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仔豬斷奶成活率技術措施

2018-07-13 10:21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乳頭斷奶日齡

(溧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溧陽 213300)

1 調母豬體況,提高仔豬活力與初生重

重視妊娠后期母豬管理,嚴防早產和死胎,在新生仔豬疾病重80%以上來自于母豬,后期管理十分重要。但后期母豬由于生理性特點,導致發病率高、生理性和藥源性便秘常見、隱性帶毒、內源和外源性毒素中毒嚴重等。妊娠后期母豬管理要點重點在搞好生物安全措施、飼養管理和健康狀況加強,重點對飼料品質(霉菌毒素、藥物添加等)、便秘狀況、免疫情況、功能性營養的供給等方面進行優化,若飼料中營養物質不足或搭配不合理,或給母豬飼喂發生霉變的飼料,都會導致妊娠母豬的體質較差,母豬很容易出現生產無力、產程過長,難產等現象。仔豬很容易出現早產、死胎、均勻度不齊、初生重小、弱仔等現象。具體措施如下:要進行疫情監控和抗體的檢測,并根據結果調整和優化豬群的免疫程序和方案。要注意添加免疫增強劑來替代藥物進行保健,在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抵抗力的同時,避免藥源性便秘,減少母豬生產時疾病的發生和防止初生仔豬體弱,活力不夠。要注重產房清潔干燥并完善消毒,減少病原侵入。要保障妊娠后期母豬的營養均衡充足,促進胎兒及器官發育,提高初生重,促進消化和免疫器官發育。要控制好母豬體況,提高仔豬均勻度和活力。要強化母豬的接產和產后護理,在控制好環境如空氣質量、噪音、溫度和濕度等同時,主要做好產仔監控和產后護理減少母豬產程過長、產后體溫底與食欲萎靡、無乳和少乳綜合征及產后感染等,減少仔豬的發病率和降低死亡率。從而整體提高仔豬出生活力和初生重。

2 提高泌乳力,增加仔豬斷奶重

要關愛母豬健康和生存環境。母豬生產前3d減料,生產當天不喂料,減少生產后乳腺發生疾病并能提高哺乳期的采食量。產房溫度宜控制在20℃,母豬產后應充分休息,有食欲時再喂適量紅糖水,以補充能量,增強氣血。從第2d開始投喂量逐漸增加,飼料中需加微生態制劑和抗生素,經3~5日逐漸增加投料量。1周后,母豬采食和消化恢復正常,才可放開飼喂。這時圈舍內要常備料、常備水,讓母豬隨意吃飽喝足。如果采取頓喂的方式,應在晚上22∶00時加餐一次。飼料應保證具有較高的能量和蛋白質水平,除全價配合飼料外,還可以提供給適量的一些甜菜、胡蘿卜、白菜、南瓜、豆科牧草等青綠多汁飼料。哺乳母豬最好采用喂生濕料(料:水=1:0.5~0.7)方式,如飼喂生干料,應保證飲水器出水量和出水速度,水流速度為2 L/min,確保飲水充足。為哺乳母豬提供清潔、充足的飲水是保證其正常泌乳的關鍵。要保持安靜舒適、清潔干燥、日光充足、空氣流通好的環境,有利于提高母豬的泌乳力。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防止母豬中暑,產生熱應激;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溫,防止賊風侵襲。要讓母豬帶領仔豬多活動。這樣既能提高母豬泌乳量,改善乳質,又能促進仔豬發育。要做好母豬的保健工作,母豬分娩前3日,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和抗生素,可有效防止子宮炎和乳腺炎的發生,并對腸道起凈化作用。要做好母豬的乳房和乳頭的保護工作,對初產母豬要保證所有乳頭都能均勻利用,避免出現乳房發育大小不均,泌乳量不均的現象。要避免產床上有異物和尖物,以免刮傷仔豬、母豬的乳房和乳頭。母乳質量對仔豬影響很大,增加仔豬體況和斷奶重。

