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2016-10-09 08:38王旭葛成軍李佳靈鄭中兵李海鵬
大學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培養體系創新創業能力構建

王旭 葛成軍 李佳靈 鄭中兵 李海鵬

[摘 要]應該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趨勢,結合區域與學校的實際,對環境生態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和實踐,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作為主線貫穿到整個大學四年的各個教學環節,分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實施,從課程體系的設置、教材體系規范性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和實踐教學體系提升等方面進行全面革新,制定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環境生態類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實踐和不斷完善,極大地提升了環境生態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增強了學生的社會競爭力,為環境生態類專業及相關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鑒。

[關鍵詞]環境生態;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9-0125-03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環境專業教育發展迅速。迄今為止,我國約有400余所高校開設有各類不同層次的環境教育,其中主要為環境工程專業和環境科學專業。此外,還包括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及部分生態學本科專業,向社會輸送了數以萬計的環境生態類專業人才,為我國乃至世界環境保護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1] [2] [3] [4]環境生態類專業是以解決現實環境生態問題為出發點的應用性很強的專業。這個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有扎實和寬廣的理論基礎,還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然而,由于教育理念陳舊、培養模式滯后等原因,國內外眾多高校環境生態類專業往往忽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缺乏創新創業思維和實用技能。面對眾多的同專業競爭及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環境生態類專業同質化競爭嚴重,難以體現專業人才的特色和優勢,極大地影響了畢業生的競爭力和就業質量。[5] [6]

以往的創新創業教育局限于單次講座及偶爾的比賽活動,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接受的學生群體偏小。[7] [8] [9]以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為切入點,對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和實踐,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到整個大學四年的各個教學環節,分層次、多角度、多形式實施,構建全新的環境科學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是國內外環境生態類專業,以及相關學科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10] [11] [12] [13] [14]

一、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的目標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需要達到兩個目標,即理論目標與實踐目標。在理論上,要形成較為完善的環境生態類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成果表現上為環境生態類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本科培養方案及體系;在實踐上,要培育1-2個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在全省、教育部及全國“挑戰杯”、 教育部大學生環??萍即筚惖葎撔聞摌I比賽中獲得相關獎項,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檢驗該模式的成效,同時通過實踐反饋,進一步完善培養模式。

二、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的關鍵

(一)編制全新的環境生態類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方案

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結合自身辦學特色,注重操作性和實踐性,最終解決現有環境生態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理論學習過于廣泛而實踐不足,特色不明顯,優勢不突出、創新創業能力欠缺的弊??;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深入到課程體系調整和延伸、教材內容規范和更新、教學方法改進與完善、實踐教學革新等各個教學環節。

(二)環境生態類專業創新創業型課程體系的設置

針對現有課程體系的不足,一方面要注意結合學生興趣、特長及職業規劃,增設個性化專業教育課程群;另一方面,要構建創新創業素質課程群,普及創新創業所需的社會、經濟、法律和管理知識,彌補以往的創新創業教育僅重視專業教育,忽視相關人文素質培養的不足。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和提升

構建多層次、多類型的立體實踐教學模式,結合社會需求,給予充分的空間和條件,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大膽革新目前環境生態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偏重于理論研究,尤其是基礎研究的現狀,鼓勵學生將環保產品設計、研發和推廣、環保創業項目書等作為畢業論文(設計)內容。

三、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實施

(一)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

在按照教育部、海南省及學校相關規定修訂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深入討論、完善創新創業型人才本科培養方案。從目前普遍的“通識教育、專業基礎教育、專業教育”這種三段式傳統模式,轉變為“通識教育+專業基礎教育+一般專業教育+個性化特長專業教育+創新創業人文素質教育”的五段新模式。在高年級,增加環境科學及環境工程等不同的選修模塊,同時根據學生興趣和職業發展規劃的不同,進一步設置水處理、固廢、大氣污染防控、環境監測、生態修復等個性化特長模塊,充分體現我校的優勢和特色。通過增設創新創業人文素質教育模塊(理論課+實踐課)的方式,增強創新創業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創新創業型課程體系的設置

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遵循:“普通專業教育與個性特長教育相結合、全程滲透與重點課程培育相結合、創新創業專業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并重”等三大原則,構建一套基礎扎實、能力突出、特色鮮明、素質完備的環境生態類創新創業專業課程群體系。在專業教學內容中,結合社會熱點問題,融入相應的熱帶亞熱帶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和環境治理方面研究與應用的案例,訓練學生分析和應對常見環境問題的綜合能力。結合海南省及海南大學的具體情況,設計并執行“五級課程體系”:第一級是通識教育課程群,主要為基礎課程和文化素質課程;第二級是專業基礎課程群,主要為環境生態類專業基礎課程;第三級是一般專業模塊課程群,分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學等專業模塊,主要涉及環境生態類專業各方向的專業課程;第四級是個性化特長課程群,在專業模塊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和深入,如在環境工程模塊中,設置水污染防控、固體廢棄物處理、大氣污染防控等個性化方向課程;第五級是創新創業能力培訓課程群,主要涉及針對環境生態類專業各領域創新創業能力的訓練和提高,以及與創新創業相關的法律、經濟和管理學課程。

