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鄉村綠色宜居建筑探索
——SDC2018競賽作品“斯陋宅”

2018-07-22 08:02李偉孫旻杰賈逸群LIWeiSUNMinjieJIAYiqun
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 2018年3期
關鍵詞:太陽能競賽建筑

李偉 孫旻杰 賈逸群 / LI Wei, SUN Minjie, JIA Yiqun

1 引言

2012 年底,黨的“十八大”報告正式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構想,2015年6月1日起由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于2015年5月27日發布的《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正式實施。美麗中國的起點是美麗鄉村,其建設目標為“規劃科學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素質美”。鄉村建筑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難點、重點,同時也是亮點所在。當前鄉村建筑的建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缺少專業建筑師參與,當前鄉村建筑的建設主要是由工匠主導的自發性設計與建造;建筑性能低下,由于設計施工不當,鄉村建筑的保溫、防潮、隔熱等性能嚴重不足;由于建筑地域性的缺失,當前鄉村建筑對鄉村文化與傳統建筑特色傳承不足。

“2018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是面向全球高校,要求設計與建造僅依靠太陽能供能的小型建筑,并著眼于高度市場化的重大國際賽事。該項賽事旨在推動建筑、能源以及新技術的結合,探索面向未來的零能耗太陽能建筑。北京建筑大學與香港大學聯隊的作品斯陋宅正是根植于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背景,探索新型綠色宜居鄉村建筑的設計與建造的技術策略與市場推廣,借此對美麗鄉村建筑建設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2 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

2.1 起源與發展

“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英文為“Solar Decathlon”(簡稱SD),是由美國能源部從2002年發起并主辦的以全球高校為參賽單位的建筑與可再生能源科技競賽。競賽要求每所參賽大學設計并實際建造一棟太陽能零能耗住宅,并將其進行為期約一周的現場競賽和公眾展示(孫昊天,2010)。競賽一般每兩年舉辦一屆,將太陽能零能耗住宅的推廣與設計作為競賽的重點,旨在為人們尋求一種更加節能與健康的人居環境。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歐洲于2010年開始引入SD競賽,2013年SD競賽首次登陸中國。自開辦以來,該項賽事影響了全球各國政府、企業及民眾,共有6000余品牌企業贊助,100多個政府部門及專業機構鼎力支持,300萬民眾到場參觀,媒體傳播率達3億受眾(中國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官網,2018)。

2.2 意義

在全球環境與能源危機日益加重的背景下,SD競賽是對建筑領域可持續性研究成果的一次很好的技術檢驗和市場推廣。競賽本身的意義在于:首先,培養人才,學生作為參賽主體,在兩年的時間內克服各種困難,進行設計、選材、建造和測試自給自足的、健康的太陽能房屋,通過參與競賽探索新的太陽能住宅設計方法,培養新一代太陽能建筑設計人才;其次,提高公共意識,競賽作品對世界公眾開放,提高公眾對可再生能源、最新節能技術和設施及其產品的認識,增強公眾綠色消費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最后,促進太陽能住宅市場化,競賽作品有助于提高太陽能住宅的吸引力,通過工業化建造創新技術與太陽能利用新技術的有機整合,促進太陽能建筑設計一體化,加快了太陽能住宅市場推廣的進程。

2.3 SDC2018競賽要求

2018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以下簡稱“SDC2018”)由中國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能源部聯合主辦,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承辦,共青團中央學校部為支持單位,舉辦城市為山東省德州市。大賽要求每支賽隊以永久性使用為目標,在限定的空間范圍內(圖1),建造一棟完成面積為120~200m2的單層或雙層太陽能住宅。房屋必須配備電視機、冰箱、烹飪廚具、洗碗機、洗衣機、電腦等日常家用電器及生活設施,并新增電動汽車及其充電設備。競賽通過10個單項來評比最終成績(表1)。 SDC2018共有來自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41所高校的22支賽隊參與,最終有19件作品建成(表2)。

3 斯陋宅作品解析

3.1 方案設計

3.1.1 設計背景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國家戰略日益深化,鄉村土地市場進一步開放,鄉村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迫切,現有老舊鄉村住宅無論從居住條件還是環境都已不適應新時代鄉村居民的需求。同時,城市居民對自然生活的向往和鄉村旅游的興起推動了鄉村建筑的快速發展,鄉村新型綠色宜居建筑的建設亟需設計引導。

圖1 競賽場地尺寸(來源:官方競賽手冊)

