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引思”:初中數學課堂的新視點

2018-07-16 08:46陳忠山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8年13期
關鍵詞:讓學引思等腰三角定理

◎陳忠山

(福建省龍海第一中學,福建 龍?!?63199)

“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在其本質上是屬于讓學生處于教學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嘗試,這對于教師推進數學教學的深入和學生的自身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動力是學習的源泉,只有先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學生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動性,更加有積極性地去掌握知識、了解方法.為了使這個問題得到充分的解決,本人不斷地探索和實踐,綜合自己的一點心得和其他教師的看法,提出了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讓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讓學”是德國教育哲學家Martin Heidegger提出的教學理念,揭示了教學方法的本質及核心.“讓”是一種讓教師從課堂的主導者演變為課堂的引導者,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然后教師再以雅化語言以及整體的民主氛圍,將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學生主體能動地參與教學.教師首先尋找知識點的著眼點,讓學生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使之充實、豐富,從而擴大成線、成面,最后教師再加以點撥、指導,整個課堂儼然成為一個動態的、生長性的穩固系統.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給出一個學生便于理解的問題情境,來以此引起學生的興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思考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時候,為了要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通常提出問題:如圖1所示,△ABC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斷它是一個等腰三角形呢?

圖1

圖2

雖然直接明了地說出了問題,但是在學生看來可能就是一頭霧水.所以,同樣的是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教師能先找出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與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內在聯系,讓學生明白定理的性質后,再提出下面這一個實際的問題:如圖2所示,CA=CB,△ABC是等腰三角形,圖因為滴了一滴顏料被遮住了,僅能看到一個底角∠A和底邊AB,能不能再把原來的△ABC重新畫出來呢?這下就點燃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從學生們的回答來看也得到了不錯的效果,有學生先用量角器度量∠A度數,再以AB為邊作∠A=∠B;也有的學生取AB的中點E,再過點E作∠C的平分線等.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在教學一個定理的時候,如果它的概念性比較強且難以理解的時候,教師就應該努力給出一個合理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從實際中認識到所學知識的具體意義,引起了學生想要了解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就會主動去思考這個問題,再在教師給予的指導下,告訴學生們如何自主地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二、引思——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能性

不僅要讓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地位,還要激發出學習的欲望,讓過去“填鴨式”教學成為歷史.“引思”的方法在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引、啟示、點亮,使得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價值形成得到培養,只有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理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和動手能力.

例如,向學生提問二元一次方程是什么?它的特征都有哪些?

學生:如果一個方程中含有兩個未知數,且包含的未知數均為一次的,則這種形式的方程就稱為二元一次方程.

教師:這名同學回答得真棒,根據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那我們能不能來試著說出二元一次方程具備哪些特征呢?

教師:同學們先來判斷一下下面哪些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吧!

⑤y=2x+4;⑥ 2x+1=2-x;⑦ab+b=4.

設計意圖: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為了讓學生對“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的內在有進一步了解,先從教材上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入手,讓學生對自己的理解有了矛盾,引發出學生去思考什么是“項的次數”,從而把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理解進一步加深了,讓學生舉例子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樣才能把什么是“項的次數”這個概念給形象化.

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取值,大膽地猜測x和y的值,再主動驗證其正確性.讓學生們可以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一對未知數的值能夠使二元一次方程的左右兩邊相等.再引導學生看教材,加深對這個概念的印象,讓學生來總結并體會“一對未知數的取值”的真正含義.

三、結 語

“讓”與“引”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以“讓”帶“引”,再以“引”帶學,從而讓學生點線面結合,對所學習的知識有個系統的框架.當然,“讓學引思”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這個目標實現需要每位教師們認真地研究,并且不斷地反復實踐,再反思自己的教學成果,從而在實踐中得到“讓學”的方法,提煉出自己特有的“引思”技巧.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真正地達到樂學、善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歡
讓學引思等腰三角定理
J. Liouville定理
怎樣構造等腰三角形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如何構造等腰三角形
“三共定理”及其應用(上)
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討論多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讓學引思”
基于“讓學引思”的高中歷史教學設計
“讓學引思”與小學語文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