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自彈自唱“即興化”的教學思考

2018-07-13 01:19湖北第二師范學院430000
大眾文藝 2018年19期
關鍵詞:彈唱和弦教材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430000)

自彈自唱作為音樂師范生課堂教學的重要技能之一,其課程性質、教學內容及訓練方式等是各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受到學界的高度重視。教育部舉辦的“201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基本功展示方案”中自彈自唱項目要求:參展學生現場抽簽一首五線譜(或簡譜)曲目進行視譜彈唱,不提供曲目范圍。此項規定與前幾屆該項目“自備一首曲目與抽簽一首曲目兩者相加計分”要求相比較,不難發現本屆基本功展示“自彈自唱”項目難度增大,主要體現在自彈自唱視譜即興彈唱,難度在于即興化。

一、自彈自唱“即興化”分析

自彈自唱“即興化”包括:視譜即唱、視譜即伴奏、視譜即彈唱三個方面,視譜即伴奏是即興的關鍵。

“視譜”就是學生拿到一首歌曲曲譜,能快速地了解曲目的調性、風格、曲式結構等特征,“即唱”是用準確的音準、節奏、拍感、情緒去演唱歌曲,“視譜即唱”需要良好視唱練耳訓練作為基礎,同時,只有經過專業的聲樂訓練學生才能有表情地、生動地詮釋作品。

“視譜即伴奏”是學生看譜進行歌曲鋼琴伴奏。對于學生鋼琴的演奏能力,鍵盤和聲訓練和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是全面的考驗。以2010年第六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基本功比賽自彈自唱項目分析:六場彈唱比賽,來自全國高校126名比賽選手從32首抽簽曲目中抽取一首,在6分鐘內完成曲目的彈唱。32首抽簽曲目包括bB調的《小河淌水》、D調的《渴望春天》、G調的《長江之歌》、F調的《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G調的《啊,朋友》、C調的《桑塔露琪亞》等各時期、風格迥異的中外作品,涵蓋2/4、3/4、4/4、3/8、6/8等不同類型的拍子。抽簽作品的調性控制在兩升兩降范圍內,相比較富有表現力的自選曲目彈唱,選手在抽簽曲目彈唱表現,存在不熟悉鋼琴鍵盤、演奏出現錯音,對作品調式調性不清楚,和弦編配混亂、伴奏織體單一,演唱跑調,演唱與伴奏配合不恰當,作品整體性與完整性不夠等問題。由于比賽選手是各省高校音樂教育本科專業在校學生學籍號隨機抽簽產生,所以抽簽曲目彈唱表現的是當時課程教學存在的共性問題,在一定鋼琴演奏能力的基礎上,學生如何快速地把握曲目調式、風格、速度進行準確的編配,完成曲譜的鋼琴即興伴奏和人聲演唱,體現自彈自唱真實水平,是高校音樂教育本科專業該課程的教學面臨的實際問題。

二、自彈自唱“即興化”要求的教學思考

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圍繞教材為主進行教與學的活動,教材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媒體,影響并決定課程的性質和作用;充分了解和運用學生、教師、教材基本要素,形成相對穩定、具操作程序和實際運用的教學框架有效實施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白詮椬猿弊越逃颗e辦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基本功比賽之后,作為音樂師范生技能培養逐步納入各高校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并成為音樂師范專業的核心課程,與課程相應的教材建設、教師培訓、教學模式及學生實踐訓練成為教學改革的熱點。

1.教材建設

目前各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自彈自唱》課程所選用的教材主要是周蔭昌先生主編的四冊《自彈自唱教程》(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作為教育部體衛藝司審查通過全國高等學校音樂專業課程教材,每冊包括發聲練習、彈唱練習曲、彈唱歌曲和彈唱自配曲四個部分;“發聲練習”部分,教材以鋼琴伴奏體系編寫大、小調和民族五聲調式的練習條目;“彈唱歌曲”(以第二冊為例)四個單元38首中外名曲以曲目程度、難度依次排序,歌曲伴奏依據歌曲風格大都經過改編修定,是第四部分16首彈唱自配曲的即興鋼琴伴奏與歌曲彈唱的基礎。

