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傳播中微博動員的作用機理

2018-07-18 17:52張瑜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政治傳播作用機理

張瑜

【摘 要】微博作為一種在互聯網空間中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發泄情緒的信息媒介,逐漸成為政治傳播中進行社會動員的關鍵平臺。由于微博具有傳播面廣、開放性強等諸多特點,能夠快速制造公共話題,對群眾的思想和情緒起著較大的感染和誘導作用,能夠有效帶動公眾的政治參與,加快社會政治的進程,強化公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對我國社會和諧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為充分發揮微博在政治傳播中的作用,本文就針對政治傳播中微博動員的發生機理、行動邏輯、溝通作用進行分析,希望能為微博在政治傳播中的運用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關鍵詞】政治傳播;微博動員;作用機理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微博作為一種能夠發布信息、評論互動的社交網絡平臺,逐漸被應用到我國人民的生活生產中,對我國人民的行為和思維造成較大影響。由于微博具有較強的自媒體性質,能夠快速構建輿論場,且利用微博進行信息傳播、社會動員的成本較低,在操作方面也比較簡單,通過微博動員能夠使政府權威觀點直達公眾,并促進政府與公眾的雙向互動,使社會公眾的集體行動能力得到有效增強,使公眾與政府之間形成較好的溝通互動環境,對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的發展有著較好的支持作用。

一、政治傳播中微博動員的發生機理

社會動員的主要目的利用輿論作用,對群眾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引導和鼓勵,使群眾能夠形成一定的思想共識,并引導、組織群眾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從而實現特定的社會目標,對我國社會和諧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微博作為一種深入到我國人民生活生產的信息傳播工具,逐漸成為政治傳播中社會動員的常用工具,其發生機理就是微博帶有的傳播特征在政治傳播中的有機運用。由于微博的使用成本較低、操作簡單、用戶量較大,且信息過于碎片化,在微博傳播者的推動下,其輿論力量對群眾思維和行為造成極大影響,同時,微博作為一種即時性的信息傳播工具,也是公眾參與政治建議、討論政治議題、評價政治決策的重要平臺,對政府的公信力及社會形象有著較大影響,使政府逐漸認識到微博的輿論作用,將其作為接近社會公眾、完善內政外交制度的新媒體渠道[1]。

二、政治傳播中微博動員的行動邏輯

就目前來看,微博動員所體現的行動邏輯就是引導和組織集體行動的發生,通過微博的輿論作用進行社會動員,發動公眾采取一致行動。而集體行動就是不同個體自發參加的制度外政治行為。

首先,作為一種框架動員,微博動員能夠激發公眾的非理性思維,使受眾在無意識狀態下接受傳播者的觀點,繼而采取一致行動。

其次,作為一種情感動員,微博動員能夠利用情感動力推動集體行動,一般情感動員就是情感邏輯的引導下,參與公共事件進行帖子評論和轉發的網民都是情感動員中客體及主體的統一,通過具有豐富情感色彩的帖子評論和轉發表達個人情感,使網民民意凝聚成較強的輿論場,有效促進公共事件向公眾情感的預期方向發展。

最后,作為一種共意動員,微博動員能夠對公共事件和公眾的社會心理進行連接,繼而是社會公眾產生較強的認同感,便于構建集體行動框架。集體認同感是完成微博動員目標的關鍵因素,通過政治傳播和行動使公眾形成集體認同感,使其將自身界定為一個群體,繼而形成符合政治運動的共同價值觀及共同目標。

三、政治傳播中微博動員的溝通作用

溝通是完成微博動員目標的關鍵環節,而社交媒體所具有的互動屬性就是微博動員中的主要溝通力量。一般社交媒體都具有較強的流通性、社區化及公開化等特征,這就直接決定了微博具備較好的黏連性,對不同受眾的相互交流有著較好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強化不同受眾之間的親密程度,使公眾的政治對話及政治參與空間得到有效拓展。特別是隨著微博用戶數量的激增以及微博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微博動員已成為匯聚社會輿論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其動員結果也成為若干群體事件的誘因。比如在政府競選活動中,利用微博宣傳自身的執政理念,營造專有的網民區,通過與網民的溝通交流,拉近與公眾的心理距離,取得更多的網民支持[3]。

其次,政府與公眾之間一直存在著較大的權力距離,導致兩者之間的隔離感不斷增強,公眾的個人訴求無法得到有效表達,繼而出現一些非理性的表達方式,甚至形成過于偏激、懈怠、消極的社會情緒。但基于微博是一個集用戶關系的信息傳播和及時分享的工具,更是社會公眾發布消息、參與政治建議、評價政治決策、關注或討論政治議題,并通過相互關注與適時評論來表達政治意見的重要平臺,這也就促進各國政府不得不加以重視。面對這種情況,良好的溝通能夠有效促進公眾及社會的理性化,將微博作為社會矛盾的減壓閥或宣泄口,發揮微博動員的正面導向作用,能夠有效改善公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環境,縮短公眾與政府之間的權利距離。

最后,對話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符號,是實現溝通的重要形式,而具備微觀權力的公眾是草根話語,具備宏觀權力的政府是精英話語,通過微博能夠為草根話語和精英話語的交流提供一個平等的溝通平臺。再加上微博應用方便快捷,用戶分散多樣,信息碎片零散,且其傳播者也逐漸專業化和精英化,使得其推動力量更容易造成驚人的傳播速度,這也使公眾在政治傳播中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增強。通過微博動員能夠實現公眾與政府之間的真誠對話,拉近公眾與政府的距離,有效擴大政府傳播的影響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微博動員就是利用社會媒體平臺的傳播特征,強化公正與政府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信息對話對社會公眾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誘導、鼓動,使社會公眾形成一定的共同意識和目標,自發參與到集體行動中,使特定的社會目標得以順利完成,使公眾與政府之間的距離得到有效縮短,從而有效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姝.突發事件中微博的政治傳播效應與局限性分析[J].法制博覽,2016(18):310-311.

[2]劉欣,羅彬.新媒體環境下的政治傳播淺議——以政務微博微信為例[J].東南傳播,2016(05):103-104.

[3]陽眾.論政務微博的政治傳播價值實現[J].新聞世界,2015(01):61-62.

猜你喜歡
政治傳播作用機理
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的政治傳播效果研究
中央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治傳播主體探析
媒體關注影響企業債務融資的研究綜述與展望
甲狀腺內注射奧曲肽治療Graves病的臨床效果研究
全媒體時代黨報政治傳播功能的挑戰與應對
政治傳播語境下政治人物公眾形象的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