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道家思想與建筑設計

2018-07-12 07:57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430000
大眾文藝 2018年6期
關鍵詞:王澍道家園林

(湖北工業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 430000)

一、總述道家思想與建筑設計

道家思想是以老、莊為代表的先秦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的的思想流派,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認為以“道”為中心,派生天下萬物,故道家思想講求無為而治、知其雄而守其雌、以柔克剛、大巧若拙,“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家雖不為統治者所采納,但對自古至今的中國社會各領域影響深遠,尤其是在文學藝術方面。

道家的理論也與中國的建筑設計相關。中國古代建筑,大到皇家園林帝王宮殿,小到私人住宅白丁墳墓,都是具有道家思想的哲學意味的。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就已經有了“建筑的本質是空間”的論述:“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弊钪匾木褪亲詈笠痪?,有和無,利和用。

二、道家思想對建筑的影響之案例分析

1.道家思想對中國古代園林的影響——以宋代網師園為例

宋代畫家馬遠的作品深諳“有”“無”之道,他善于運用平視和仰視的視圖觀念,在構圖上,善于使用留白,多畫山水的一角,被譽為“馬一角”。王毅遠在《“空白”意境與馬遠》,進一步強調“留白”對于繪畫意境的影響,其實“留白”更能體現出繪畫的虛實相生的特點,將美學與繪畫藝術的圖像完美結合。

宋代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成熟期。此時興起的文人園林講求的“簡遠”與“馬一角”“精而造疏,簡而意足”的格調一致,“致虛極,守靜篤”。意境的深化在宋代園林中特別受重視,除了以視覺景象的簡約而留有余韻之外,還借助于景物的“詩化”來獲致象外之旨。

“網師”即漁夫之意,表明的園林主人的漁隱之意。網師園小而精致,并沒有拙政園、獅子林那么大氣的地塊,但是受道家的“虛無”思想的影響極大。它采用了古典園林造園中一貫的手法,以小見大來體現虛實空間的變化,即山為實,水為虛,敞軒、涼亭、迥廊則亦虛亦實。

2.道家思想對中國時代建筑的影響

(1)以貝律銘的蘇州博物館為例

建在蘇州老城區的蘇州博物館作為一個公共建筑,即有獨立的藝術性,同時也并不在周圍的古典園林與老民居中顯得過分突兀。貝律銘先生巧妙的以“無為”而“治”,蘇州博物館延續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蘇州博物館由大小錯次的庭院組成院內景觀與中國傳統的造石相承一脈。在外,貝律銘提取了黑瓦粉黛的江南園林傳統元素,并利用幾何抽象表現形式,使文化遺產在歷史和現實間兼具聯系和發展的和諧美感。

他通過借景的手法,“一窗一景”,使簡單的回廊變得豐富生動。在中庭一角,貝律銘提取江南“瘦山水”的元素,以石為山,應水而生。這由繁入簡的局部山水格局有北宋“馬一角,夏半邊”的“殘山剩水”的邊景構圖之意,更加自然化與生活化,又詩意盎然。

蘇博“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建筑風格,極符合蘇州古城建筑景觀的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風格。既有蘇園的神與韻,又不是對傳統的一味拓印,有“大隱隱于市”之觀。貝律銘先生作為一個文化縫隙中的優雅擺渡人,他讓國學傳統來做設計,讓自然界的光來做設計,用存在著的一草一木來做設計。他用新的視角來論自然之“道”,將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提煉于這座公眾建筑。

(2)以王澍的富山春館為例

富山春館是王澍在獲得普利茲克獎之后的創作的最大規模的作品,是富陽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合一的建筑,坐落于浙江杭州富陽區。這座建筑同樣運用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讓被困頓在鋼筋水泥建造的種種商品建筑中的我們,動中取靜,怡然自得。

