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城市廣場的起源及未來設計趨勢

2018-07-13 01:19南京林業大學210037
大眾文藝 2018年19期
關鍵詞:徑流海綿雨水

(南京林業大學210037)

熊 瑤 (南京林業大學 210037)

竇 逗 (南京金浦景觀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210000)

一、城市廣場

(一)歐洲城市廣場發展史

西方的城市廣場經歷了一千多年的發展,在古希臘時期出現了最早的城市廣場的雛形。早期的城市廣場主要用于市民議政、物品交易和戶外社交活動,其布局自由,形式開敞。到古羅馬時期,城市廣場與希臘晚期相仿,但隨著共和末期向帝國體制的轉變,皇權統治慢慢形成,廣場成為統治者權利展示的場所。這一時期的廣場布局和形式由開敞、自由轉為封閉、嚴整。

進入中世紀后,廣場成為了意大利的城市中心。在這一時期廣場開始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市政廣場、商業廣場、宗教廣場以及綜合型廣場)。城市廣場具有較好的空間圍合,適宜的空間尺度和較好的視覺效果。

在文藝復興時期,廣泛普及的人文主義價值觀,使得人們開始追求藝術之美。在一批藝術巨匠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系列的美學理論,給現代設計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一時期廣場也開始形成不同功能與空間形式的相互匹配模式,奠定了現代城市廣場的雛形。

近現代以來,人們開始擺脫王權和封建政治掌控,個人也更加的自由,私人空間也慢慢擴大。廣場不再是城市中心,開始演化出多元化的空間類型與功能,以滿足市民不同的功能需求,空間組成形式和功能需求更加多元化。

(二)中國城市廣場發展史

在中國的傳統空間中,并沒有廣場這個概念。街市是中國的傳統公共空間,與西方的廣場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空間形式。若從形式上判定,原始社會末期像類似祭壇之類的空間就是中國最早的廣場布局形式。

在封建時期的中國,皇權凌駕于一切之上,高度的中央集權、嚴苛的政治制度和三綱五常,使得個人、家庭、社會與國家融為一體,沒有個人與集體的概念,一切都是為皇權服務的。城市空間結構和布局較為封閉,幾乎沒有開敞空間,大型的開敞空間只有廟壇、殿堂、寺廟和閱武場。

在新中國成立后,外來文化開始進入國內大眾的視野,慢慢的人們也接觸到‘城市廣場’的內容。在建國初期都是以蘇聯的城市建設作為參考,國內由于對城市廣場的概念認知的偏差,走了不少彎路。

(三)現代城市廣場

1.現代城市廣場的基本特點

大多數現代居民越來越喜歡戶外活動,城市廣場成為提供多樣戶外活動的主要公共開放性場所。在保障開放性的前提下,需要滿足不同層次年齡段的各類人群的多種功能需求,就必須要有適合不同人群的功能區域。這就要求廣場的內部空間形式更多元化,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功能。

城市廣場作為“城市客廳”,是對外展示城市歷史文化和精神面貌的的窗口;注重文化性、地域特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礎上也要追求舒適,放松的環境。

綜合上述內容,將城市廣場的基本特性歸納為以下五點:

(1)公共開放

(2)功能綜合

(3)空間多樣

(4)文化性與地域性

(5)休閑舒適

2.城市廣場的類型

從使用功能的角度將城市廣場劃分為以下六大類:

(1)市政廣場

市政廣場一般處于城市中心地段,它的特征主要有:占地面積和硬質鋪裝面積都比較大。為了方便大量人群的戶外集會活動極少設置有其它景觀設施。一般情況下是舉辦大型集會、節日慶典、動員大會等大型活動的場地。比如北京的天安門廣場。

(2)商業廣場

商業廣場臨近城市CBD中心區,通行形式多以步行方式。廣場空間由特色休閑空間、標志性的景觀小品、特色的景觀種植空間(沿種植區邊界設有休憩設施)以及大面積人行空間構成。商業區較為集中并且類型豐富,以便滿足人們購物、休閑娛樂、休憩等多層次的需求。

(3)紀念性廣場

為紀念人或事件所建設,以紀念雕塑、紀念碑和紀念性建筑作為標志性設施放置在廣場醒目的位置上以突出紀念性主題的嚴肅性和文化內涵。紀念性廣場的環境氛圍較為寧靜、莊重,沒有吵雜的商業區和娛樂區。

(4)休閑娛樂廣場

提供給人們進行休閑娛樂活動的開放空間。

休閑娛樂廣場的形式較為靈活多變,沒有固定的形式,在面積上也沒有具體要求,主要的特點就是聚人氣,氣氛也較為歡樂、輕松的氣氛。一般設置有供人們休憩的設施和觀賞的小品景觀。

(5)宗教廣場

宗教廣場是宗教建筑附屬的公共用地,主要是用來進行宗教儀式和大型集會活動。一般軸線關系十分明確,氣氛十分莊重,用帶有宗教色彩的特色景觀小品更來反映宗教文化氛圍。

(6)交通廣場

是交通樞紐,主要起到人流和車流的交通集散作用。

一般將交通廣場一劃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島式交通廣場,一般位于道路交錯的路口;第二種是建筑或道路附屬廣場,如市政公交車站和長途汽車車站。交通廣場可以在廣場與道路的分界處進行綠化修飾,以加強美感。

二、海綿城市

(一)海綿城市的概念

海綿城市是為了改變由傳統城市建設所造成城市生態危機的現狀,而提出的城市新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也是一種科學利用自然法則的一種途徑。簡單來講,海綿城市就是要讓雨水自然遷移,就好比海綿一樣,能在下雨時及時的將雨水就近吸收、滲透、凈化、儲存和再利用。

