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教學與人才培養探析

2018-07-18 17:52楊鵬飛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途徑

楊鵬飛

【摘 要】互聯網在教學中的應用,為中職院校教學資源的優化、學生能力的培養、教育教學的公平性提供了支持與保障?;诖?,文章通過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入手,分析互聯網教學模式下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策略,旨在提升中職院校人才培養水平,提升中職院校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互聯網教學;人才培養;途徑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時代逐漸來臨,網絡在社會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互聯網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升教育國家化水平,促進教育公平,但同時互聯網時代,社會競爭更加激烈,這對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要求也逐漸提升,這種形勢下,改革中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具有深遠意義。

一、互聯網教學對中職院校人才培養帶來的機遇

(一)為拓展優質教育資源創造了條件

想要緩解教育熱點、難點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就是拓展優質的教育資源,使每個人都能享有一定的教育資源。在如今“微課”“翻轉課堂”等基于互聯網興起的教育模式,大大地降低了學習難度,學生能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準入條件,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在線學習全國,甚至全球各大名校開設的網絡課程。而在校生,也可以在網上免費選修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優質教育課程,能夠大大地改善自己的學習效果,提高自身學習效率。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互聯網教學共享特性明顯,其能夠突破空間和時間限制,幫助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進而拓展優質資源,促使學生成長為國家棟梁。

(二)大大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

互聯網時代,國際化是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以“翻轉課堂”為例,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流程,進行了重新設置并優化,實質是對核心教學資源的再分配。翻轉課堂利用互聯網技術,將課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交由學生在課前完成,從而空出大量的時間,可以進行師生互相交流。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達到因材施教。同時,學生也有更多的時間,運用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效地提升了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胺D課堂”等相關課程的組建和運行,為我國優質教育資源的拓展提供了有利的平臺。

(三)有效地促進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萬千學子學有所得的保障,也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但是現階段,因為資源分布不均,而導致教育不公平,這是許多國家所共同面臨的問題。而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對這些教育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可以為促進教育公平和構建學習型社會,提供有效的路徑。教育從線下向線上的轉移,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使教育內容和手段,能夠向多元化發展。學習者,可以有效利用空閑時間,在任何地方參與線上學習。在校生,也可以利用網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相對于傳統教育中的,資源配置不均、優質資源短缺等情況,互聯網教育可以彌補這個不足。

二、互聯網教學下人才培養的途徑

(一)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

要建設符合所需的教學資源庫,院校必然要走產教融合之路。運用虛擬現實、三維動畫、云計算等技術,中職院校教學資源庫應構建在線學習社群,將職業工作場景轉化為數字化模擬應用場景,實施混合式教學、情境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支持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問題導向學習,解決專業實踐教學開展困難的問題,打通線上與線下融合渠道。院校就可以圍繞“教、學、訓、賽”等實際教學活動重組教學資源,構建數字化應用場景,“以資源驅動教學”,激發教與學的活力,從而解決了優質教學資源“怎么用”的問題,進而提升學生資源獲取的便利性,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資源保障。

(二)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為了適應互聯網教學,教師應該轉變思想,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轉變以前的觀念,把學生作為中心出發,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設計教案、選擇教學方法,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第二,提升互聯網教學能力。想要使用互聯網教學,必須對互聯網教學課程設計,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夠掌控課堂。所以,中專教師根據互聯網教學特點,結合學生學習的特點、規律,研究適合的教學模式,探索出一套新型的,適合互聯網教學的新辦法;第三,加強互動意識,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可建立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中發布教學的難點和重點,通過評論與學生進行交流,進而拉近師生距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教師應加強與其他教師之間的互動,通過互聯網,教師可以與本專業、本校其他專業、其他學校的教師交流,進而整合資源,提升教師自身素質,為學生呈現更加精彩的課堂。

(三)線上與線下的課堂教學

隨著學習途徑及工具多元化現象的產生,結合互聯網技術,改善單一的教學形式,使課上、課下均可實現教學。這種移動教學可以采用多種技術來實現。例如,“速課”平臺,它只需要使用手機便能開班授課。教師可隨時隨地把各種課件類型、實時推送到每位學生的手機上。利用這一技術,可將一節課的重點濃縮成微型課件,縮短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升教學質量。

(四)利用小工具包裝PPT課件

PPT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常見,為了提升課件質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堂內容,教師可以應用小工具包裝PPT課件。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將PPT做出視頻類微課和交互式微課,不僅可以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也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

(五)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是現階段較為流行的教學模式,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師可以積極應用翻轉課堂形式,激發學生積極性。這種課堂把主動權留給學生,而老師在課前錄制短視頻,把教學的核心內容進行精講,學生在課前提前預習教學內容,觀看老師講解視頻,在課堂上老師就不再專門進行講解教學內容,和過去傳統授課模式不同,教師重視對學生的輔導和交流,做到因人施教。學生課下可以利用網絡進行討論也可以和教師進行交流。這種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視頻制作短小精悍,學生學習互動性強,教學和學習時間重新構建,復習測試方便靈活等,國內很多學校在研究如何進行翻轉課堂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合理建立評價機制

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進而提升自己。中職院??梢圆捎眯F蟆霸诰€雙導師”的評價模式,教師應用網絡空間開展“在線點評”與“在線實訓指導”,從而突破單一評價主體,完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改變傳統教學中一次性終結評價為主的模式,提高過程性評價的比重。

(七)探索和完善市場運營機制

市場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有市場需求和社會需求,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技術和教學模式就會得到充分的發展空間。完善的運營機制是互聯網教學發展的重要保障,比如,如何理清線上教學的公益性和營利性之間的關系,優化“慕課”“微課程”等課程聯盟和協作組織的運營模式,籌集免費線上教學的經費并保障其穩定運行,與中職院?;フJ課程學分等,都需要在實踐中認真研究和探索。

三、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職人才培養模式,相關人員應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以學生為主體,改進教學方式,同時建立數據庫,為學生學習提供資源保障,進而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出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君.“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06):172-176.

[2]徐玉蓮,莊道坤.淺議"互聯網+教學診改"視域下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改革[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1):201-202.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途徑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醫?;稹翱沙掷m”的三條途徑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分級診療有三個可行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