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城市廣播節目新發展

2018-07-12 07:57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401520
大眾文藝 2018年6期
關鍵詞:廣播節目聽眾廣播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401520)

廣播節目自誕生以來,就以其傳播速度快捷、覆蓋范圍廣泛、便捷可移動性、聲音的獨特魅力等優勢被廣大聽眾所喜愛,但隨著新媒體的出現,某些學者認為我國的城市廣播節目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甚至會被新媒體取代。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城市廣播節目在新的市場環境中不斷突破傳統媒體的短板,其發展道路也越來越廣泛。城市廣播在傳播形式上與新媒體之間相互融合,在節目內容上不斷創新,使自身更具競爭力。

一、城市廣播節目的現狀

20世紀20年代廣播真正意義上走進人們的生活。城市廣播在發展過程中經過了不止一次的市場沖擊,特別是近幾年,受到網絡、新媒體、智能手機的影響,人們越來越多的通過手機上網來獲取海量信息,而在這些信息中,大家更加鐘情于視頻節目,城市廣播節目似乎在眾多媒體中已不再具有競爭力,而經過對受眾的調查了解發現,廣播依然有廣大的聽眾群,特別是學生、老人、開車族對廣播的需求還在逐年增加。

1.城市廣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國也已經成為世界上使用電腦和智能手機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據有關機構對中國城市人口使用手機情況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79%的城市人口使用智能手機,這其中50%的人用手機的主要功能是上網,43%的人用手機聽音樂,37%的人用手機收發郵件。在一份對廣播聽眾的調查了解中我們也發現,聽廣播節目似乎也已經成為了老年朋友的專屬娛樂方式,很多年輕人對廣播節目都沒有太大熱情,他們覺得視頻會更吸引他們。

除了聽眾被新媒體所分流,城市廣播節目的經濟效益也不容樂觀,很多城市廣播電臺的廣告收益不增反減,使他們不得不減少投入以維持投入產出的平衡。投入的減少也直接影響到了廣播從業者的工作熱情,城市廣播節目也很難改變傳統的生產制作模式,這更加不利于城市廣播電臺的良性發展。

2.城市廣播具備的獨特優勢不可替代

快速便捷、覆蓋面廣、可移動性強、聲音的獨特魅力等特點一直都是城市廣播的優勢。信息無需經過圖像、視頻的處理,直接通過聲音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達給聽眾;隨時隨地,想聽就聽,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廣播收聽設備呈現出多樣化,讓聽眾在收聽廣播節目的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并能解放雙眼和雙手;廣播節目中主持人的聲音更具有鮮明的個人特征,加之音樂的穿插和豐富的音效,讓聽眾得到了聽覺上的滿足。

相對于電視媒體或新媒體,廣播節目在生產制作過程中所需投入成本較低,這也無形中加快了廣播節目的產制過程,更新換代的頻率也更快,這也是廣播節目能快速的跟上社會的進步和時代潮流的原因之一。同時,新媒體的發展、融合也進一步拓寬了城市廣播節目的發展道路,新媒體與城市廣播之間的相互合作不僅不會影響廣播節目的發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廣播節目的發展。

二、城市廣播發展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進入21世紀,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不斷推進,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人口也在不斷的增加,人們對于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這也就意味著城市廣播節目的潛在聽眾群越來越多,特別是年輕群體,這對城市廣播節目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制作出有針對性的、專業的廣播節目顯得尤為重要。

1.傳媒市場的轉型發展為城市廣播發展提供了機遇

在這個“信息快餐化”的時代,“分眾傳媒”已經成為現在眾多媒體發展的方向。將受眾分的越細化,為他們提供的服務也就越精準,受眾的接收效果和反饋也就越好,廣告的投放也越有針對性,這些已經在很多新媒體當中看到了切實的收益。城市廣播節目也注定要從之前的“廣播”轉化為“窄播”,在這一點上,我國很多城市廣播已經在不斷細化頻率設置。例如:為了適應新時期廣播傳媒的變化和需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多次對原有頻率進行調整,現已經設置出中國之聲、經濟之聲、音樂之聲、都市之聲等16個廣播頻率,為的就是能為廣大聽眾提供高質量、有針對性、更加專業的廣播節目。

2.如何提高收聽率是城市廣播節目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廣播節目的分眾傳播,聽眾可選擇的收聽頻率也變得豐富起來。聽眾在收聽廣播節目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切換頻率,如何留住電波另一頭的聽眾,如何讓現有聽眾群變得更加穩定,是所有城市廣播節目面臨的挑戰。

一方面,城市廣播節目可以通過在原有廣播節目形式基礎上進行創新,調整節目內容和節目編排,時刻吸引聽眾。加強與聽眾之間的互動環節,通過每期節目的話題設置、板塊之間的銜接、音樂音效的使用等等多種形式穩定聽眾群,讓聽廣播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培養忠實聽眾。

另一方面,深入分析潛在聽眾群,針對他們的共同訴求和收聽特點,策劃制作出有新意、有獨家資源的城市廣播節目,并通過融媒體、泛媒體時代的交匯互通,利用各種媒介對節目進行推廣,廣而告之,讓好的廣播節目在短時間內進入聽眾的視野,拓展市場。

三、城市廣播節目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

1.大數據下的聽眾分析

在大數據時代,城市廣播節目可以通過對聽眾的數據分析,時刻了解廣大聽眾的性格特點、收聽習慣、收聽率等等,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進一步對節目進行更加精準的定位,滿足聽眾的需求。除此以外,還可以對所有使用網絡和智能手機用戶進行數據分析,了解用戶的廣泛訴求,進而思考如何策劃出更具服務性的廣播節目,將城市廣播節目進行“分眾”傳播。

2.城市廣播節目創新

有人說,當今社會媒體行業之間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21世紀缺的不是人才,而是有創意的人才。在眾多城市廣播節目當中,不乏脫穎而出的節目形式和節目內容,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陸續推出了脫口秀類的廣播節目,深受聽眾的喜愛,這些都離不開策劃者的精心策劃。所以,要想在策劃城市廣播節目的過程中不斷創新,不僅要對節目形式進行創新,每期節目內容上的創新也應該常態化。

近兩年網絡電臺作為后起之秀,推出了不少好聽的廣播節目,甚至有些個人電臺也做的非常有情懷,穩固住了一小部分固定聽眾,城市廣播節目的聽眾被不斷分流。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城市廣播節目必須重視節目的策劃,只有在策劃上下足功夫才能形成節目品牌競爭力。

3.廣播節目制作形式尋求多樣化

進入融媒體、泛媒體時代,各媒體之間要做的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包容、相互協作、尋求共贏。2005年5月18日,“中國城市廣播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也為中國眾多城市廣播節目品牌的形成創造了條件。2013年3月,國內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手機客戶端上線,為國內的音頻領域開辟了新天地。城市廣播節目也利用新媒體對廣播節目進行整合,甚至向“可視廣播”做出嘗試,例如網絡電臺直播等。

城市廣播節目從誕生到現在,一直以滿足聽眾的廣泛訴求為宗旨,通過形式各異的節目為廣大聽眾帶來不同的聽覺享受,已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不論從城市廣播本身的傳統優勢的角度分析,還是從泛媒體環境下城市廣播的發展方向去思考,相信城市廣播節目會朝著更廣、更好的道路發展下去。

猜你喜歡
廣播節目聽眾廣播
新媒體時代廣播節目編輯的角色轉型及定位
讓聽眾“秒睡”的有聲書
少兒廣播節目未來發展之我見
好太太都是好聽眾
廣播節目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及基本素養研究
聽眾
周二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周二廣播電視
周四廣播電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