近幾十年的中國建筑創新與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背景下的建筑設計,但更為廣闊的鄉村建筑一直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由北京建筑大學和香港大學組成的“魯班柱&紫荊花”聯隊致力于中國廣大鄉村新型綠色宜居建筑的規劃設計與研究創新,以期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綠色、可持續的設計理念與技術方法。

3.1.2 設計理念

斯陋宅即“Slow House”(圖2),目標是通過技術整合,設計和建造一座低造價高性能的房子,它可以適應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同一家庭不同的生活需求,比如面向城市人在鄉村度假的民宿,從城市回流到鄉鎮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務工人員的自建房屋,在老家有地的城市居民的度假別墅等。同時考慮到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且風俗習慣各異,新民居建設要遵從地域文化特點與民族生活特點,符合中國傳統民居建設理念,符合中國傳統家庭生活觀念,符合中國傳統審美理念。傳統的往往是最美的、最迷人的,但是傳統中也有鄙陋之處,鄉村新民居要堅持揚棄有格,要在繼承中發展,在傳承中創新。鄉村新民居要符合新時代新農民的工作生活需求、審美需求,農村新民居建設必然是舒適的、經濟的、節能的、生態的和美觀的。

表1 競賽評比10項指標(來源:www.sdchina.org.cn)

表2 參賽隊伍及作品特征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團隊制定了“五高五低”的設計策略:低浪費、高適應;低技術、高技法;低維護、高建造;低碳耗、高品位;低造價、高價值。建筑可持續實踐的最終目標遠遠超過所謂的綠色設計和建筑,在不損害個體識別性的前提下,在消費和對自然、小區和未來的貢獻之間的求得平衡,秉承有益且互惠的居住理念。

3.1.3 建筑設計

斯陋宅位于面積625m2的方形基地內(25m×25m),在競賽園區內臨近園區西側主入口的01號地塊(圖3),建筑高4.8m,面積為176m2,兩室兩廳一衛的室內布局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家庭的需要。斯陋宅設計以庭院為中心,庭院北側是客廳,層高較高且局部設置夾層,南側是臥室,層高較低。南北兩部分錯落相對,主次分明,以廊道為紐帶進行聯系,秉承了“一戶一庭一院落”的中國傳統民居精髓??臻g組織上,斯陋宅以庭院空間為核心,入口的灰空間(圖4)、客廳的公共空間、廚房的輔助空間、臥室的私密空間呈風車狀排布,這種組織方式使建筑各部分功能既緊密聯系又相互獨立、避免干擾,可以營造豐富、流動的空間體驗(圖5)。室內設計現代簡約,以木制家具為主,同時融入可變式家居與智能控制的理念,力圖讓人們在傳統民居建筑格局中體驗現代化的智能生活方式。在展示流線設計上,通過道路鋪裝與木制小橋結合,有序引導游客到達入口灰空間,并以庭院為起點,根據流線標識依次展開瀏覽參觀。

圖2 斯陋宅建成效果

圖3 場地位置(來源:競賽組委會)

圖4 入口灰空間

圖5 平面

圖6 門窗構造示意

圖7 夏季自然通風模擬

3.2 綠色設計

3.2.1 高效的圍護體系

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對整個建筑的節能效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保持室內溫度在相對恒定的范圍,建筑物必須獲得或者阻止熱量的交換:冬季北方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要防止或者減少室內熱量損失,并盡可能獲取室外陽光輻射帶來的熱量以維持室內舒適溫度;夏季北方室外溫度高于室內溫度,在不影響通風采光的情況下,要阻止或者減緩室外熱量的傳入,以保持室內的涼爽。外圍護結構包括外墻、外門窗、屋面和樓地面4個部分,其保溫隔熱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整體建筑全年運行能耗。斯陋宅采取整體式外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技術,其墻體由外墻面裝飾板、空氣流通層木擱條、具有選擇性的防水防風隔潮特質卷材層、定向結構刨花板(Oriented Strand Board,OSB)、墻骨柱、墻骨柱間填充的玻璃棉、防火型雙面紙面石膏板飾面、室內粉刷層共同形成一體式保溫墻體,便于工業化安裝,縮短工期,減少施工污染。門窗則采用被動式木包鋁玻璃門窗,以隔熱鋁結構為主體,采用創新型鋁合金斷熱保溫材料以防止玻璃壓板與主柱連接處冷橋出現,配置節能暖邊間隔條,三玻兩腔真空Low-E玻璃(圖6),整窗傳熱系數為0.7W/m2·K,隔音和保溫效果良好。

