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媒:中印合作,不需要“藥神”

2018-07-30 04:20
環球時報 2018-07-30
關鍵詞:重病藥價藥神

印度智庫觀察研究基金會(ORF)7月28日文章,原題:(實現)醫療衛生領域的雙贏,中國和印度不需要“藥神” 中國人氣電影《我不是藥神》講述的是一位中國商人通過從印度代購低價抗癌藥回國幫助無力負擔奇高藥價的癌癥患者的故事。影片通過緊扣當下熱點的故事選取和基于真實背景的細節處理贏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片中癌癥患者的故事打動了千萬中國觀眾的心,也激起了中國人對藥價的激烈討論。

中國過去十年的醫改通過設立500多種常見藥品名錄以及常見藥品強制限價等舉措大幅降低了其醫療開銷。但是,這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重病治療藥品給患者帶來的過重壓力。原因之一在于中國嚴格的知識產權立法使其不具備印度那樣的仿制藥生產平臺;第二個原因是中國公眾對原創品牌的偏愛。2016-2017年,印度向中國出口了約2323萬美元的藥物制劑和生物制品;與此同時,其進口數字約為1.28億美元。所以,可以做一些什么幫助類似《我不是藥神》中那些重病的患者呢?

第一,中國藥價顯然高于印度,因此,中國可以通過更多向印度進口藥品降低國內公共醫療開銷,同時,也應該對印度藥企在中國面臨的業務拓展問題進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第二,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并沒有幫助中國發展其本土藥企,藥物專利壁壘也導致國際藥品巨頭在中國的支配地位越來越穩固;第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的最新規定讓國際藥企巨頭通過其專利坐收巨額利潤。因此,中國和印度應該加強對話,讓廣大發展中國家擁有能滿足本國百姓用藥需求的制藥產業。解決以上問題不僅能減輕中國醫療開銷負擔,更將為眾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個解決國內民生問題的重要范本——一種真正的雙贏局面!

幸運的是,諸如《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大熱電影將重新啟動人們討論兩國間一些重要問題的對話,同時也將引領一些積極改變?!?/p>

(作者MohnishKe?dia,胡青松譯)

猜你喜歡
重病藥價藥神
吸煙者出現3個情況要當心,可能是“重病”表現!
《我不是藥神》5月日本上映
中國藥神李時珍
舉措太溫暖
《我不是藥神》 8月9日北美上映
遏制藥價飆升
聲音
美國汽車巨頭“重病”纏身
藥價上包裝能否扼制“藥價虛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