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南典型民居廳堂主要陳設物品的研究

2018-07-12 09:26
大眾文藝 2018年3期
關鍵詞:廳堂擺件陳設

一、廳堂類室內主要陳設物品

蘇南典型民居廳堂家具要體現典雅莊重、端方肅穆、秩序井然的氣度,布置講究周正、莊嚴、對稱、配套、和諧。以中軸對稱的秩序美為原則,以建筑中軸線為依托進行視覺中心的編排,創造出端正、嚴謹、秩序分明又充滿向心力的空間氛圍。

廳堂內主要陳設物品依據門類可分為家具類、文玩擺件類和植物類。家具類主要包括條案、八仙桌、太師椅、茶幾、插屏、花幾等;文玩擺件主要涵蓋石玩、座瓶、座鐘、花瓶、與牌位等;植物類主要分為盆栽、盆景和插花等。

二、家具類主要陳設物品

廳堂家具陳設通常在空間的中心位置是靠墻擺設條案,案前找到條案的中心位置放置一個八仙桌,八仙桌兩邊對稱配置太師椅。正對面臨近門入口位置設置大插屏以遮擋視線。兩邊各設扶手座椅和茶幾,違和出四壁向心聚攏的虛擬空間供洽談之用。

1.條案與八仙桌

條案,也稱為條幾,多靠墻放置于廳堂中下側,桌椅正后側,條案的案面是長而狹窄的長方形,長寬比約為10:1,腿子大多縮進桌面,條案上主要擺放裝飾類擺件。

在蘇南典型民居中,廳堂的條案主要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即翹頭案和平頭案。翹頭案是條案的一種特殊形式,案面兩端具有翹起的“飛角”,線條流暢,輕靈而又不失莊重。是廳堂中心位置不可或缺的重器。翹頭案多在大廳內與門相對的位置上放置,靠墻而生。案面上多擺設瓷瓶類、石玩類、香爐類的儒雅物件,翹條幾上方的墻面上多可掛對聯和字畫,如此構成了廳堂內部視覺中心的基礎陳設。平頭案是蘇南典型民居中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家具形式,和翹頭案相比,其主要區別就是案面平直考究,案頭兩端沒裝飾元素,風格趨向于樸素自然。即便如此,平頭案的式樣在明式家具中也是豐富多彩的。

八仙桌是桌面四邊長度相等且桌面較寬的方桌,通常每條邊長可容納兩人,坐滿后一張四方的八仙桌共可容納八人,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意境猶如八仙圍坐。

在典型的南民居中,八仙桌可被劃分為三種類型,即無束腰型、有束腰型和牙板裝飾型。無束腰的形式,是八仙桌最早期的原型,即四方的桌面直接連著四條桌腿,造型簡單樸素,沒有多余的裝飾。八仙桌的外形早在明代已被基本確立,到了清代時期,八仙桌大都已被改為有束腰的外形,并被廣泛適用于老百姓的家家戶戶。有束腰的八仙桌,其工藝是在桌面下部大約四分之一的位置上有一圈桌腿向內收縮,如同人體著裝時收腰的效果,而桌腿有的也改成了三彎腿。牙板裝飾型是一種裝飾性極強的八仙桌,有很多裝飾手法,工藝精妙華麗,富麗堂皇,多用于富貴人家。

2.太師椅和茶幾

太師椅是扶手椅的統稱,無論是從最早時期宋代的交椅、到明代圈椅、到官帽椅、再到清代的扶手椅都被稱為太師椅。在蘇南地區的傳統民居中,太師椅多被視為趨向于體現尊嚴,彰顯屋主人身份與背景的標簽。

太師椅的共同點在于體態寬大夸張、用材厚重、莊重嚴謹且裝飾極為繁富細致。其背板多為精雕細刻的屏風式樣,背板多分為三段進行裝飾,其雕飾選材類型多樣又井井有條,上段和下段多雕刻如意紋樣、祥云紋樣或者花卉瓜果紋樣;而中段雕刻的內容多為山水風景與人物百態。且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成直角,靠背與扶手連成一片,圍成一個三扇的圍屏。太師椅座面抹頭下有四面束腰和溜肩,在其束腰下的溜肩部位雕刻有祥云或卷草紋等飾樣。太師椅的選材主要是以紅木、花梨木與紫檀木等高級木材所制,其椅背的屏風使用鑲琺瑯、鑲石、鑲瓷等工藝。這種平直和繁復特征和裝飾幾乎脫離了舒適度,太過崇尚尊嚴與體面。

茶幾一般不會獨立擺設,常擺放在扶手椅的中間,以家具配套組合的形式對稱出現在廳堂兩側,它們與處在同一立面上的大條案、太師椅和八仙桌共同搭建出廳堂的主體空間。

蘇南典型民居中常見的茶幾,一般高度在75—80cm,面長寬35-40cm左右,茶幾的基本形態并沒有呈現出太多變化,主要分為有束腰和無束腰、H腿型和A腿型。由于茶幾作為配套家具的附屬屬性,故其形式、材質和裝飾紋樣基本跟隨扶手椅或太師椅的風格而設計,以達到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

