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溫度,怎么掌控好飯湯放涼點多用蒸煮燉

2018-07-28 05:56谷傳玲
決策探索 2018年9期
關鍵詞:淀粉類食道油炸

谷傳玲

食品的溫度,無論是烹調溫度還是吃之前的溫度,都跟健康密切相關。溫度不適宜可能不利于控糖,還可能增加癌癥風險。沒有精密的控溫手段,我們日常應該怎么控制食物溫度呢?

淀粉類食物涼吃更控糖。淀粉類食物是升糖的主力軍,熟吃和涼吃對血糖的影響大不一樣。淀粉類食物放涼的過程中,會發生淀粉老化現象,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也被稱為抗消化淀粉,又叫抗性淀粉。曾有研究利用隨機對照試驗表明,吃高抗性淀粉大米的實驗組餐后血糖明顯低于對照組。如果想控制血糖,饅頭、米飯、玉米、土豆等淀粉類食物,不妨在室溫下放涼點再吃,不過如果胃腸不舒服就不要勉強。

低溫烹調營養保留更多。維生素C廣泛存在于新鮮蔬菜中,可以說是最怕熱的營養素了,烹調蔬菜時建議多采用蒸、煮、燉等低溫烹調,少用炒、煎、炸、熏、烤等高溫烹調方式。如果需要炒就急火快炒。此外,勾芡用的生粉能阻礙維生素C氧化;掛糊可以減少維生素C與氧氣接觸;醋呈酸性,而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下更穩定;沸水焯則可以滅活氧化維生素C的酶。因此,上述方法都能減少維生素C的氧化損失。

另外,煎、炸、熏、烤等高溫烹調方式對所有營養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也容易引起蛋白質變性,降低消化吸收率,還可能會產生3,4-苯并芘、丙烯酰胺、雜環胺等有害物質,特別是富含淀粉的食物。

數據顯示,薯類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比谷類油炸食品高4倍。盡量少吃油炸淀粉類食物,尤其是薯片、薯條。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需要熏烤,盡量少用明火,縮短熏烤時間,吃之前建議將烤焦部分去掉。富含蛋白的食物如雞肉、魚肉高溫烹調時易產生雜環胺,該物質可能誘發癌癥,建議煎炸熏烤時掛糊,吃時多去些糊。

另外,高溫油炸尤其是反復油炸會使食物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加大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平時要避免反復用油。

食物太燙增加食道癌風險。食道比口腔對溫度更加敏感,口腔感覺不是特別燙的食物,仍可能損傷食道的表皮細胞。如果常吃太燙的食物,食道表皮細胞反復受損又反復被修復,就可能引發癌變,增加食道癌風險。日常生活中,無論是飯還是湯,建議稍微放涼點再吃。

猜你喜歡
淀粉類食道油炸
遠離油炸食品的美味陷阱
腹瀉早期吃點“淀粉類”食物
老年人食道相關的衰老與疾病
玫瑰花茶飲 可緩解胃食道逆流
悠閑茶餐廳
油炸冰激凌到底有多少個?
食道閉鎖術后吻合口狹窄行食道擴張的治療體會
牛食道異物阻塞急救治療方法
食譜變化,使狼變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