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融合

2018-07-23 08:54施蕙雨
藝術科技 2018年11期
關鍵詞:構建融合教學

施蕙雨

摘 要:當代玻璃藝術既是材料的藝術也是藝術家展現個人語言的媒材,通過藝術創作展現藝術家們不同的生存環境、生活經歷以及個體的觀念差異。藝術家們作為創作主體把重心放在主觀觀念的傳達,借用玻璃材料來講述自己的故事。近年來,藝術家們不斷挖掘著玻璃材料的無限潛能,嘗試新的表現內容和形式,玻璃首飾就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向。本文以課題的形式來分析總結現代玻璃藝術工作室教學融合藝術首飾的構建。

關鍵詞:融合;構建;玻璃藝術工作室;藝術首飾;教學

0 引言

我國學院玻璃工作室教學主要是在現代窯制工藝、雕塑形態表達的基礎上構建而來。經過近20年的發展,在教學主體和教學課程體系上都在發生著顯著的改變,尤其在當代語境影響下的玻璃藝術創作呈現出多元化特征。課題通過探索和實踐玻璃藝術首飾,展現出玻璃材料的語意轉變和發展空間。這里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一是玻璃藝術與材料,二是藝術首飾與材料,三是玻璃與首飾的關系建構。

1 玻璃藝術與材料

我們生活在一個材料大爆炸的時代。由于玻璃這種物質存在狀態的復雜性,有的學者將之定義為“物質的第四種形態”,不論在技術、藝術、語意甚至在哲學層面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F代玻璃不僅突破了工藝或科技的層面,在學術層面的研究延伸到哲學層面。玻璃藝術工作室除了研究玻璃自身的本體語言和應用功能外,還包括對材料與創作主體關系的塑造。當代玻璃藝術既是材料的藝術也是藝術家展現個體語言的媒材,通過藝術創作展現出藝術家們不同的生存環境、生活經歷以及個體的觀念差異。藝術家們借用玻璃材料來表述自己的情感,這種情感又加深對材料的理解。將首飾的概念引入現代玻璃工作室教學體系中首先是基于媒材。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玻璃工作室運動初期的運作核心有兩個方面:一是重新發現傳統手工藝技術;二是將玻璃作為藝術傳達媒介并積極探索了玻璃工藝品和高檔藝術之間的關系,將工藝制作和藝術創作統一起來?,F代玻璃工作室教學的基本要求是使玻璃材料,并不局限于任何技術或表現形式,可以是平面二維圖形,也可以是三維立體形態,是多維空間的結合體。

2 藝術首飾與材料

材料是現代首飾尤其是當代藝術首飾研究的重點。不論是商業首飾還是藝術家首飾,材料都影響著作品的形式和內容。20世紀70年代,涌現出大量具有嶄新風格和表現形式的“新首飾”作品。德國設計師蓋德、克勞斯伯瑞和奧地利設計師費利茲梅爾霍夫在倫敦伊萊特姆畫廊舉辦了一次首飾展,展覽中首次展示了運用丙烯酸創作的首飾作品,這實際上也是觀念的變革所帶來的新設計思潮。觀念的變化和新材料的介入使得首飾的個人語言從傳統首飾中分離出來,形成了一股新的趨勢——藝術首飾。

當代藝術首飾的本質在情感的傳達,敘事是創作的方式。從材料出發,藝術首飾也可以說是綜合材料的藝術,將首飾的維度提升到更廣更深的空間。新材料的使用建立在實驗之上,總的來說是更加自由的過程。藝術首飾的產生也使創作主體在創作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逐步擴大,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學科的藝術家或設計師創作的作品通過材料之間的融合建構在一起。玻璃作為首飾制作的材料歷史悠遠,早在公元前2500年在西亞和埃及就出現了作為商品和交換貨幣的腓尼基人玻璃珠,戰國漢代的蜻蜓眼琉璃珠以及威尼斯人制作的燈工繁花玻璃,這些早期玻璃首飾由工藝精湛的工匠制作,有著強大的實用功能和規范的造型樣式?,F代藝術玻璃首飾則突出作品的藝術性。玻璃材料制作的作品既可以劃歸到首飾藝術創作的領域也可以歸為玻璃藝術創作的范疇,這種看似跨學科的藝術創作在當代語境下已經有非常多優秀的作品案例。日本玻璃首飾藝術家光島和子,她創作的作品使用了鑄造工藝、燈工工藝、吹制工藝、切割雕刻工藝等多種方法,將玻璃與金屬相結合架構為一體。美國玻璃藝術家Donald Friedlich,利用現代3D打印建模技術,塑造出極具韻律美的水紋,同時也結合了金屬材料使作品呈現出多材料搭配的視覺變化。英國玻璃藝術家Yvonne Coffey則是用冷加工切割工藝創作出極簡的符號化首飾作品。

