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養豬業如何健康發展

2018-07-13 10:21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雜交母豬養殖戶

(江蘇省海安市南莫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81)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畜牧業的發展也呈現出新的特點,生豬養殖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飼料、土地、技術人才等產業資源要素的作用越來越顯得重要,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相關資源,來促進養豬產業的健康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新課題。

1 認清當前養豬生產的新特點——形勢分析

1.1 有利因素

豬肉是我國老百姓膳食結構中一種傳統的、比重相對較高的肉食來源。近20年來,全國人均豬肉消費量不斷上升,據國家統計局有關資料顯示,2012年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在39kg左右,算下來,總量是比較可觀的,約為5194萬t,大約需要7.42億頭豬,需要4500萬頭左右的能繁母豬來提供仔豬,農業部確定的能繁母豬存欄預警數為4800萬,目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大約是3900萬頭,與前2個數據相比,分別少13.33%和18.75%,比例是比較大的,且短期難以恢復。

1.2 不利因素

(1)豬肉在膳食結構中的比重有下降趨勢,牛羊肉等非豬肉產品比重在上升,替代品的范圍和種類還在增加,比如肉兔、肉禽等。(2)進口豬肉產品的沖擊,市場行情變化加劇。(3)資源要素價格不斷上漲,飼料、土地、人工和技術等。(4)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去年1月1日生效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提出了明確規定和要求,今年1月1日生效的新環保法確定環保違法按日累進處罰。該縣的清水工程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要求也是很嚴的。(5)疫病的復雜性越來越嚴重。老病沒有完全消除,新病不斷出現,還有來自國外的疫病傳入風險。

1.3 針對措施

我們既要看到眾多不利因素,也要充分把握和抓住有利因素,并在實際生產中采取科學的管理不斷化解不利因素,來爭取更大的效益。不一一展開講,先只說說要點。

(1)第1和第2兩種因素不是養殖者這個層面能解決的,只能持續關注,把握大方向。

(2)資源要素方面,飼料是養豬最大的成本,約占70%,因此降低飼料成本顯得更為重要。最主要的辦法是合理配制,無論是全價料還是自配料都要認真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同時要通過適當配置機械、加強學習培訓、簽訂技術服務合同等方法來減小人力和技術兩方面資源要素的不良影響。

(3)環保壓力是目前制約畜禽養殖業盲目擴張的極重要的因素。只有通過配置和完善防污治污設施設備,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控制住污染,才有出路。否則,終究難逃被罰,直至被強制關閉。

(4)疫病防控方面,必須按照相應要求,落實好科學免疫、及時保健、定期消毒、封閉管理等綜合性防控措施,否則,吃虧是遲早的,也是必然的。這方面,我們身邊有很多沉重的例子。

2 具體做法

(1)根據自身條件合理選擇養殖模式和養殖規模?;镜酿B豬模式是母豬——保育豬——育肥豬,這也是理論上最理想的養殖模式,但現實生產中,更多的是采用上述模式中的一段或幾段,比如只養母豬,或只養育肥豬,或從保育豬養到育肥豬等等。規模要適度,如有能力可采用樓房式養豬。以上的選擇主要是取決于經濟實力、技術水平和土地資源等方面。

(2)合理確定環保方式,主要根據養殖模式來選擇。主要方式有水沖式、干清糞、發酵床等。母豬和保育豬飼養可選擇發酵床方式,既不多占土地,又環保。育肥豬選擇干清糞方式,既節省用水,又環保。最好不采用水沖式。糞便最終用作肥料。

(3)飼料配制,剛才已經講過,飼料是養豬最大的成本支出,在中小規模豬場最好采用自配的方法。自配飼料就是自己采購玉米、豆粕、預混料或濃縮料等原料,然后利用粉碎拌合機械進行反復拌勻而成。根據調查和測算,飼料配制成本可降價15%左右,綜合利用成本降低10%以上,100元左右。而且自配飼料對于在飼料中添加保健藥物或少量其他營養物質來說,是十分方便的。

(4)疫病防控方面,剛才已經簡單講過,必須按照相應要求,落實好科學免疫、及時保健、定期消毒、封閉管理等綜合性防控措施,否則,吃虧是遲早的。就目前來說,需要科學免疫的病種有豬瘟、豬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2型鏈球菌病等強制免疫病種,還有豬偽狂犬病、豬圓環病毒病、豬丹毒等。因為養殖環境越惡劣,外界環境中病源種類、數量和毒力越來越強大,加上豬只生長速度較快,抗病能力相對減弱,所以現在在養豬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及時保健,特別是母豬、保育豬和育肥豬60kg以前階段,更加應該注意。另外,還要按照消毒制度的規定,定期開展有效消毒,同時,必須盡量做到封閉管理,減少場外疫病的帶入。只有將這些動物疫病綜合性防控措施做到位,才能降低疫病流行的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這些方面的操作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除了養殖者自身要加強學習,掌握必要的技術以外,建議最好能與某一可信任的、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獸醫單位或個人簽訂技術服務協議,付給一定的報酬,獲得可靠的技術支持。