圖8 全晴天自然采光采光系數模擬

圖10 斯陋宅雨水庭院鳥瞰(來源:德州24小時新聞網)

3.2.2 通風系統

斯陋宅采用自然通風和新風機組結合的混合式通風技術,使通風調控更為便捷。當室外溫度高于12℃且空氣質量良好的時候,開啟天窗加強自然通風;冬季寒冷和夏季潮濕的情況下,使用帶熱回收的新風機組進行通風換氣;夏季夜晚根據室外溫度開啟門窗洞口實現自然通風降溫。在木建筑外表皮和屋頂下設置有通風層,在夏季通風可帶走陽光輻射熱,降低室內溫度,節省能耗。斯陋宅外立面全部采用木質墻體并設置可開啟窗扇,建筑中央則設置庭院且與其相鄰的房間朝向內庭院開門,以改善室內通風效果。

根據德州氣象資料,設定夏季風速3m/s,風向東南風,建筑的門窗全部開啟,對斯陋宅的通風性能進行模擬。結果顯示,斯陋宅南北兩側的窗戶開啟形成了對流通風,室內風速在1.5m高度達到了1.5m/s,可滿足室內舒適度的要求(圖7)。但是考慮到衛生間氣味的原因,因此衛生間適時采用主動或被動通風的方式進行通風。

圖9 全年發電功率模擬

圖11 地螺栓樁柱基礎

3.2.3 太陽能利用

建筑自然采光是節約能源、提高舒適度的重要方式。人工照明需消耗大量的能源,使建筑的運營維護成本增加。因此從環保節能角度而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斯陋宅設計采取多種采光口形式以應對不同功能區的采光要求,采用天窗、落地窗、高側窗,以及不同大小的側窗進行采光。對斯陋宅全晴天自然采光系數進行模擬(圖8),結果顯示斯陋宅采光系數為4%~28%,側面采光最小采光系數為4%,最小值符合我國對住宅建筑室內自然采光的采光系數≥2%的規定。

太陽能作為最為常見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未來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是展示太陽能技術在居住建筑中應用的舞臺。斯陋宅通過主動式太陽能技術(太陽能光電、光熱利用)為建筑運行提供能量,釆用太陽能并網技術,以及選用節能的家電和照明燈具,節約生活用電消耗。太陽能光電系統原理是基于半導體的光生伏特效應,利用太陽電池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直流電能。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能電池組、太陽能控制器和蓄電池組成。斯陋宅的太陽能光電系統由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贊助,同時采用了由北京瓦得能科技有限公司贊助的太陽能光電光熱一體化系統,通過將光熱、光電系統與建筑系統有機結合,材料綜合考慮浪費少、成本低;充分利用光照面積,光熱、光電轉換效率高。斯陋宅的屋面光伏板面積約為62m2,轉換效率為16.5%,通過軟件模擬屋面光伏板全年的發電量(圖9),經過統計斯陋宅全年可產12 790.57kWh電量,發電總量能夠滿足其全年耗電量。

圖12 木梁柱節點

圖13 搭建過程

3.2.4 雨水花園

斯陋宅庭院設計也是其一大特色。庭院汲取了傳統園林的平面布局理念,采用雨水花園技術措施,營造了一個生態美觀且極具地方特色的住宅庭院(圖10)。因為斯陋宅采用了鋼架螺栓地樁作為基礎,整個基地做到了零硬化地面,同時架高的基礎與地面形成空氣夾層。夏季,可強化基礎與地面夾層冷空氣的流通,有利于房屋的散熱;冬季,基礎與地面夾層的防風擋板被放下,形成保溫空氣間層,極大地提高了房屋的整體節能效果。

斯陋宅零硬化地面為雨水花園的實施提供了便利。雨水花園的設計采用綠植配合透水地面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形成海綿庭院微觀水環境及小型生態系統,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微氣候。夏季雨水和冬季雪水,經過雨水管道與過濾系統后匯集到集水池,可用于澆灌植物、沖廁,防澇的同時營造良好的景觀環境并節約水資源。

3.3 工業化與市場化

3.3.1 工業化建造體系

斯陋宅項目與建造行業密切配合,經過多次研究調整,確立了模數化的設計方法與工業化的建造策略。模數化設計方法有利于工業化建造,提高室內空間的靈活性和使用效率。工業化的建造策略方面,選取高度預制化的木結構體系,并結合建筑設備系統、家具和內部裝飾進行整體化設計,大大縮短了現場建造時間。

