,你是否曾聽到過看似天衣無縫的待融資項目展示,到頭來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由于缺乏對于創新產品盈利軌跡合理、系統的預測方法,我們通常見到的現象都是利益相關者依靠過于簡單的、可能產生誤導的方法來完成這項工作。而當我們把創新技術采納和客戶關系管理這兩種研究領域合并到一起的時候,卻可以產生非常強大的作用。

本書整合了需求預測與客戶關系管理的原則,進而判斷創新項目的價值,合理、系統地預測創新產品的盈利軌跡,讓創新不再迷惘。書中介紹的各種擴散模式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方法,可以預測在客戶同公司的關系中,客戶獲取階段的情況。

從對大量已經被市場認可的創新產品的研究出發,3位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從這些產品的發布到它們成為日常所需產品,再到消費者將“視線”轉移到下一個“大事件”的全部階段和整體過程。有力地預測了市場將如何應對創新,也提供了一個預估未來產品價值的權威工具。

猜你喜歡
朽木阿里
云上阿里
朽木頌
辰辰帶你游阿里
格言新說:朽木亦可雕
化朽木為童話小屋
朽木不可雕
阿里擁抱蘇寧云商
阿里戰略
阿里是個好榜樣
Lamotrigine versus carbamazepine in treating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A meta-analysi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