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數據大學問
——以新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復試統計表》為例

2018-08-09 05:47吳陳敏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8年20期
關鍵詞:復式統計表統計數據

吳陳敏

(福建省漳州市江濱小學,福建漳州 363000)

1 情境豐富利導向

好的問題情境應當有利于將學生引向數學實質。問題情境的設計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讓他們在經歷收集數據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里處處有數據,在解決很多問題前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整理數據,分析判斷數據,最后才能幫助做出合理的決策。

(1)情境:出示本班學生一、二年級時的身高統計表,提取信息(見表 1)。

表1 本班學生一、二時年級身高統計表(單位:cm)

師:你能讀懂這張統計表嗎?它包含哪幾項內容?

師:“在這張復式統計表里你獲得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讀出學生在一、二年級時在各個身高段的人數。

師:“一年級身高115~119cm有3人,為什么二年級身高115~119cm是0人呢?這3個人跑哪兒去了?”

(2)根據“數據”做預測和判斷,提升數據分析觀念。

師:“現在你們身高的分布會是怎樣,說一說?”(學生回答后,教師呈現),見表2。

表2 身高統計表(單位:cm)

師:“請預測一次,如果到了六年級呢?”

生:“身高在140cm以后的人數越來越多,140cm以前的說不定都是0?!?/p>

……

師:“如果到了中學呢?還用這張統計表嗎?”讓學生明白需修訂表中橫欄和縱欄的項目,留下分欄格不變。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表不是一成不變的,既有‘變’又有‘不變’,使學生對復式統計表有更深刻的認識。設置這樣的情境,不僅有益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課堂中自始至終發揮一定的導向作用,引向數學實質。

2 解讀數據利發展

統計數據解讀能力是新時代公民需要具備的一種重要素養。所謂統計數據解讀能力,是指識別、理解、揭示統計數據內涵并做出統計分析、判斷和行動選擇路徑的能力?;蛘哒f,是針對統計數據,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的能力。在問題背景下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它是對數據“語言性”的翻譯、閱讀和理解,在形成規律的數據里對信息的分析、判斷和提取,是對統計數據內涵信息的系統思考和深度挖掘。

那么,如何提高統計數據分析解讀能力呢?

第一點:培養科學的統計思維??茖W的統計思維是指運用恰當的統計思想、觀點和方法,從統計視角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來源于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統計行為習慣及正確的統計實踐,是統計能力的核心要素。如果缺乏統計思維的集成,再多的統計知識也難以提高統計能力。因此,提高統計數據解讀能力,關鍵要著力培養科學的統計思維。

第二點:加強數據解讀方法及技巧傳播。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學習統計專業雜志的一部分統計數據解讀技巧,如北京《數據》雜志開辟的《數據速讀》《專題數據》等欄目對此做的一些積極的努力和探索,值得借鑒。在此有一部分例子。在課堂上,有這樣的問題“從這張統計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讀懂這張統計表嗎?它包含哪幾項內容?”“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議?”“看到家庭成員每天做家務時間統計表的統計結果時,你有什么感受?”通過引導學生對復式統計表中的數據的簡單分析,引發學生發現數據背后的信息,提出有價值的想法,體會數據的價值。在上述情境中:“請預測一次,如果到了六年級呢?”“如果到了中學呢?還用這張統計表嗎?”使學生在鞏固新知的基礎上對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有一個提升,讓學生通過數據的變化趨勢對未來做合情推理,培養學生預測能力,同時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表不是一成不變的,既有‘變’又有‘不變’,使學生對復式統計表有更深刻的認識。這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能夠讓學生基于觀察統計表獲取數據,卻又能跳出數據結合現實進行分析,讓學生讀出數據背后的“信息”,激發學生對統計的興趣,提升他們的數據解讀能力。

3 活動操作利體驗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數學課程中應當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經驗,才能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而要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應使學生不斷經歷數據統計分析的全過程。

在面積單位的認識上,設計畫、剪、比、實際測量等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分析、比較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進行抽象和概括,能較深入地理解概念。只有設計這樣有意義的操作活動,學生主動探究,才能發現規律性知識,在發展學生數學分析思維的同時,學生也掌握了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又如調查本班男生 、女生喜歡的活動,然后收集、整理數據完成單式統計表,在“你問我答”活動過程中,學生發現單式統計表存在的局限性,自主產生“合并”意識。課堂中注重提供時間空間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經歷“合并”的過程,通過折一折、拼一拼、貼一貼、議一議等活動,“創造”出功能更強大的復式統計表。

4 以人為本利創新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課程改革的出發點,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就是尊重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學生能否獲得全面的發展為標準。首先一定要讓學生對數據分析產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有了興趣再難的事,我們也會風雨無阻,勇往直前。其次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畢竟數據來源于生活,這樣采集的數據學生才會產生興趣,并且容易理解,不顯得那么枯燥乏味。而且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終極目標。最后培養學生由小及大,從身邊的小事舉一反三,了解數據分析對于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個世界的意義。為國家、為世界培養具有應用意識、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例如,學生可以分析自己一個星期的生活開銷。首先我們可以問學生知道爸爸媽媽每個星期給你多少生活費嗎,自己每個星期還剩多少或者超支了多少嗎,那你們知道你把錢用在了什么地方嗎?難道你們不想為自己制定一個收支清單嗎?明白自己什么地方該用或不該用,在周末時去買自己心儀的東西嗎?好!從現在開始請同學們收集自己這個星期的生活收支,等到下個星期我們一起來分析數據,得出結論。這種和學生開銷密切相關的課題,學生肯定有興趣。而且學生在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開銷情況從而養成節約的傳統美德。

5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數據分析的能力,要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用到實際問題中的能力。這樣才能有效地實現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目標。

猜你喜歡
復式統計表統計數據
創新視角下統計數據的提取與使用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各式各樣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略談“垂直互動”復式教學的作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澳門復式住宅
上榜派出所統計表
國際統計數據
神奇的統計表
2017年居民消費統計數據資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