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措并舉,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2018-07-18 17:52牟永良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研討后進生題目

牟永良

當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著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而忽略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這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日常教學中,我嘗試從以下幾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培養興趣,調動內驅力

要學好數學,關鍵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生只有愿意學習數學,感到“數學好玩”,才能學好數學。

第一,用數學故事,豐富數學課堂。重點選用數學小故事中益智型的,激勵型的,附加問題型的,思維教育型的等等。勾股定理的歷史、坐標系的來源等故事,既教育了學生又活躍了課堂,達到了培養興趣的目的。

第二,加強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課堂教學中,注重把相關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進行講授。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們動手、動腦、動筆的能力,對積極性高的同學及時表揚,達到了培養興趣的目的,同時讓學生明白“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p>

第三,激勵學生爭當數學“小專家”。每一章知識學習后的復習,要求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歸納,總結數學思維規律,探討數學結論,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使學生養成了善于回顧、總結、自我反思的習慣。

二、小組合作,捆綁評價

在班內劃分12個小組,實施小組合作交流,進行捆綁評價。小組的劃分,實行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即全班學生分為A(優等生)、B(中游生)、C(后進生)三個層次,每個組均有三個層次的學生。為使學生能進行有效合作交流,我著重進行以下工作:

首先是組長的培訓與競選。擇優選取12名學生進行培訓,教會組長如何對學生進行分工,如何組織合作,如何進行講解,如何進行交流等等。對于組長的工作,組織同學定期評價,優秀組長進行獎勵,并讓他們作經驗介紹。

其次,指導交流方法。開始時學生不會交流,甚至有的還自認為交流就是讀讀內容、說說答案。我便告知學生,數學的交流是一種思維的對話,要先依據“學習目標”或目標具體化的“導學提綱”進行獨立自學,帶著對知識的理解、生成和疑難問題進行交流,通過研討爭辯,達成共識,還要學會傾聽同伴的意見,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能充分暴露中等生的思維,暴露后進生的薄弱,能在最近發展區進行交流,機會均等,信息量較大,效果自然更好。我也以組員的身份參與到一個個小組中,與學生們一起交流學習。

第三,對學習小組實行捆綁式評價。為了激勵組員間的合作,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我會依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提問各組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回答。A層次的學生回答出較高難度的問題,小組集體得1分,其它層次的學生回答出與自己所處層次相稱的問題,小組也得1分。若回答出的問題低于自己所處的層次,小組不得分,回答出的問題高于自己所處的層次,加倍得分。同時,班級內建立了“榮譽欄”,設有周冠軍(一朵小紅花)、月冠軍(一面小紅旗),以表彰優勝小組。

三、師生研討,生成事實

生成教學強調教學的過程性和個性化,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是一種開放、互動、多元的教學模式。我在教學中盡可能做到:啟發誘導而不代其思考,解惑質疑而不替其解答,講其當講而不“面面俱到”或“蜻蜓點水”。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中,多思考、多參與、多發表見解,甚至讓學生登臺慷慨激昂一番,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研討評價,生成數學事實。

第一,注重過程教學,培養思維習慣。教師的作用表現在:揭示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指導調控學生們的思維活動。教師更多的是向學生展示新知識發展與形成過程,多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交錯點,知識的疑點與思維的轉折點上下功夫,使學生盡可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地理解并掌握知識。例如講一個題之前,讓學生先思考幾個問題:本題屬于什么知識或題型?在本題中出示了哪些條件?由每個條件可以想到什么?多個條件結合你想到了什么?加強或削弱條件結論會怎樣?這種類型有哪些處理方法?這個題目還欠缺什么?等等。學完一個題目后,不要急于讓學生整理,而要讓學生繼續思考一些問題:我自己為什么沒想出來?哪一點沒想到?這個題目老師是如何想出來的?為什么這樣想?此題有無其他解法?有無與本題類似的題目?這種方法體現了什么規律?解決這種題目我的收獲是什么?等等,這樣致力于向學生展示題目的思考醞釀過程,學生不僅明白一個題目的做法,更清楚題目是怎樣想出來的。

第二、張揚學生個性,發展思維能力。學生合作交流后,對教材已經過深思熟慮,并且完成了一定的自學任務(要領記憶、例題演練、習題初解等),對教材的知識結構形成了一個初步認識,并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只要教師用心引導,尊重學生,歸還時間,師生間的互動研討就會處于如潮涌、如云聚、厚積而薄發的狀態?;友杏憰r,讓優等生在疑難問題的解答上發揮榜樣和帶頭作用;讓后進生在回答簡單問題中受到激勵。

第三,訓練學生“說”數學,優化學生思維。在學生剛接觸幾何推理證明時,寫不清楚,通過學生們互相地說,說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通過說,彌補寫的缺陷,通過說,暴露自己的觀點,最終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優化。

四、訓練升華,達成目標

訓練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不可缺少的環節,是鞏固知識、克服遺忘現象、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措施。數學課的教學質量,從某種意義上講,取決于訓練的數量和質量,取決于反饋信息的及時矯正,取決于訓練內容的優化設計。數學訓練包括三個層次:

一是隨堂練習。隨堂練習中,突出單一新知識點的鞏固,盡可能做到知識坡度緩一些,設計階梯多一些,不使后進生落伍。從多個角度多指出后進生的優點,學生的自尊有了,學習動力也就足了,加之坡度緩、階梯多的訓練設計,易于大多數學生收獲成功。

二是定時檢測。檢測內容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再現新知識點的單一題,要求都做,第二層次是涉及的知識點中包含新知識的復合題,依能力選做。對于小組內不同學生的錯誤,規定B、C兩個層次的學生改錯后由組長進行二次批改,我則有重點的對部分學生的問題進行三次批改或當面給予指導。

三是變式拓展。對于優等生的培養,借用教材內容及例習題的情景,進行變式或拓展,這樣只要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不用再“助跑”,學生對問題的變式拓展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而且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課堂氛圍活而有序,這一過程常常成為課堂學習的高潮。

通過以上措施,學生基本達到了《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的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取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目標,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了提升。

猜你喜歡
研討后進生題目
關于題目的要求
本期練習類題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GSM與FDD、NB-loT融合組網研討
柑桔無公害栽培技術研討
研討式教學中的研討題設計
建筑工程預算控制研討
如何對待后進生
追根求源
“后進生”逆襲成第一
后進生也有真知灼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