王澍深知:“美術館代表了一個城市文化的高度和深度?!彼诮ㄖO計的材料、細節、手法上吸取了當地村落的特點,外觀呈土黃色群落式,依稀可見自然石料敲碎而制的痕跡和經過特殊處理的舊磚堆砌的痕跡。整個場館坐落在富春江畔,建筑體似山形般綿延,又如水墨畫般寧謐,貼近泥土卻又有著山水文人清高的志趣。站在建筑群的屋頂上,可以看到山坡形的屋頂,小喬狀的走廊,和身后隱若的青山融為一體。

富春山館非常符合王澍“三合宅”“五散房”的特點,挖出了國人寫意的民居美感和沉睡在我們腳下泥土中的傳統文脈。讓建筑成為地標性的精神載體,植根于地域的風俗人情,與自然相結合。王澍用他的傳統美學的思辨,詮釋了時代建筑的新注解。

3.道家思想對外國建筑的影響

(1)以賴特的流水別墅為例

歐洲的思想啟蒙運動后,以儒釋道為首的東方思想給歐洲的藝術家們帶來了新的“理想之光”,成為新的設計思潮中重要的靈感來源。老子云:“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奔匆浴坝小薄盁o”之論引申為建筑的“有限”與“無限”,“虛”與“實”的關系。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建筑設計師弗蘭克·萊特深受中國文化的洗禮,他對道家和老子的思想推崇備至,甚至把老子的“虛實相生”譽為最好的建筑理論,在這個基礎上,他提出了有機建筑六原則并形成了草原式風格。他的作品流水別墅為有機建筑理論做了解釋。賴特在瀑布上實現了“方山之宅”的夢想,整個建筑凌駕于一個天然的小瀑布之上,在空間的處理上獨特。在現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以隈研吾的根津美術館為例

日本著名建筑師隈研吾主刀設計的位于南青山的根津美術館可能是日本最美的私人博物館,遵從“從都市的喧鬧到靜寂的美的世界”的設計主旨,被稱為是實現了傳統與現代之和諧的美術館。這個博物館順承了他一貫的“負建筑”理念,讓建筑“消隱”,謙遜溫和的匍匐山間。隈研吾認為:“建筑自身存在的形體是可恥的的。

由于建筑曾是根津家族的舊居,有一個附屬庭院部分,在設計時更是獨具匠心。庭院最顯著的特點是大,蜿蜒、自然,大片的竹林將室外蔥郁的生命之感帶入到建筑中來,靈動而富有朝氣??萆剿拇罅渴褂靡约傲魉c小橋的裝飾性點綴給建筑添了一絲“意蘊”,極具東方古典美學特點。同時,對光線的敏感性應用和對自然材料的溫情性使用更使建筑具有細膩、獨特的審美趣味。

隈研吾擅長運用自然的景觀特色,運用天然的柱子,石頭,木板結合光線水和其他的,讓人感到傳統的建筑的美好和溫暖。他認為:“建筑自身存在的形體是可恥的的。我想讓建筑的輪廓曖昧化,也就說,讓建筑物消失?!奔催_到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大融合,也體現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

三、小結

人文和建筑是相互依存的,美感的追求少不了主觀的看法。但自然無為之美在注重建筑與環境的可持續生態設計中的價值影響極大。古今中外建筑史上的經典作品皆印證了大“道”至美?!暗婪ㄗ匀弧?,能讓人生活在一個再創造的環境中也是當今建筑設計應該持續探討的主題。作為傳統道家思想的發源地,我們國人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更應注重突破現代建筑的狹隘性與片面性,恢復其歷史資源優勢和地域性文化特點,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觀,在新城市建筑的設計中,新建筑應充分尊重舊有資源,與已有的老建筑及環境和諧共生。單體建筑應盡量融入到其所處的歷史時期和人文環境中。

猜你喜歡
王澍道家園林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傳統水墨“畫意”表達
園林鋪裝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狂妄與謙恭
狂妄與謙恭
古代園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園林的今世之約
漫畫道家思想
《莊子說》(二十五)
漫畫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に學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