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羽烹茶圖》的圖像學方法分析

2018-07-13 01:19常州大學213000
大眾文藝 2018年19期
關鍵詞:陸羽茶文化文人

(常州大學213000)

一、引言

“形象學”是現代視覺藝術研究和實踐探索中極為重要的理論課題。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它迅速發展成為國際藝術史研究的主要學科之一。已衍生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史和藝術學的研究方法,在上世紀80年代被引進國內后極大的推進了我國美術史研究的發展。

中國的飲茶歷史淵源流長,不同的時期也產生了形態各異的茶文化,選擇用圖像學方法研究元末明初畫家趙原的《陸羽烹茶圖》,是因為它既是極其寶貴的研究茶文化的資料,又因為它反映了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的文人畫家對茶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這幅畫面的研究,現在可見有兩處。一是主要考證趙原和趙丹林是同一人。二是2012年1月6日的“中國文化報”,第七版萬俊超,“被朱元璋殺害的畫家們”只有一些對趙原的簡要介紹。因個人角度不同,方向也不相同,我嘗試從圖像學的方法來分析趙原的作品《陸羽烹茶圖》,并與歷史上其他有關烹茶的作品進行對比,試分析中國古代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文人騷客與茶文化的淵源以及作者的心靈基本傾向。

二、《陸羽烹茶圖》

1.作者解析

趙原,元末和明初的畫家。本名元,進入明朝后,因犯了朱元璋的忌諱而改為原,字善長,號丹林,莒城人(今山東莒縣人),住在蘇州。明太祖洪武(1368-1398)間官至中書令,明洪武應詔入宮,因作畫不從旨意被殺。

關于趙原的師承說法有別,一說師承董源、王維,也有說他師法王蒙董源、或高克恭、米芾。多以枯筆作畫,作品以淺絳山水為主,筆墨蒼勁飄逸,在平江一帶久負盛譽。趙原作品現存于世僅有《合溪草堂圖》、《晴川送客圖》、《溪亭送客圖》、《陸羽烹茶圖》等。

2.《陸羽烹茶圖》畫面描述

《陸羽烹茶圖》,縱27厘米,橫78厘米,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紙本水墨。此畫遠山綿延起伏,近山巍峨,山水清幽,布局重山復水,水勢承“之”字形環繞,營造出百轉千回的氣勢。近處廣水,有茅草屋臨水而筑,四面草木繁盛,曲徑通幽處一條小道延伸出畫面,仿佛此處隱秘于山林間。閣內一人,扶膝踞坐于榻上,應為陸羽,一童子擁爐烹茶跽于一側。作者自題“陸羽烹茶圖”,并題詩一首:山中茅屋是誰家,兀坐閑吟到日斜。俗客不來山鳥散,呼童汲水煮新茶。中間落款“窺斑”的題詩是:睡起山壘渴思長,呼童剪茗滌枯腸。軟塵落碾龍團綠,活水翻鐺蟹眼黃。耳底雷鳴輕著韻,鼻端風過細聞香。一甌洗得雙瞳豁,飽玩苕溪云水鄉。畫面右上角乾隆御筆題詠:古弁先生茅屋閑,課僮煮茗霅云間。前溪不教浮煙艇,衡泌棲徑絕住遠。鈐[趙]、[趙善長]二印,從右到左有許多依稀可辨的收藏印,如、子京、墨林秘玩、項子京家珍藏、乾隆宸翰、無逸齋、晚翠畫等,此畫也是趙原為數不多流傳有序的作品。

3.《陸羽烹茶圖》圖像志分析

我國古代山水畫家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希望在作品中營造出層巒疊嶂、氣韻悠長的氣勢,多借助山石、草木、水域之間的相互穿插,呈現出百轉千回之態。郭若虛云“畫水者,有一波一擺之波,三折之浪,布‘之’字之勢,分虎爪之形,湯湯若動,使觀者浩然有江湖之思,為妙也”。正如畫中所見,趙原也采用“之”字形的水勢將整幅畫貫穿。趙原的畫主要是學董源的,他的摯友中包括倪瓚和王蒙,因此畫風也受倪王的影響?!巴趺缮剿嬹迦痉睆途d密,造型變化多端,以糾結纏繞的“幾”字形山脈來傳達一種深遠的空間深度?!比纭肚锷讲萏脠D》局部而《陸羽烹茶圖》局部的山勢與王蒙畫中的山勢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圖雖然大篇幅描繪山水,其實主要描述茶圣陸羽在山水間烹茶閑居的悠然生活。陸羽為唐代學者,閉門著書,不愿為官,以嗜茶聞名,有《茶經》傳世。圖中人物精妙傳神,陸羽扶膝踞坐于榻上,神情悠然自得?!拔覈怨胖撂?,席地而坐,唐始為椅坐,此不獨文獻上,足為明證,即漢代山東孝堂山石刻及武梁祠之畫像石,以及古傳名畫,今出土文物,亦可見之。大體上,坐之形式,可分為敬坐與不敬坐兩種。不敬坐有蹲踞、箕踞、胡坐三式。敬坐有跪跽及和坐之異?!眻D中陸羽踞坐,將陸羽一生鄙夷權貴,桀驁不馴,不重財富,酷愛自然,堅持正義的人態度了然于紙上。在唐孫位《高逸圖》中山濤也是踞坐于一毯,據近人承各世先生考證,孫位《高逸圖》中的人物,是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此圖所反映的魏晉文士曠達、灑脫、放浪、傲慢的風度。坐分為踞、跪、跽、盤踞,書童擁爐烹茶跽于一側,跽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長跪,直立上身,跽與跪區別在于前者屁股不撅著,古代臣子在面圣時坐姿多為跽。圖中童子正在煮茶,與其身份跽比跪更為合適。趙原僅用寥寥幾筆,恰如其分的展示了時代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階級觀念與文人騷客安于清貧,不愿為官,只愿過閉門著書,無拘無束的隱居生活。畫中人物面相雖不夠精致,但神態、動作生動傳神,特色鮮明,卻又共通的傳達出了閑適、文人的雅致氣息,令人領略到文人烹茶的藝術化情趣。

以煮茶、品茶、斗茶為題材的繪畫作品數不勝數,興起于何時難以考證,但在中國古代,屢見不鮮的是關于茶題材的繪畫,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明朝中晚期,在江南城鎮文化一帶,尤其以蘇州府等地的文人雅士,他們在詩、文、書、畫等方面都擅于一世,然而又都受到明朝特殊的政治背景壓迫,無奈之下寄情山水,恰與茶事融合,形成以飲茶人身份為主導的飲茶風尚。從根本上講,趙原作此圖也是為了更好的抒發自己對陸羽生活方式的向往。

猜你喜歡
陸羽茶文化文人
陸羽品茶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古代文人的雅號由來
茶文化的“辦案經”
文人吃蛙
不捧場的好朋友
第一次放孔明燈
從德昂族茶文化的現狀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發展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