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思想史教學中的背景分析

2018-07-26 04:25王葦
新課程·教師 2018年3期
關鍵詞:思想史教學

王葦

摘 要:思想史教學中嚴重忽略了對思想觀點產生的背景分析,探討了背景分析在思想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做法。

關鍵詞:背景分析;思想史;教學

一、思想史教學中歷史背景分析存在的問題

廣州市的一節高中歷史公開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學是這樣設計的:導入通過兩則材料和一幅漫畫組成,其意圖是引導學生思考鴉片戰爭前中國人的心理狀態,應是課文內容的歷史背景分析。教學大致經過是:教師把教材內容設計為看病,把清政府比喻為一個病人,分為生病的四個不同時期,分別要求學生進行診斷并提供藥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重點是藥方。教學中教師列舉出了大量材料,引導學生從材料中歸納以上各個階級(或階層)的思想觀點。

可以說,此教學設計別出心裁,史料也很豐富。但是,縱觀整個教學過程,執教者將重點放在對思想觀點的解釋和炒作上,嚴重忽略了對思想觀點產生的背景分析。背景分析也不是沒有,而是象征性地一帶而過,“圍而不打”,缺乏深刻分析。

二、歷史背景分析在思想史教學中的作用

思想史教學無非是要解決如下問題:(1)為什么要學這些思想?即思想的價值之所在。(2)思想發展的歷程怎樣?即思想發展變化。(3)這些思想對社會歷史有何作用?即思想的影響。簡單地說,就是思想的“來龍去脈”。而以上這些問題的解決,都有賴歷史背景的分析。

(一)講清歷史背景,便于學生明白思想的價值

思想史最核心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認識所學知識的價值之所在。能解決現實問題的思想才是有價值的思想?,F實的問題是什么?這必然要講清歷史背景。

就《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一課而言,如“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價值,僅僅以“鴉片戰爭”一詞就能使學生完全明白這些思想是針對中國的哪些具體而迫切的問題嗎?肯定不行。筆者認為,此處的背景分析應該擴大視野,找出時代難題。此處應引用相關材料加以講解,使學生認識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是:鴉片戰爭失敗并沒有使一般民眾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國人盲目自大的心理還在繼續,反而還在排斥先進,鄙視勝者,自我陶醉,這對于當時的中國發展來說才是最要命的。當時的中國最現實的難題是能否從心理上承認西方的優越之處。而林魏思想之價值就在于在這個眾人皆醉的時刻他們敢于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向西方學習。

因此,在思想史教學中,通過必要的背景分析,找出現實需要和時代問題,讓學生明白思想的價值之所在。

(二)講清歷史背景,利于學生把握思想的發展變化

思想史中的各種思想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這樣那樣的聯系,或引導,或繼承發展。思想的背景分析則能給我們展示出它們之間的承接關聯。

在《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一課中,相信老師在課堂上都給學生說明了本課中國人向西方的學習內容有兩個層次,從“開眼看世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學習器物,到后來維新思想學習西方的制度。像以上教學范例,維新思想產生的背景僅表述為“甲午中日戰爭”。學生固然能知道三個思想之間有層次的遞進,但這是直接擺出的結果,如何讓學生明白這個遞進的原因呢?筆者認為此處應講清這段時期的時代背景:洋務運動誘導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一個新的階級產生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放松對民間設廠的限制給了它力量,資產階級隨之壯大。西學東漸,又為他們提供了思想武器。一旦條件成熟,新的階級必然有它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有它自己的政治訴求。所以,作為資產階級代表的康梁,必然要提出制度改革,要求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這樣學生才能明白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學習之所以有從器物學習到制度學習的層次的變化,其實是源于經濟基礎的變化。

因此,在思想史教學中,通過適當的背景分析,讓學生明白思想變化的根源,這樣才能有助于他們把握思想的發展變化。

(三)講清歷史背景,有助于學生深刻認識思想的影響

探討思想的影響是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的要求:“通過學習,了解中外歷史上思想文化領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現象及相關人物,學會收集并綜合分析思想文化發展進程中的相關資料,探討思想文化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響?!比纭稄摹皫熞拈L技”到維新變法》這課,只用“失敗”二字來敘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影響,顯然很膚淺。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其影響,必須清楚思想的背景。就經濟發展方面而言,鴉片戰爭前,中國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受到壓制,發展緩慢,中國經濟無法順利轉型。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由“中體西用”指導下的洋務運動的“起步”,盡管是在清政府遭受太平天國運動和英法聯軍入侵雙重壓力面前,采取“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策略而起步的,但它“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以發展近代工商業為中心的近代化的改革,卻是符合中國社會發展客觀經濟規律和作為客觀經濟規律的反映的變革思潮要求的?!彼?,“中體西用”指導下的洋務運動誘導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經過這樣的經濟背景分析,使學生對“中體西用”思想的影響認識納入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中來分析,從而避免了對這一思想影響認識的膚淺,大大加深了學生對于“中體西用”思想影響認識的深度。

因此,在思想史教學中,應結合背景分析,明晰思想對歷史進程的作用,使學生深刻認識思想的歷史影響。

參考文獻:

[1]李惠軍.芻議文化史教學中的幾個認識問題.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5(7).

[2]夏東元.論洋務運動的經濟背景和思想背景: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經濟變化與改革思潮[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刊,1986(3).

注:本文是廣州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歷史主題綜合實踐活動的德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和2015年度國家民委教改項目“實踐育人理念下的民族院校歷史學專業師范生實踐教學機制研究——以廣西民族大學為例”(項目編號15047)、廣西民大2014年度教改革工程立項項目(2014XJZZ10)的研究成果。

?誗編輯 李琴芳

猜你喜歡
思想史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類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新“法家三期說”的理論闡述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書訊《百年中國語言學思想史》出版
論經濟思想史對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影響
教育教學
出版:思想的翅膀
中國特色民生道路形成的歷史邏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