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美歐免戰,德國別太樂觀

2018-07-30 04:31姜鋒
環球時報 2018-07-30
關鍵詞:容克德國政府美歐

姜鋒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就暫緩雙方貿易沖突達成一致,德國格外高興。德聯邦政府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喜不自禁地贊揚事情取得了“突破”,也是這位部長在容克啟程之前還滿懷憂慮地告誡不要期待過高。德國的忽喜忽憂可見一斑,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歐美貿易爭端實質上是德美貿易沖突,歐盟對美高額貿易順差主要發生在德美之間,美國威脅要制裁的汽車行業也主要針對德國。避免和美國打貿易戰,最符合德國利益,由此看來,容克的華盛頓之行為德國立了大功。德國作為外貿大國,在這場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全球貿易爭端中如何應對,值得關注。就當前而言,雖然美歐暫緩貿易沖突,也就未來零關稅談判等議題達成一致,但發展趨勢可能不像德國政府想象的那么樂觀。

首先,不僅德國可以利用歐盟,美國也在利用,但歐盟這張牌不是萬能的。借助歐盟,德國暫時避免與美國發生貿易沖突;同樣借助歐盟,特朗普拿汽車行業開刀逼德國就范,德國一退,歐盟全體讓步,可謂一箭多雕。特朗普曾譴責德國把歐盟當工具,但也深諳其中奧妙,此次成功地“挾德國以令歐盟”,迫使歐盟答應多購買美國的大豆和液化氣。在11月美國中期選舉前,這無疑是特朗普鞏固農民和油氣工人票倉的妙招。

美歐達成了一致,但德國在歐盟內部與其他成員國間的張力卻增強了,平衡這一張力需要德國付出代價。近來德國政府格外強調要加強歐盟的團結,也透出德國在擔心歐盟若不團結,自己就勢單力薄,難以抗衡美國。

其次,貿易戰綏靖主義行為短期可能會保全自己,但也可能損傷自己的長期利益??梢韵胂?,德國臺前幕后為促成“容克-特朗普交易”做了很多努力。美歐雙方的聯合聲明中針對第三方“強制轉讓技術”“盜竊技術”和“國有企業”的內容,與近來德國一些人的話語有很多相似之處。給人的印象是德國為避免自己利益受損,一方面借重歐盟向美國妥協,另一方面為美國出謀劃策,包括拿第三方利益作為換取美國“放一馬”的砝碼。就在“容克-特朗普交易”達成之后第二天,傳來德國政府將以“國家安全”的名義阻止中國企業參股兩家德國企業的消息,時間上如此默契,很難不讓人猜想德國是不是有“不公開”的約定,以顯示與美國合作的誠意。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德國需要多方商業機會和良好的信任關系,在關鍵時刻背棄這樣的機會和關系,不是明智的選擇。

再次,中國已經被牽扯到美歐解決貿易沖突的過程中,很難置身事外。歐盟有些力量一直在有意無意地把意識形態問題塞進經貿關系中,中方需要對此正視和化解:一是中德、中歐之間各類對話要更有針對性,要耐心地解決其包括制度對抗等話題在內的意識形態問題,但不卷入意識形態辯論。二是注意區分外交工作和一般對外關系的區別,避免把經貿活動政治化地解讀或夸大意義。三是保持戰略定力,巨大的市場機會和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是中國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障。同時要意識到,市場巨大早已是客觀現實,但營商環境質量還需要大力改善?!?/p>

(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員)

猜你喜歡
容克德國政府美歐
本期導讀
德外長:美歐關系取決于如何對華
歐盟發布貿易統計,中歐貿易增長迅速,逼近美歐貿易
美歐談自貿,中國早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