3 呵護仔豬,減少腹瀉

幫助仔豬安全度過初生、12h免疫和腹瀉關(7日齡內),減少疾病發生,提高其成活率。要做好固定乳頭工作,讓12h內仔豬吃夠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具有增強仔豬免疫力的功能,所以要讓其盡快吃到初乳。仔豬出生后要進行人工輔助固定乳頭,把弱小的或留作種用固定在前面的乳頭吃乳,可防止弱小仔豬奶頭被搶而餓死。要做好保溫工作,防凍防壓。保溫最好采用暖氣、電熱器、電熱板,如用生火爐取暖,應注意其呼吸道中毒和傷害。為避免仔豬被壓,可設護仔箱,以保護仔豬和限制母豬的作用。要做好仔豬防痢工作,減小下痢的發生。仔豬在吃乳前,可口服藥物以防止下痢。3日齡之前是紅痢和黃痢的高發期,要及時進行預防性投藥。5~7日齡的發生的白痢雖然死亡率不高,但會影響仔豬的生長速度,也需進行預防保健。要做好仔豬補血工作,避免仔豬貧血。母乳獲得鐵不足以維持正常的生長需求,初生仔豬易貧血,因此在3日齡應注射右旋糖酐鐵1~2ml。要做好仔豬補水工作,滿足正常需求。3日齡的仔豬已經有渴感,尤其到了10日齡時,如不能給仔豬飲水、它就會喝臟水或尿液,很容易導致黃白痢等疾病發生。

仔豬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抗病力低,加上其消化器官和消化機能不發健全,胃酸濃度低,殺菌力差等的特點。仔豬下痢常有發生,主要有仔豬黃痢、仔豬白痢、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性腹瀉和生理性腹瀉等。要加強營養管理,不飼喂不易消化或霉變飼料,混泥沙和霜凍的飼料。要飲喂適宜,避免時間和飼喂量的紊亂,飼料和飼喂習慣驟變,劇烈運動前后飼料,飲水不潔和過量等。要降低斷奶、轉群、分舍應激性水平,食物變化,環境變化等會使其感到不適,可應用一些抗應激的營養品。要注重保溫,減少環境的誘發。避免舍內溫度過低或有賊風。要確保營養保障,較少采食不足和過量采食現象,如母豬乳量少,代乳料消化率低,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導致營養失調和食量變化造成的腹瀉。要加強消毒和保健,減少和撲滅病原菌,減少易感動物量,切斷傳播途徑。

4 提前補飼,提高斷奶重

做好仔豬的補料工作,促進仔豬快速生長。對仔豬早補料,不僅可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而且可以鍛煉它的消化器官,促進胃腸道發育,增加身體質量,提高低日齡斷奶重,促進早期斷奶。研究指出,飼料由母豬轉化為奶,仔豬再吃奶的轉化率僅有 20%~30%,如仔豬直接實用利用率更高更經濟。補充母乳不足,能顯著仔豬整齊度和均勻度,效益顯著。能提高提前斷奶體重和減緩斷奶應激。對母豬,可縮短繁殖周期,調整母豬的體況,避免過度哺乳,縮短再次發情時間,提高母豬利用率。

5 提前斷奶,提高效益

仔豬早斷奶是增加養豬效益的有效舉措,而成活率的高低則限制了該技術的應用。到。仔若仔豬21日齡斷奶時,由于環境的影響和生理條件的限制等,大批死亡現象會經常出現,而危害性最大的就數斷奶后腹瀉。有報道,病死率可達10%~20%,高的甚至可達 40%以上,有的豬即使存活下來的也多會生長發育受阻,使養豬業損失巨大的。為保證能夠提前斷奶,仔豬必須吃夠初乳,還要依仔豬強弱、生產順序固定乳頭,保證窩均勻度。要保證3~5日齡調教認料,可將料調成稀糊狀進行抹嘴上,也可人進入抹在筒靴上讓其舔舐,強化其嗅覺、味覺,通常情況下3~5d即可成功,7d便可自行采食。要保證乳豬料質量,保證營養充足全面,減少胃腸應激。要做好保健,可在3日齡、7日齡、21日齡進行保健,適時補鐵硒和水,定期消毒、搞好防疫保健,減少疾病發生。要控制溫度,避免溫度驟變,使豬只處在個舒適的環境中。要減少斷奶應激,斷奶應原圈飼養只趕離母豬留仔豬。

猜你喜歡
乳頭斷奶日齡
仔豬斷奶后消瘦應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淺識人乳頭瘤病毒
不同初配日齡對二元雜種母豬繁殖成績的影響
仔豬斷奶前閹割好處多
26日齡肉雞腹脹后死亡怎么辦
寶媽給孩子斷奶“心如刀割”該怎樣斷奶才更好呢
淺識人乳頭瘤病毒
不同去勢日齡對保育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蛋雞合理投料量
乳頭凹陷還是早矯正的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