教材編寫基于“自彈自唱”課程特點,兼顧學生技能學習的個體差異,教學過程以科學性、規范性、有效性為原則,是實施“自彈自唱”即興化的重要基石,因此,周先生在教程序言寫道;學生認真完成一、二冊學習,可輕松應對普通中小學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的需要。

2.教師培訓

高校音樂教育長期以來受專業音樂學院音樂教育模式的影響,許多在校教師按照個人研究生(博士)學習的專業方向擔任高校聲樂、鋼琴、和聲等課程的教學,對于自彈自唱課程教學所需的既能鋼琴即興伴奏又能進行專業演唱深感為難,因此,將鋼琴或聲樂教師進行專業彈唱師資培訓異常重要,近幾年,全國普通高?!白詮椬猿闭n程骨干教師培訓班已舉辦幾期,由周蔭昌先生親自授課,各地教師在彈唱訓練要求、《自彈自唱教程》教材教法;“彈、唱”表現、處理有了準確的專業認識,對于填補課程師資空白,推進彈唱教學、科研與實踐的結合具積極的意義。

3.教學模式

即興伴奏的核心是配與彈,難點在于和弦的選擇和迅速的轉調能力,可設計一些行之有效的和弦模式及和聲織體形態:

模式1:正格進行、變格進行及九音和弦連接,完成模式化和弦編配。即I-V-I;I-IV-I;I-III-VI-IV-II7-V-VI7-II-V7。從大調到小調進行轉換練習,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和聲進行的基本模式,結合不同作品具體分析進行選配。

模式2:將以上的和聲進行以四部和聲織體形態、無旋律伴奏模式為基礎訓練,形成固定的聲部進行模式并加以訓練,結合作品的曲式結構、拍子特點等,選擇符合曲目情緒、風格的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或分解和弦配置伴奏音型。

模式化織體訓練要求學生首先在C調上練習至熟練,再將織體進行移至兩升兩降調性練習,其指法及演奏手位不變;根據學生鋼琴學習基礎,在三升三降以上調性進行訓練,逐步完成24個大小調的模式化訓練要求。

4.學生實踐訓練

自彈自唱“即興化”視譜即伴奏是即興的關鍵,視譜即彈唱是完成彈唱最后的環節。就是編配的鋼琴伴奏必須與作品演唱結合,所以在彈唱的實踐訓練中,聲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彈唱聲樂基本練習;結合聲樂教學及考試曲目講解中外優秀的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的伴奏,要求學生進行自彈自唱的練習,對于學生了解聲樂伴奏藝術,增強對歌曲理解力,鍛煉學生的彈唱奏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視譜即唱是視唱練耳“看譜唱詞”的教學環節,是針對學生準確把握調性、節拍、音準及詞曲結合的能力訓練,如果高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將基礎課、核心課程圍繞彈唱構建課程群體系,把“彈”“唱”“配”各課程有機結合起來,貫穿于各個專業課程的教學、展示、考試中,對于大二、大三學生的彈唱教學是非常有效。

學生要學好自彈自唱,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還需課后學生持之以恒的實踐,如參加各類教學展示、彈唱比賽、音樂會演出等,保持學習的興趣并敢于實踐,對學生自彈自唱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自彈自唱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重要的教學能力之一,課程內容包括音樂理論、鋼琴演奏、聲樂演唱、鋼琴即興伴奏等,具多學科的特點;“彈”“唱”“配”結合過程顯示“即興化”特征;自彈自唱表現過程體現學生對音樂理解力與創造力。因此,作為合格音樂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彈唱能力的訓練與培養應將教材建設、教師培訓、教學模式及學生實踐訓練整體結合,重視視譜即伴奏,增強學生自彈自唱“即興化”能力,培養適合中小學音樂教學崗位所需求的師資。

猜你喜歡
彈唱和弦教材
《歌曲彈唱》教學中的CBL-PBL教學模式研究
古箏彈唱古詩詞的音樂教學實踐研究
重屬和弦構成方法研究
教材精讀
常用的六種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現代音樂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圖表
重視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圓錐曲線點線距
題在書外 根在書中——圓錐曲線第三定義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滲透
不會樂器也能“秀”彈唱“玩”編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