(5)合理利用價格因素,及時采取措施,規避和降低市場風險。一是注意生豬價格周期的變化,盡量避開市場低谷期。二是注意豆粕、玉米等飼料原料的價格變化,抓住低價時機采購囤積,或者采用期貨交易來對沖現貨價格風險。

3 重視基礎母豬的飼養

3.1 常規養殖母豬品種介紹

目前生豬生產中母豬一般有三類品種,一是我國地方良種,如姜曲海、二花臉、梅山、東串等品種,優點是適應性強、耐粗飼、產仔多、母性強,弱點是生產慢、瘦肉率低等;二是外國良種,如大約克、長白、長大二元等,優點是生長快、瘦肉率高、飼料報酬高,弱點是產仔少、母性不強、發情不明顯等;三是洋土雜交品種,此品種兼顧了前述兩個品種和優缺點,具有生長較快、瘦肉率較高、產仔多、適應性提高等特點。這里面有專門育種成功的蘇太豬、蘇姜豬、新淮豬等,更多的是養殖戶自己選配選育雜交豬,如大梅、皮梅、杜梅居多。飼養外國良種需要較高的專業技術要求,飼養本國地方良種的技術要求不高,而飼養洋土雜交品種的技術要求介于二者之間,但與傳統飼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且隨著外國血統比例增加而提高。

3.2 發展母豬生產的好處

(1)母豬養殖是生豬生產的基礎,只有具備一定數量的能繁母豬群,并且進行科學飼養,才能生產出足夠數量和良好質量的仔豬供育肥,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2)相對來講,單單飼養母豬生產仔豬,需要動用和花費的生產資源要素要少一些。無論是豬舍建筑、占用土地和飼料資源,還是資金需求,都比飼養育肥豬要少得多。

(3)通過科學飼養的母豬群,其生產出來的仔豬質量肯定的優質的,無論是品種要求,還是疫病基礎防控,都能做到很好地把控,對于其生產性能的充分發揮打下了良好基礎。

(4)通過進一步細化生豬生產的分工,使得每一個生產段的技術能得到更加充分的掌握和運用,從而更加促進其生產性能的發揮。

3.3 飼養洋土二元或三元雜交母豬的生產技術難點分析

大家都知道的母豬養殖大縣如東縣,一洋一土二元或二洋一土三元雜交母豬的養殖比例在80%以上,岔河鎮正常飼養能繁母豬3萬多頭,基本都是一洋一土二元或二洋一土三元雜交母豬品種,其仔豬價格比我們本地要高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品種好。據調查了解,目前本鎮飼養一洋一土二元或二洋一土三元雜交母豬數量雖有上升,但比例仍然非常低,實際不超過20%,而且平均生產性能不高,養殖戶雖然感覺品種好,但飼養都不成功。技術難點主要體現在:一是發情晚,洋土雜交母豬首配年齡一般為8~10月齡,首配體重一般為75~90kg,普通養殖戶對此認識不夠。二是發情不正常,首次或斷奶后長期不發情,養殖戶白養很長時間,增加很多成本。三是發情不明顯,容易錯過最佳配種時間,造成屢配不孕或產仔不多,反復次數多了,養殖戶不不理解。四是疫病風險增加,發病率和病死率略高于地方良種,弄得養殖戶有時束手無策,心生怨氣。五是飼養數量不成規模,因此在仔豬價格上沒有話語權,比較效益不明顯,養殖戶積極性受到挫傷。

3.4 相應對策

(1)充分認識和把控好雜交品種母豬的適配年齡和適配體重,按照其生理規律,合理安排初配時間,盡可能讓母豬發揮產仔潛能。

(2)學習和掌握好雜交母豬的發情鑒定和人工授精技術,必要時可通過中西獸醫技術結合的辦法,促進盡快發情,并科學開展配種工作,增加配種次數,變換公豬精液,提高一次情期受胎率。

(3)科學安排免疫接種和常規保健,保持適度運動,讓能繁母豬保持良好的生產狀態,降低發病率,減少死亡率。

(4)嚴格把控飼料質量,杜絕霉變現象,保證營養全面均衡。

(5)不斷發展一洋一土二元或二洋一土三元雜交品種母豬養殖,加強與下游產業的聯系,增強仔豬銷售定價方面的話語權。鼓勵具有一定經濟和技術實力的企業,通過組建生豬養殖合作社等形式,加強產業聯合,增強競爭力,共同面對市場。

(6)積極參加政策性保險,抵御風險。

猜你喜歡
雜交母豬養殖戶
能繁母豬存欄半年減少235萬頭
旗開得勝!5畝養出過萬斤金剛蝦,蝦中60元抓蝦!養殖戶:有信心養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后備母豬的選擇和培育
牛年開盤魚價創新高,養殖戶如何避免“有魚價沒魚賣”的尷尬?
母豬補血的必要性
供應趨緊,養殖戶提價意向明顯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養殖戶喜迎豐收
如何防治母豬乳房炎
高等植物雜交染色體及其雜交基因表達的性狀——三論高等植物染色體雜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