3.插屏與花幾

大插屏也稱落地屏,是屏風的一種樣式,相較于屏風更具觀賞性與工藝價值。通常設置在穿堂中作為裝飾之用,同時兼具遮蔽視線的效果,在蘇南地區的典型民居廳堂中,大插屏高度一般設置約在2米之內,人們通常會根據門戶和房間的大小,來定制插屏的高度,大插屏或設在室內當門之處,即入門正對門口的位置,作為空間的虛隔,以免人們對廳堂一目了然,增加神秘感和私密性;或放置在廳堂一角,作為空間的填補,使得空間內部起伏跌宕,增加裝飾感和趣味性。插屏在蘇南民居古典家具中賦予深刻的美學價值,其精湛的傳統雕飾工藝和深刻的文化內涵達到了精美絕倫的藝術境界以及高超的藝術地位。

花幾俗稱花架,它最早出現于晚清,主要功能是陳設花瓶、盆景或盆花,用以美化環境、為室內增添雅趣和品味。

花幾以方形居多,比桌案要高挑纖長,在傳統民居的廳堂中,成對出現于條案的兩側或廳堂的四角中?;◣讕酌娴闹饕獦邮接蟹?、圓、半圓、六角、八角等,其中方形最為多見。室內陳設花幾,是人們用于體現生活涵養和品味的象征,它作為門面的裝點,多為蘇南地區富庶人家所用,而簡約樸素的民居中比較少見。

三、文玩和植物類主要陳設物品

1.文玩類陳設品

在蘇南典型民居廳堂布置中,陳設裝飾物件主要體現在大條案上和廳堂四角的擺件上。而條案上精美的擺件都可歸納為文玩類。在條案上,不可或缺的陳設品為臺屏、牌位、瓷器和座鐘。

臺屏是主要用于擺設和裝飾的觀賞型小屏風,其外觀與座屏一般無二,近似座瓶的縮小版。在蘇南民居的廳堂內,多設置于室內正中的大條案上或屋內四角的條幾上。主要由屏面、屏心、扶手和屏座四個部分組成。屏面和屏座多為紅木制作,屏座為主要飾面,面上或以輕雕如意紋飾、云紋或花草紋樣為主,或以鏤空雕刻增加通透和輕盈感。臺屏的屏心材質多為鑲嵌瓷片和大理石,亦或不做任何鑲嵌,屏心是臺屏表達主題的界面,上面篆刻有立體文字或繪有山水花鳥、草木云石等畫作。

牌位是傳統民居中人們用于表達對逝者的懷念或對祖先、神靈、佛道等的敬畏的木牌,牌面也可書寫廟號或封號等內容。多擺放于廳堂條案的正中,以示尊重和敬仰。牌位的樣式不僅是美感的體現,更傳達著居住者對祖先或神明的敬重與崇拜。

座鐘是蘇南民居廳堂中常見的擺件,常用以計時和彰顯主人的時間觀念。座鐘擺放于大條案的中偏側位置,造型精致秀麗。

2.植物類陳設品

蘇南民居中的植物類陳設品主要有盆栽和盆景和插花三大類。它們多擺放于廳堂內的大條案兩側,在條案兩邊的花幾上各擺一株,進行裝飾和凈化室內空氣。

盆栽是將植物種植于盆或皿中,主要觀賞對象是植物本身,如枝葉、花果等,盆栽內栽植皆是活物,以其自然生長的狀態為美,一般不作多余的加工和藝術處理。盆栽以小型花卉、樹木為主體,稱為樹樁盆載,是民居中多見的觀賞型植株擺件。

盆景可以說是盆栽的藝術化加工,是以盆栽為基礎慢慢發展起來的,與盆栽相比,盆景更是充滿了文學性的詩情畫意而非簡單的栽植技術。盆景主要是以山石、植物、水木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造型設計和藝術加工而形成的一種成景的工藝品。盆景的概念其實是大自然面貌的濃縮和提煉,包含了傳統的自然觀和生態美學,蘊含了文學底蘊與繪畫藝術的結晶,融合了植物造型藝術和植株栽培技術兩種技藝的和諧共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佳品,歷史悠久并盛名遠揚海外。盆景的生命力隨著四季變遷,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意境。

而插花相對盆栽和盆景,更像一種心血來潮的“愛好”。把剪下來的花草按照高低錯落的原則插進花瓶內,可四時更替,令人手有余香。

還有一種特色鮮明的“獨石盆景”,僅由一塊石頭組成一個景觀至于盆皿內,盆內放土或沙礫,俗稱“石玩”。

四、結束語

蘇南典型民居的廳堂特色的藝術陳設之美,離不開結構精巧的家具鋪陳、精致雅觀的文玩擺件和清新怡人的植栽藝術。它們式樣繁多,各具特色,以別具匠心的搭配和組合創造了精彩紛呈的蘇南廳堂藝術之美。

[1]王希富.中國傳統民居室內裝飾陳設[J].家具與環境,2000(01).

[2]尹蓓.明清民居室內陳設的文化內涵[D].青島大學,2010.

猜你喜歡
廳堂擺件陳設
清代貝雕刀馬人擺件賞鑒
嘉慶時期繼德堂「小迷宮」陳設小考
嘉慶時期味馀書室的功能與陳設
毓慶宮光緒書房的使用與陳設
重現「皇太子之宮」 毓慶宮原狀陳設復原記
秋夜(1)
廳堂與舊居
創意
小擺件變身實用工具
登堂入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