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思維”培養在初中美術教學的初探式研究
——以《探索手工玩具的魅力》一課為例

2018-07-12 07:57廣西藝術學院530000
大眾文藝 2018年6期
關鍵詞:毽子定勢手工

(廣西藝術學院 530000)

一、現狀分析

1.設計思維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意義

社會的發展,驅使社會各方面的競爭越來越具體化。于是,以培養創造力為主的設計學科變得尤為重要。設計是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學科,既具有藝術的感性特征又具有科學的理性特征。培養學生創造力,從根本上乃是從培養設計思維開始。具研究表明,美術學科是培養設計思維最好的學科之一,而中國普通中學教育,往往忽略求異品質的塑造,趨向于求同思維的培養,此現象也不利于具有設計思維的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2.學情分析

初中生經小學階段美術學習,此階段的學生十分在乎自己是否真正“畫得像”,不再滿足小學階段概念化的表現方式,嘗試用寫實技巧表現物像。因此形成眼高手低的局面,甚至部分學生采取放棄美術表現的消極策略。相關研究也指出初中生的創造力隨年齡的增大呈持續波浪式前進的下降趨勢。此種情況的出現學生不單單是被“畫的像”的內心需求所禁錮,往往也是由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引導思維定勢等原因所造成。所以打破此現象,首先教師應多研究不同的教學方法,知識結構廣博并不斷更新。

二、研究方法

1.更新教育觀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美術教學中,首先學生設計思維的培養學生所呈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為重要。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打破傳統的固定教學模式,研究新的教學方法來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

如《探索手工玩具的魅力》一課,筆者在課程內容上是采用學生兒時記憶中的一些手工制作的玩具來展開學習,通過對手工玩具的材質、選料、設計思維等方面來了解要獨立設計一款玩具所要具備的條件和思維。往往在課程內容的選擇時就要從學生所感興趣的題材入手,再在此基礎上教授學生知識與技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導入部分,教師播放視頻短片,視頻內容包含有“從丟棄的蛋殼,變成不倒翁或者小娃娃;丟棄的易拉罐轉變成機器人、小汽車;就連雪糕棒也成為了小小發射器”。緊接著教師設問:你們從視頻中看到了什么?這些易拉罐、蛋殼是魔術師嗎?你可以將他們變成什么?此時學生頓時熱情高漲,爭先回答。教師通過播放視頻并設問,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從外觀和功能方面總結“小小物品”的改頭換面,為下面的教學環節做鋪墊。

2.多向思考,開發創意思維

“久會而成習,久合而成慣,久應而成習慣思維”。再次現在許多學生的創造力驅波浪式下降趨勢,并不是他們沒有好的想法,而往往是被自己的慣性思維所擊敗。不管是教師或學生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形成自己的思維習慣,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思維往往能快速的解決問題,但消極的思維往往是創造性思維的枷鎖。所以能否開發多向思維,關鍵看我們能否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這也是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打破自己傳統的教學方法,而后采用多種方法開發學生的創意思維。

如《探索手工玩具的魅力》一課中,在講述童年玩具毽子時,毽子不僅擁有實用功能又具有一定的觀賞功能,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制作毽子時,教師往往引導學生將重點放在毽子的裝飾和美化上多花些心思…

如果能在上述的基礎上超越自我的思維定勢應該會收到新奇的效果。能踢起來很明顯是毽子的首要功能,但每個人對踢毽子的熟練程度不盡相同。如:初學者踢毽子很難把握其節奏;熟練者對毽子的要求高;大人和小孩對毽子的大小比列也各不相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例如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設計中引入人體工程學知識,毽子的不同大小比例和底部銅板輕重分別適合哪個年齡階段的人玩,結合力學和材料學的相關知識,設計出適合不同人群的毽子。所以作為引導者的教師,要讓學生形成設計思維定勢,首先要培養學生思考問題時能由點及面。

3.更新觀念,開發反向思維

古人語“反者道之動”。矛盾是事物客觀存在的普遍現象,對立且統一的,沒有孤立存在的彼此,矛盾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慣性思維是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常常不自覺的將過去解決問題的方式運用到其中。而反向思維是反其常規之道而進行思考,例如在我們作畫時采用從事物反面來把握正面的思維方式,往往畫面感會具有強烈的沖擊力,能得到令我們意想不到的畫面。那么藝術設計就更離不開反向思維,因為設計就是要給人新的感受,顛覆傳統。運用反向思維的方式進行設計就要促使我們“多一只眼睛看世界”,抓住事物的對立面為基礎。

例如《探索手工玩具的魅力》課程作業最后呈現中,大部分學生利用了容易找到的紙作為原材料進行設計玩具。部分學生都是用紙疊成了七彩的花球或者“東西南北”“方塊片”,但有一位同學卻用紙設計類一艘可以在水里面航行的帆船,受力及防水都做的很好,頓時令大家眼前一亮。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有了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由點及面的思維模式還遠遠不夠,在設計中的逆向思維或許會成為設計作品中的點睛之處。

三、總結

本論文研究內容以“設計思維”培養為出發點的初中美術教育,筆者通過分析設計思維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現狀、意義和實際方法的研究,初探式的研究總結了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設計思維的一些方法及經驗??傊?,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的同時,還應努力加強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并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師本人的知識結構也要更加廣博并不斷更新。在此論文中其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筆者也會繼續深入研究此課題。

參考文獻:

[1]徐慧.異構同源 殊途同歸—《多彩的民間美術》同課異構教學研究[J].中國美術教育,2018.

[2]劉南一.當代廣西少數民族美術教育[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3.

[3]尹少淳.美術教育學新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毽子定勢手工
試論中學數學學習中思維定勢與求異思維的關系
文化定勢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研究
超萌的羊毛氈手工
踢毽子
以處理“圓周運動問題”為例談思維定勢的形成與對策分析お
手工DIY
珍貴的手工面
蝴蝶毽子
踢毽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