3 玻璃與首飾的關系建構

玻璃與首飾的關系是材料與觀念的相互介入關系,建構的是如何將材料轉化為物、觀念如何融入物中的體系。

材料的文化建構。不論是在兩河流域的古埃及或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都使用玻璃珠作為精神信仰的符號,這些玻璃珠飾品既是可以佩戴的飾物又代表了不同地區相似的崇神文化活動。玻璃在我國古時又稱作琉璃,其發展過程中深受玉石文化的影響,在外觀上常常作為玉的代替品,如宋元時期走向世俗的琉璃簪釵、唐宋時期官員佩戴的琉璃帶板、明清大臣的琉璃配飾在外觀上都普遍帶有明顯的仿玉石特征,并且有著嚴格的制式。琉璃還是佛家的七寶之一,《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中寫道:“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凈無瑕穢?!弊阋娏鹆г诜鸾叹裰幸呀洺讲牧系膶用?,而是體現出一種精神訴求。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的琉璃品牌“琉璃工房”立足我國的傳統琉璃文化,將這一精神訴求構建為文創產品,傳達出文人氣質的生活美學。

造型的建構。首先造型的建構不是單一的建構,而是多維多向的思維意識的建構,由一維、二維和三維的思維相互融合而成。這是由不同的教學主體——學生來決定的,每位學生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知識結構、興趣愛好,由此形成的個人的思維導向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強化在創作前期構思階段的方案表現,從不同思維角度引導學生創作出更多創新方案。一維思維模式是將玻璃作為寶石形態鑲嵌在基底上,最常見的是使用高折射度、高透明度的水晶玻璃來制作。奧地利商業水晶飾品品牌施華洛世奇即針對高品質的玻璃材料進行設計,其外觀和天然水晶極其相似。二是首飾完全由玻璃材料來造型,不局限工藝和造型的二維構成。目前,有部分當代玻璃藝術家嘗試用燈工、吹制或失蠟鑄造工藝來制作極具個性化的藝術首飾。在2018年倫敦工藝周上玻璃藝術家Angela Thwaites展示了用失蠟鑄造技法制作的雕塑語言的玻璃藝術首飾作品。國家玻璃中心的玻璃藝術家們展示了用吹制和燈工技法制作的形體較大、造型奇特的可佩戴玻璃藝術作品。兩者的共同之處是全部用玻璃材料來塑造作品,不僅體現了其高超的工藝技法,也展現出了藝術家對材料的深刻認識,將各自的藝術語言用不同的創作形式展現出來。三是將玻璃作為部分材料,與其他綜合材料共同造型。這種造型方式需要考慮不同材料的形體特征,因此采用多維度思考方式。由于玻璃的可塑性,可以通過高溫實現材料狀態從液體到固體的雙向轉化,結合綜合材料的特性,分析其形態、比例、色彩、肌理上的差異性和相似性,找到不同材質之間搭配所產生的多種可能,達到設計的目的。造型的建構往往是個復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多維度思考,不是簡單的方法相加,造型的建構還要建立在對多種材料和工藝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例如,在“鑄造玻璃”課程中,其技術核心是窯制工藝,使用電窯高溫熔化玻璃來達到塑形的目的。而另一技術熱熔工藝也是需要依靠電窯,將玻璃加熱到熔點溫度以下、退火溫度以上,在這個區間玻璃靠黏性能彼此融合在一起。兩種技術的本質都是對溫度的精確掌控,將二者結合起來研究更為科學。因此,要將首飾引入玻璃藝術工作室教學中要有部分前期課程做基礎,包括首飾和玻璃的相關設計原理和工藝技法。

主題的建構。創作藝術首飾其“藝術性”是創作的重點。藝術首飾創作是作為藝術家工作室的主要內容,個人主題創作為核心,展示出創作人想要傳達的藝術觀念和思想主題。玻璃工作室的教學運行與體系構架是建立在培養具有獨立創作和個人藝術語言的藝術家或設計師,同樣離不開主題創作。建構“實題”和“虛題”的創作主題來指引教學和創作的方向。實題側重實際存在的項目,從較小的“點”著手,根據明確的主題進行創意構思的展開?!奥涞亍笔菍嶎}項目的關鍵點,聯系本地的文化項目往往更有說服力。虛題則是先擬定一個虛擬的項目,再去分析問題、厘清思路,相比實題這種創作模式提供給創作主體更加自由的發揮空間。通過兩種主題的交叉建構,使創作科學化、開放化。

4 結語

建構融合,建構的是材料、物、觀念之間的和諧關系,融合的是跨學科跨專業的思維,與其他藝術設計領域融合構建出有機生命體。構建過程中尤其不可忽視的是主題創作的設置和實踐,挖掘玻璃作為藝術創作媒材的敘事性和文化屬性。將首飾引入現代玻璃工作室教學的實質在于人與材料的交流,“可佩戴的玻璃”使玻璃不再是冰冷的建材或擺件,通過感知它、觸摸它使我們獲得勞作的愉悅,也為首飾專業未來的教學提出更多思考,對于當代首飾藝術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Yvonne Coffey(英). Glass Jewellery[M]. A&C Black Publishers,2009.

[2] Design-Ma-Ma設計工作室.當代首飾藝術:材料與美學的革新[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

[3] 大衛·懷特豪斯(英).玻璃藝術簡史[M].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6.

[4] 光島和子(日). Glass Jewellery[M].光村印刷株式會社,2003.

猜你喜歡
構建融合教學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