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學生,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018-07-26 04:25劉桂玲
新課程·教師 2018年3期
關鍵詞:鴉片戰爭鴉片乾隆皇帝

劉桂玲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主體即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越強,教學效果往往越好。激活課堂的活躍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激情在素質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以《鴉片戰爭》教學實踐為例,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設疑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毙抡n的導入要能夠在一開始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為高效課堂教學做好鋪墊。本節課導入中,我利用多媒體教學:

圖說歷史的新穎導入,激發了學生的濃厚興趣,教室里立刻熱鬧起來,學生七嘴八舌討論開來,美麗的罌粟花與清新的中國茶和中英鴉片戰爭到底有怎樣的聯系呢?

這時,教師娓娓道來:18世紀,中國茶在英國甚為暢銷,成為英國舉國之飲,下午茶也正是這時在英國流行開來。英國政府為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不惜以走私鴉片換取中國的茶葉,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激化了中英矛盾,英國發動了戰爭。此時老師再拋出問題:有人認為,如果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原本可以避免。你同意嗎?下面,就讓我們探究戰爭的根源。

二、論從史出,培養學生嚴謹的學史態度

梁啟超曾說:“史料為史之細胞?!笔妨辖虒W是彰顯歷史學科特點、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主要方式。所以,“史由證來”“論從史出”應該成為中學歷史教學的常態。鴉片戰爭的背景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鴉片戰爭前的東西方歷史已呈現巨大的反差。認識這種差異能更好地理解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兩種文明沖突的必然結果,鴉片問題只是一個偶然性因素。因此,我精選了幾則材料:

拋出問題:對這條17—19世紀中英時間軸,同學們怎么看?

通過分析17—19世紀中英兩國發生的大事,同學們不難發現,鴉 片戰爭前中國在社會形態上已經遠遠落后于英國。

材料二:兩份國書

1792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派遣馬嘎爾尼使團,以祝賀乾隆皇帝80大壽為名,出使中國。馬嘎爾尼向乾隆皇帝遞交了英國國王致乾隆皇帝的信函。英國致大清國書:

拋出問題:對這兩份“國書”,同學們怎么看?

指導學生閱讀兩份“國書”,并進行討論,使學生從英王來信和馬嘎爾尼的六點要求中,認識到鴉片戰爭前英國發展對華貿易的迫切心情;從乾隆皇帝的答復中,使學生認識晚晴繼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有著強烈的“天朝上國”的自大觀念。

拋出問題:“兩張禮單”中的禮品有什么特點?從中可以看出中英兩個國家有怎樣的不同?

通過分析“兩份禮單”的禮品特點,引導學生思考中英兩國經濟形式的差異,使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而英國則已經進入工業經濟時代,并且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鴉片戰爭實質上是兩種文明沖突的結果。

通過這幾則精選的材料,培養了學生閱讀材料、理解材料、分析材料提煉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學史精神,為今后的歷史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貼近生活,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認識到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吸毒販毒現象,讓學生思考討論,然后歸納總結:鴉片是當時的麻醉毒品,危害了多少中國人的身心健康,而今天的“白粉”也是罌粟果經過化學加工制成的毒品,人一旦吸食,就很難戒除,“白粉”毒性比鴉片更大。為了吸毒,有人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甚至殺人搶劫,對社會造成了嚴重危害。為了我們美好的家園,為了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我們應該堅決擁護國家的禁毒舉措,對販毒、吸毒者繩之以法。

這樣設計,讓學生懂得學習歷史可以更好地為現實服務,懂得歷史知識是每個人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精神營養。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作為中學歷史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思考,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激活歷史課,真正提升歷史教學效能。

參考文獻:

[1]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2]李慶滿.談如何激活歷史課堂教學[J].魅力中國,2009(28).

?誗編輯 薄躍華

猜你喜歡
鴉片戰爭鴉片乾隆皇帝
關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太平天國與清軍的一筆奇葩買賣
太平天國與清軍的一筆奇葩買賣
關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TWICE AS NICE
THE DRUG WAR
歷史的真實與虛構
從中英經濟交往看建國前兩國關系演變
從關稅自主權喪失的過程看鴉片戰爭的實質
阿富汗鴉片年產量創新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