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建三局新時期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2018-07-18 17:52徐濤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中建農民工思想

徐濤

農民工,是中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勞動大軍,為城市繁榮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做好新時期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建筑企業的穩定與和諧發展至關重要。

一、加強新時期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發展日益加快,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成為各類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新時期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二、新時期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難點問題

(一)缺乏身份認同,歸屬感不強

農民工普遍存在過客心理,63.9%的人不愿意留在城市生活,認為城市沒有歸屬感而且壓力大。一是來自高昂的生活成本。住房困難、物價高、子女就學不便。他們從農村遷移到城市,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難以承受生活壓力。二是源自身份和精神的雙重歧視。由于農民工遠離家鄉,缺乏親情關懷,存在孤獨、敏感、自卑的心理狀況。

(二)精神生活貧乏,獲得感不強

調查顯示,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普遍單一。一方面,由于經濟原因,農民工文化消費能力不強,幾乎不去文化場館;另一方面,大部分農民工文化程度有限,對文化的關注熱情不高。問卷顯示,新時期農民工休閑娛樂方式主要是玩手機、上網,占比77%。他們大多把網絡作為打發時間的工具,而沒有有意識地利用網絡在信息傳遞、文化提升、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超半數工人表示從未參加過項目上的文化活動。

(三)人文關懷缺失,幸福感不強

一是超時加班普遍,休息難以保障。在趕工期階段,部分工人工作時長超過8小時,體力負擔較重,勞動強度較大。二是生活設施配置和維護較差,影響了工人正常生活。

三、中建三局加強新時期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探索

(一)牢固體系保障工程,增強農民工的組織歸屬感

1.建好組織堡壘。針對調研中發現的農民工組織較為渙散的情況,中建三局在構建組織體系上持續發力,在思想情感上為農民工營造“家”的溫馨。將1200多名農民工流動黨員納入聯合黨支部管理,農民工基層黨組織根據農民工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歸屬劃分,實施“屬地化”集中管理。充分發揮“三聯建”、“三號聯創”作用。

2.當好權益衛士。針對工資卡扣、發放不及時問題,中建三局全面推行勞務實名制管理,建立了農民工工資專項保障和優先撥付制度,明確工資發放、公示與監管流程,將按時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作為支付勞務公司工程進度款的前提條件,為農民工工資及時規范發放打造了堅實堡壘。

3.連好訴求熱線。中建三局著力在暢通訴求渠道上下功夫,解開農民工思想、心理上的“癥結”。邀請農民工代表參加職代會,定期召開工友座談會,在項目設立意見箱,各級工會不定期檢查意見收集和問題落實解決情況。打造出“工會主席亮身份”等一批服務品牌,聆聽農民工心聲,解決農民工疑難。

(二)著力素質提升工程,增強農民工的事業獲得感

1.在精神文明上下功夫。設立“農民工創新工作室”,成立“農民工黨員先鋒號”、“農民工青年突擊隊”,加強國家大政方針政策、企業形勢任務的宣貫宣講,積極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禮儀規范、“工匠精神”。定期舉辦節日聯誼會、慰問演出進工地、農民工專場音樂會、為農民工拍攝藝術照、免費辦理公共圖書館“借閱卡”等,拍攝農民工微電影,并組織農民工在影院觀看首映,有效增強了農民工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2.在技能提升上下功夫。設立農民工業余學校,開設鋼筋、混凝土、砌筑、電焊、安全等專業課程,以及心理健康、法律常識、衛生保健等知識講座。依托微信公眾號開設“網絡夜?!?,搭建面向農民工的網絡學習資源開放平臺,并通過后臺掌握學習偏好,及時調整課件內容,為工友私人訂制“知識套餐”。組織農民工參加地方、行業內的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比賽,助推農民工通過技術資格認證,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稗r民工考霸”楊志林身懷一級建造師等6個證書,成立職業技能提升的模范標桿。

3.在自我價值實現上下功夫。中建三局將農民工納入“安康杯”競賽、勞動競賽、金點子征集等群眾性活動,組織砌體抹灰、鋼筋綁扎、后勤保衛等技能比武活動,開展“明星班組”、“最美工友”、“三局工匠”等評選,激發廣大農民工創新創效、比學趕超、實現自我價值的強勁動能。同時,積極開展“農民工上講臺”活動,武漢九龍倉項目兩位農民工登上大學講臺,受到央視聚焦,并引發農民工實現自我價值的大討論。

(三)落實人本關懷工程,增強農民工的生活幸福感

1.服務“心連心”。中建三局“實體”+“網絡”、“線上”+“線下”的服務全覆蓋格局。大力推動項目臨建升級和職工(工友)服務站建設,試點試行農民工生活區標準化工作,將工友服務納入物業化管理范疇。創新推出微信、微博、網站、熱線四大網絡服務載體,提供網絡課堂、志愿服務、心理咨詢、信訪預約等服務?!爸薪ㄈ致毠し罩行摹蔽⑿奴@評“全國十佳服務農民工新媒體”。

2.關愛“面對面”。在各大項目長期開展春送祝福、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四送”活動,廣泛設立農民工夫妻房,把關懷送到農民工身邊。成立項目法律援助站,定期舉辦農民工大型義診、免費體檢、保健咨詢等活動,積極為工友提供法律援助、調節勞資糾紛、開展心理咨詢、進行健康輔導,緊貼需求的服務受到農民工廣泛好評。

3.公益“實打實”。中建三局將服務農民工和農民工子女作為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的重點內容,形成關愛農民工“五送”志愿服務長效機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集體婚禮、艾滋病防治等活動。關愛農民工子女從最早的“金秋助學”、開辦互助課堂、捐建希望小學,到開辦江城首家“工地幼兒園”,持續開展“我要去北京”關愛農民工系列活動,組織“候鳥行動”、“農民工父母首都行”,再到2015年中建三局向湖北省希望工程捐資1000萬元,資助困難農民工子女上大學,形成了不間斷、多樣化的公益關愛活動品牌。

四、中建三局加強新時期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成效

(一)身份認同逐步形成,思想心態更趨穩定

中建三局一直把建立農民工歸屬感放在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位置,為農民工成長成才及順利轉型提供了堅強保障,拓寬了農民工群體的發展渠道,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增強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農民工企業歸屬感明顯提升。

(二)人本管理深入人心,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中建三局注重人本管理,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規范,充分肯定農民工的地位和作用,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93.57%的工人表示項目部對他們很尊重,與項目部管理人員能進行平等友好的溝通。企業福利方面,農民工滿意度達90.9%;90.3%的農民工認為中建三局管理更好,福利待遇更好,農民工在中建三局的工作生活滿意度與獲得感不斷提升。

(三)精神文明進階升級,良好風尚蔚然成風

一方面,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建信條、爭先文化等文明、文化理念的輸出與根植,農民工思想素質水平顯著提升,使更多的農民工建立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通過聯合黨支部、工會聯合會組織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讓農民工參與其中,營造了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對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和努力,助推了全局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提升,近年來,中建三局內共有七家單位榮膺全國文明單位,所屬二級單位全部榮膺各級文明單位稱號,企業健康、穩定、快速發展的局面進一步鞏固。

猜你喜歡
中建農民工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思想與“劍”
新年感懷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三角板“牽手”直尺
中建五局廣東公司“十三五”瞄準新目標:打造“三個數一數二”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