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花蓮壩石牌坊看明清時期巴渝地區石雕藝術

2018-07-12 11:07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408000
大眾文藝 2018年20期
關鍵詞:花蓮牌坊浮雕

(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408000)

一、前言

《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币詢筛蛹芤桓鶛M梁的結構存在,舊稱"衡門"的就是最早的牌坊。牌坊濫觴于漢闕,唐、宋時期趨于成熟。明、清兩代登峰造極卻了無實用性、徒留紀念性。最早的牌坊是木質的,后來演變為石質。南方主要以石制為主。牌坊獨特的建筑結構加上集雕刻、繪畫、匾聯文辭和書法等多種藝術之大成。前人的經濟發展狀況、社會生活理念、封建禮教、封建傳統道德觀念、古代的民風民俗乃至氣候情況、建筑材料均得到體現。與其他中國建筑不同,牌坊尤具“雕塑之美”,創造單體的外在形體之美,比較張揚,更多震撼之力。

二、花蓮壩牌坊

《禮記.樂記》:“樂統同,禮辨異”?!氨娈悺本褪峭ㄟ^“禮”讓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各就各位 ,不能逾越,維護統治階級的政治秩序;“統同”就是維系民心的統一協同、整個社會和諧穩定,承認君權的權威性,“樂”(藝術)的功用就在于此。中國的石牌坊就是這種觀念的最好體現。尊卑當然強調等級秩序,通過建筑的數量、體量和形象來區別。石牌坊追求的是一種由內在精神的不朽外化為一種現實可視的不朽。

在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焦巖村二組花蓮壩,矗立著一座有近400年歷史坐東南向西北的全石結構的古牌坊。人稱“花蓮壩牌坊”。按張玉艦《中國牌坊的故事》一書,將牌坊具體地劃分為六類:一是廟宇坊,如曲阜孔廟牌坊;二是功德牌坊;三是百歲坊(也稱百壽坊);四是節孝坊;五是標志坊;六是陵墓坊?;ㄉ弶问品划攲倭昴狗?。據《涪陵縣志》記載:該牌坊始建于明末崇禎11年(公元1638年),是明代當地士紳“誥封資政大夫冉公”冉性菴府君坊。其后約50米處冉性菴墓已遭損毀??h志記載,冉性菴生性孝順,友愛鄉鄰,熱心公益,對家族成員要求嚴格,書香門第,子弟多有出息。

花蓮壩石牌坊在修造、雕刻、篆寫文筆等方面都極其講究,因此,石牌坊的“高”、“精”、“理”盡顯突出位置。

1、石牌坊的“高”

“高”指牌坊要有氣勢。位于凹地正中的牌坊,坊前有一段長數十米,高1.5至2.5米左右的砂石擋墻護衛根基。整個牌坊高14.18米,面闊9米,進深3.7米,為三重檐四柱三進。4根石柱分別立于巨型石柱礎之上,均為邊長0.8米的方形。前后各有抱鼓式夾桿石護持。在三進中,中間兩柱間距2.56米,兩邊柱間距均為1.26米。圓鼓的直徑為0.95米,四柱前后的抱鼓石厚0.35米、最寬1.22米、高3.3米。

2、石牌坊的“精”

“精”是雕刻工藝精致、用石獨特講究。蓮花壩牌坊以青石建造,顏色鮮明,整體和諧自然。結構勻稱和諧,造型美觀大方。合理運用陰刻、線刻、浮雕、鏤雕、雙面雕等不同雕刻手法。石雕渾樸精致,花飄香、鳥欲飛、人栩栩如生、獸各具神韻,形象生動。坊額浮雕圖案構思巧妙,雕工精細、丹鳳、游龍、雄獅、流云、人物故事縷雕栩栩如生,為歷朝之珍品。重檐皆置魚形脊飾,檐翼起翹自然瀟灑。整個牌坊用梁枋做正匾以下的隔層。巧妙的設置讓盡顯大氣的梁、枋、柱等主要部件和以裝飾為主的精妙的斗拱、雀替、花版、垂柱精密銜接。整個花蓮壩石牌坊就是一座雕刻的豐碑,其上雕刻裝飾無處不在。