(三)創新創業型教材體系的規范性建設

以往專業課程教材往往由任課教師個人直接選定,由于個人因素較強、類似教材較多等原因,可能存在教材隨意性大、缺乏權威性、內容及版本不能及時更新等弊端,這些都會對教學工作造成不利影響。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改為由教研組、系、學院三級專家組集體討論和審定,優先選用國家規劃教材和21世紀高等院校示范性實驗教材等國家推薦教材。同時,采取多種措施,鼓勵中青年教學骨干與資深教授組成教材編寫組,積極開展教學研究,編寫特色教材,把國內外最新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融入教材中,作為國家推薦教材的重要補充,以體現地域特色和時代特色,滿足區域需求。

(四)教學方法的改革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我們加大了案例教學、研究性學習、實踐教學的力度。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在高年級,在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教師才開始在課堂采用少量的案例教學。根據專業教學的趨勢及學生的特點,我們在低年級相關專業基礎教育課程中即開始有意識地引入案例教育,這樣除可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外,還可以起到樹立學生專業信心、激發學生專業興趣、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作用,教學效果明顯。同時,結合海南冬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冬季小學期邀請國內外知名環保領域的學者、企業家、政府官員來學校講課,以開闊學生的專業視野,增強他們把握學術前沿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和提升

在實驗環節中,加強研究性學習的比重,比如在環境生物學課程的實驗安排中,改變以往四次實驗均為驗證性實驗的情況,把第四次實驗設置為“海南大學東坡湖生物修復的探索與實踐”。實驗要求學生們認真觀察身邊的環境污染情況,并嘗試采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進行治理,促使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把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在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大膽改革目前環境生態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偏重于理論研究的現狀,允許并適當鼓勵學生針對社會實際問題,開展創新創業課題研究,提倡學生將環保產品設計、研發和推廣、環保創業項目書等作為畢業論文(設計)內容,同時,大力爭取學校、學院、國際組織及企事業單位的立項和資助。

圖1 環境科學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技術路線圖

四、結束語

以往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局限于單次講座及偶爾的比賽活動,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教學效果不理想,接受的學生群體偏小。本研究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作為一條主線貫穿整個大學四年的各個教學環節,分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實施,不僅著眼于傳統的創新創業專業技能的訓練,同時還增設了創新創業人文素質課程群,加強創新創業所需的社會、經濟、法律和管理知識的培訓,彌補了以往的創新創業教育僅重視專業教育,忽視相關人文素質培養的缺陷。同時,在不違背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空間,如增加研究性實驗教學環節,允許并鼓勵學生將環保產品設計、研發和推廣、環保創業項目書等作為畢業論文(設計)內容,全面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提升創新創業的水平。該培養體系已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實踐,培養的相關學生團隊獲得國家及省部級多項獎勵,成效顯著。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智,劉方,古勵.城鎮人居環境科學與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1(6):25-28.

[2] 周宏倉,鄭有飛,湯莉莉.環境科學專業復合型人才創新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8(10):112-113.

[3] 任學昌,常青,趙保衛,等.高校環境科學專業本科生“兩階段”創新實踐教育[J].科技創新導報,2010(35):185.

[4] 朱利中,王莉紅,陳能汪.創新環境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考[J].中國教育,2010(8):15-18.

[5] 石輝,張承中,趙曉光.論環境科學專業的特色建設[J].理工高教研究,2009(4):24-27.

[6] 左玉輝.環境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45.

[7] 駱斌.環境科學本科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8(7):57-60.

[8] 方強,錢瑜,楊柳燕.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2):107-109.

[9] 鄭春龍,邵艷紅.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高教研究,2007(4):85-86.

[10] 孫建迎,鐘杰.強化管理創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7):95-97.

[11] 陽太林.以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中心改革高校實驗教學[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8):14-15.

[12] 查珍.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復合型人才[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4(4):73-74.

[13] 何寶燕,尹華.創新實驗教學體系促進實踐能力培養[J].微生物學通報,2008(10):1655-1658.

[14] 崔鳳,唐國建.中國大陸的環境教育及其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86-89.

[責任編輯:陳 明]

猜你喜歡
培養體系創新創業能力構建
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路徑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能力培養體系建設探究
校園環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教育
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途徑的探索與思考
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飛行技術專業全英語教學設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