海綿城市建設是以自然生態系統為基礎,使城市生態和自然生態兩者之間達到一定程度的平衡狀態。從雨水徑流的源頭開始管控,實現人工技術與自然途徑的有益結合。

(二)海綿城市構建途徑與技術

海綿城市構建的四種途徑:

(1)保護原有的水生態系統

優良的城市水生態環境能給城市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保護現有自然海綿體(如:濕地、河流、湖泊、農田等),最大限度的維持城市開發區域的原有水系統循環和平衡。

(2)對遭到破壞的水生態系統進行恢復

對已經受損的城市自然海綿體,通過一系列物理、生物和生態的技術手段的治理,使其恢復原有的水系統的循環與平衡。同時還需要提高或維持城市生態空間所占城市用地的比率,其有利于城市生態多樣性的提升。

(3)雨水徑流管控系統的構建

建立雨水徑流管控系統,首先需要采集城市的各類水文信息,對數據信息進行整理;然后運用GIS軟件建立城市雨水系統模型,模擬各種類型的天氣情況得出模擬實驗數據,進行數據比對后,再合理的設定具體參數與實際勘測的數據模型進行比對再進行修正;最后,運用在實際設計中。在實際設計中主要采用對雨水徑流的管控技術,從源頭出發降低對原有自然水系統循環與平衡的影響。

(4)新建“城市海綿體”

合理的規劃城市開發強度,采用低影響開發(LID)技術,新建一些“城市海綿體”。

三、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技術)在城市廣場設計中的運用

(一)低影響開發的原則

低影響開發(LID)的三條基本原則:

(1)保護原有自然生態系統;

(2)控制雨水徑流,建立雨水管理系統;

減少不可滲透性硬質面積,從而控制雨水徑流的速度和面源污染。采用分散、小規模源頭控制的技術手段,來維持地表徑流的可管控性,達到減小開發區域對原有的自然水系統循環與平衡的影響;

(3)新建多功能的新海綿體景觀。

(二)低影響開發技術在廣場設計中的具體運用的探究

結合低影響開發技術的技術特點,把城市廣場內部空間劃分為以下四種空間形式:下沉式綠地空間,水景空間,硬質活動空間和立體綠化空間。

1.下沉式綠地空間

下沉式綠地空間是高程低于周邊場地或道路的綠地空間。由于有高差的緣故,可以將地表的雨水徑流能引入綠地空間中。通過綠地中“海綿體”的吸收,滲透,凈化和儲存后的再利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多樣的技術手段來達到水系統的循環與平衡。如延時滯留帶、植草溝都是LID技術的具體形式。

延時滯留帶:延時滯留帶是利用土壤和植物的滲透和吸附性,來過濾雨水徑流中的污染物質。在廣場設計中一般將其設計在廣場兩旁的綠化隔離帶上。

植草溝:植草溝指有植被覆蓋的地表淺溝,通過引流,運輸、滲透來疏導和凈化雨水徑流。在廣場設計中可在道路或場地邊緣處和較為寬闊的綠地中鋪設。

2.硬質活動空間

硬質活動空間是有大面積硬質鋪裝的活動場地,在這種場地中適合使用新型透水性材料(如透水磚、植草磚、透水混凝土等)結合其施工工藝對地面進行鋪裝。大面積使用透水材料可以減少廣場內地表徑流的面源污染。

3.水景空間

水景空間是利用LID技術的蓄水的功能,加以外觀的包裝形成多功能的景觀設施。水景空間既能蓄積雨水,也能營造優美的景觀藝術效果,還能在暴雨期間起到削減洪峰的作用。

4.豎向綠化空間

豎向綠化空間是在垂直視線上的綠化空間,是綠地空間的豎向延伸。主要依托于各種構筑物結構上的綠化,其形式包括建筑墻面、柱子、圍墻、屋頂、花架、棚架等。

四、城市廣場未來設計趨勢

(一)引入海綿城市理念和LID技術的生態化、精細化設計

近年來,我國頻發城市內澇,受災的城市數量規模、經濟損失程度和人員傷亡都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為了應對城市內澇的高發態勢,政府相關機構也積極的出臺了一系列對雨洪管理的相關指導文件,其中就尤為的提到了海綿城市這一理念。在2015年就開始啟動海綿城市試點項目,不少試點城市已經獲得了不錯的效果。海綿城市建設的低影響開發技術得到驗證,技術在不斷地發展,不斷成熟,LID技術將滲透到各類景觀設計行業中,其中就包括城市廣場設計。城市廣場作為城市的客廳,理當領銜LID技術的推廣。在LID技術的要求下我們不僅要有局部生態性的考慮,還需要從城市整個生態系統去考慮。

讓城市有足夠的彈性空間去應對自然災害減少對城市整個系統的沖擊是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目標。要保證這一彈性空間,我們就需要維持城市水生態環境的平衡。LID技術可以將雨水充分收集,凈化,儲存和再利用,在減少地表雨水徑流量的同時,還呈現了不同季節的城市生態景觀空間。

(二)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能化設計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分析、智能機器人、產業智能化取得的驚人成功。原本十分困難的監控參變量,現在能輕松實現。

建立一套完備的雨水管理大數據收集及分析的系統,可以實現對雨水的智能化監控。在系統建設完備后,必然出現LID技術的智能化版本。城市廣場的設計應該充分利用智能化的手段,從源頭開始管控好雨水徑流,并科學有效的利用好LID技術。

猜你喜歡
徑流海綿雨水
格陵蘭島積雪區地表徑流增加研究
流域徑流指標的構造與應用
農事 雨水
基于SWAT模型的布爾哈通河流域徑流模擬研究
解讀“海綿寶寶”
超級海綿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喚醒清明
海綿是植物嗎?
雨水總帶來更多雨水
人工降雨下三種屋面徑流過程環境質量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