斯陋宅基礎采取新型鋼架螺栓地樁技術——獨立式地螺栓樁柱架空壓型鋼地梁形成建筑基礎(圖11),替代了傳統鋼筋混凝土基礎。其優勢在于:靈活,可適用于不同的建筑平面形式與基地形態;生態,不用混凝土,不用挖掘,不用回填,能夠最大程度保留地面土地原有性狀,整個基礎能夠拆卸遷移與循環使用;抗震,基礎與地面采用鋼架螺旋地樁柔性連接,地梁與螺旋地樁亦采用螺栓的柔性連接,能夠吸收地震能量,承受較大的地震形變。

斯陋宅主體結構為膠合木梁柱結構,節點利用內嵌式鋼板連接件螺栓連接(圖12),主體結構構件均在工廠預制,現場組裝完成。膠合木梁柱的加工是在木材構件的端部或中間,對木材構件采用損傷最小的線槽及螺栓孔以配合鋼制連接件的連接。施工組裝時只需要將木梁柱吊起拼裝并用螺栓緊固,得到高強靈活結構的同時加快了裝配速度(圖13)。區別于傳統木結構榫卯連接,這套膠合木結構不會對木材構件連接處造成較大的損傷,相比外包式鋼板連接內嵌的構件連接也更為美觀。同時,斯陋宅圍護結構為木骨架的建造體系,能夠對室內空間靈活劃分,快速高效,最大化減少了現場施工的濕作業。

斯陋宅的建造體系創新地傳承了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模式,富有彈性的框架組織在速度、成本與適應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3.3.2 市場化運用價值

圖14 開放的預制木梁柱體系(來源:團隊制作)

中國廣大鄉村對建筑有著多樣化的需求。斯陋宅具有極強的可擴展性的工業化設計和建造,可作為原型,通過模數化在水平、垂直方向擴展,根據城市中心、郊區和鄉村住宅的不同人口密度與功能需求,組合成不同規模與形態的生態宜居建筑。在成本方面,針對競賽對建筑性能和發電量要求很高這一問題,斯陋宅著重探索低價高效的解決方案,在確保能耗平衡的前提下,采取適宜技術,減少高成本的建筑設備。此外,斯陋宅幾乎沒有運行能耗的支出,更是增強了其市場潛力。如在一些建筑密度低、供電網絡難以到達或費用過高的鄉村地區或偏遠景區,建筑自身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成為建筑供能的一個解決方案,同時斯陋宅低技的自然通風體系,高效地改善了室內熱環境及空氣質量。最后,在技術策略上,斯陋宅是以技術的組合而非系統的整合回應多樣的需求,倘若追求高技術的有機整合,將降低整個建筑系統的開放性,同時意味著其可變性、靈活性與適應性均隨之弱化。斯陋宅高度開放的預制木結構梁柱建筑體系(圖14),使其能夠在開放的框架結構內,根據客戶需求調整平面布局,定制不同的圍護墻體、外墻飾面板、室內設施、家具和內裝飾,從而滿足不同目標人群的個性化需求。

斯陋宅空間的靈活性與適應性、建造的便捷性、低能耗性,可以作為美麗鄉村生態宜居建筑的原型。在后續研究中,可進一步調整建筑體系以提高其靈活性,如采用更廉價的保溫圍護結構、豐富多樣的技術體系組合,以滿足美麗鄉村建設的多樣化需求。斯陋宅是為中國新時代城鎮化及美麗鄉村建設而探索的新型綠色宜居建筑,可以根據當地人文、自然環境進行設計與建造體系的定制。

4 結語

2018年8月17日,在經過激烈的競賽周角逐之后,SDC2018大賽落下帷幕,所有賽隊作品都將原址保留作為德州太陽能小鎮的展品。斯陋宅獲得了電動通勤第2名及最受公眾歡迎獎。斯陋宅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基于生態氣候設計策略集成適宜且高效的技術手段,探索建筑空間的適宜性、工業化建造的高效性、建筑環境的生態性。作為一個原型,其適宜于中國國情下的低成本主被動技術結合的綠色建筑,可應用于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領域,具有廣泛的市場適應性。

猜你喜歡
太陽能競賽建筑
應用廣泛的太陽能無人機
2020絲綢之路數學競賽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建筑的“芯”
太陽能可以這樣玩
我看競賽
創新思維競賽(3)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身邊的太陽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