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農村初中“立德樹人”的理論與實踐路徑的思索

2018-07-24 07:47王克娜
讀寫算 2018年31期
關鍵詞:理論指導立德樹人

王克娜

摘 要 當今農村中學非常注重德育教育,立德樹人是中學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想出色的完成德育任務,就要努力探索立德樹人的具體實踐路徑。

關鍵詞 立德樹人;理論指導;實踐觀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038-01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當代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知識技能,還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要做到“立德樹人”,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校就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加強對中學生的德育力度。目前我國各類學校在“立德樹人”教育實施方面還處在一定的困境,往往是學校的道德教育關注不足,這是造成德育工作落后的原因,針對這種現狀,我從幾個方面做以相關闡述。

一、要實現立德樹人就要不斷創新實踐理論

理論的實踐性和超實踐性決定了理論對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立德樹人的偉大實踐需要理論支撐。理論對立德樹人實踐的支撐作用具體表現在指導性、繼承性、借鑒性和創新性幾個方面。

(一)立德樹人的理論指導和繼承。在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重視思想道德建設,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習近平總書記這些新的思想、新的要求,為新時期的“立德樹人”實踐指明了方向、找準了方法。

立德樹人理論繼承具有兩個重要傳統,第一,中國文明數千年形成的文明傳統。第二,社會主義運動的傳統,這個傳統是中國革命和建設重要的參考系。在實踐上,特別是在教育實踐領域,容易混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區別,激化社會矛盾,壓抑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活力。

(二)道德理論實踐的借鑒。第一,西方先進的德育思想,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西方具有豐富的德育理論,二是西方創造了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方法。第二,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政治學、倫理學等理論知識。認識和了解這些系統和結構,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更好的培養人才、服務社會,也有利于教師自身的發展。

(三)促進立德樹人理論創新。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哲學理論的創新是其他學科創新的先導?,F存道德領域的問題,不僅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也是一個理論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一定的理論創新。隨著時代的進步,歷史的發展,人類實踐也越來越深入,相應的理論也越來越豐富,不過理論與實踐總是有一定的差距。面對越來越復雜深刻的現實,立德樹人的相關理論就需要一定的理論創新。

二、要實現立德樹人需要不斷創新實踐觀念

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關鍵在于更新教育觀念。以物性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人,必然會導致人的異化,這與立德樹人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一)實踐性思維方式的養成。為了促進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要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樹立“人”的思維方式,以樹人為根本目標。針對實踐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要緊緊地把握實踐這個主題,在實踐中樹人。

(二)開放性思維方式的養成。開放性思維,是指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和狹隘眼界,多視角、全方位看問題的思維。傳統的哲學思維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根本對立的,其中存在的關系和作用是非線性的。但是,世界是復雜的,這個開放的系統要求克服對立統一規律觀察和分析事物簡單的兩元結構思維,深入認識和把握復雜系統的多樣性、多層次性;新事物的產生并非事物內部矛盾運動孤立的“自組織”結果;更為辯證地看待矛盾辯證法涉及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三)民族性思維方式的養成。民族性思維方式要求我們準確的把握中國現時代的國情和時代背景,一方面要深刻總結和反思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民族特色和優良傳統,特別是針對中國現階段發展的實際,賦予民族特色新的內容。另一方面要把握時代前沿,積極應對時代發展的挑戰和機遇,使中華民族融入世界發展的大潮中,并使中華民族能夠把握發揮引領時代潮流的作用,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要實現立德樹人需要不斷創新實踐制度

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建設離不開制度創新。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將會推動制度的變革。立德樹人思想的提出,既說明現實推動了理論創新,也說明理論創新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撐。

制度建設必須著眼于學生。以學生為本是教育從業者耳熟能詳的一句口號,但是現實問題恰恰出在這里。在學校的管理和建設上,學生常常失語、處于弱勢的位置。原因在于學生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學生這一群體的年齡、知識、社會經驗等各方面的素養離科學決策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這也與教育管理者的思維方式有關,教育者常常處于強勢地位,而被教育者則處于弱勢地位,管理者處于強勢地位,被管理者則處于弱勢地位,兩者地位的差異強化了這種思維方式?,F代科技革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關系,但也只是初步的。

科學決策總是需要一定的調查研究為基礎,但是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學生的意見只起參考作用,學校的決策大多還是外部的意見,一是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一是學校管理層的意見,這種意見也是多參考其他學校(包括國外的)的管理得出來的。很顯然,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個過程中是受到質疑的,創新實踐制度才能從整體上加快立德樹人的進程。

可見,農村中學創新德育理論,創新育人觀念和創新實踐制度,是搞好德育教育重要途徑,立德樹人,是使中學德育教育回歸人,道德植于人的關鍵,使人有了立根之基,成為一個德行的人,在立德樹人中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質,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這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訴求。

猜你喜歡
理論指導立德樹人
Cameron適時理論指導下全程護理干預在面頸部燒傷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應用
循證理論指導下的疼痛護理用于輸尿管結石微創取石患者中的效果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中學英語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功能派理論指導下的酒店漢英翻譯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應用英語翻譯呼應理論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