龍鳳、花卉、珍禽、走獸、人物等,活靈活現。既有南方細膩繁縟的品味,還具北方粗獷剛毅的氣派。明間門額月梁飾高浮雕二龍戲珠,下有鏤空石雕雀替承托,上置透雕花卉石窗格,牌匾上雕“寵錫龍光”4個大字,上枋也有高浮雕裝飾。柱頭定盤枋下沿雕蓮花瓣紋,上建樓閣式頂蓋,面闊略當明間一半,閣中嵌高浮雕匾牌。二次間月梁亦飾以高浮雕,上以斗拱承托鏤空花枋,柱頭定枋上以斗拱承托樓蓋,樓頂復以斗拱承托一重樓蓋,面闊略與次間相當。

3、石牌坊的“理”

“理”體現在石牌坊上鐫刻的那些有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和高深卻易于揣摩的生活哲理的文字、圖案?;ㄉ弶问品磺昂蟛捎藐幙淌址ㄧ澘塘舜笮〔灰坏?00多個文字。這些文字多為繁體字,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牌坊的前后兩面有雕刻,在龍門坊至正樓之間的高坐斗柱內刻有“恩榮”二字,周圍有鏤空浮雕五龍纏繞。龍門坊為二龍戲珠浮雕圖案。牌坊大匾額書“寵錫龍光”,二匾額書“誥封資政大夫冉公性菴府君之坊”。右邊樓花板書“行表”;左邊樓花板書“言坊”。正樓、左右邊樓分別為三坐斗,左右次樓為雙坐斗。四柱前后為夾柱抱鼓石,坊剎為寶瓶翹角。在牌坊明柱前后,各書有楹聯一副。前面楹聯的上聯是“至性感神刺股療親親得壽”,下聯為 “大德蔭后遺書教子子成名”。后面楹聯的上聯是“富壽好德考終厚福備箕疇永垂綽楔”,下聯為“孝友睦婣任邱採風逢太史定入輶軒”。

在牌坊的前后表面及其抱鼓石里外面,除用浮雕手法鐫刻的龍鳳、花鳥、亭臺樓閣外,還鐫刻下了多個場景下的眾多人物圖案。其中,抱鼓石上大的人物有0.8米高。在這些場景中,活動著的各類人物近200個。栩栩如生人物形象與生活場景,無不向后世者講述著逝去歲月的風花秋月與人文故事?;ㄉ弶问品粓D案造型講究,雕工精美。作為冉姓子孫,面對先輩遺物恍若隔世之感,但一種對植根于偉大中華民族之林的中國古老文化所孕育的智慧與光芒的崇敬油然而生。勤勞智慧、善美孝道、清廉守法的傳統美德一如既往,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三、結論

明清時期,隨著程朱理學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到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各個角落,作為封建思想標桿的牌坊發展達到了鼎盛。石牌坊追求的是一種由內在精神的不朽外化為一種現實可視的不朽。作為歷史的承載,每一個石牌坊都有著一個動人(亦或是凄慘)的故事。作為藝術的承載,石牌坊廣泛運用了圓雕、透雕、高浮雕、淺浮雕、平浮雕、陰線刻等中國傳統的石雕技法,每一座石牌坊都是一座雕刻藝術的豐碑。每座石牌坊都可以看作是當時歷史事件(社會的、藝術的、自然的……)的見證。在今天看來,同樣具有現實意義。

當今,花蓮壩牌坊以獨特的風格、典型的結構、精美的雕刻與氣宇軒昂的氣勢,吸引不少文物愛好者的前來探訪。古樸雄奇的花蓮壩牌坊,見證了當地厚重的歷史文化,成為人們研究明末清初時期的葬俗和雕刻技藝不可多得的不可移動的實體文物,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猜你喜歡
花蓮牌坊浮雕
小兔的“胡蘿卜車”
豐碑與牌坊祥云縣王家莊
浮雕圓圈
中國現存牌坊文化遺跡的地域分異及成因
花蓮的那朵蓮花
花蓮的山風海濤
“總統瓜”
花蓮強震!
出錯的浮雕
去云岡石窟看浮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