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表: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2018-08-13 17:23熊博翰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8年6期
關鍵詞:劉表董卓袁紹

熊博翰

劉表,字景升,兗州山陽高平人,乃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余的后代。

在三國這段歷史中,劉表算得上是一個另類了。

劉表的另類之處不在于出身皇族(西漢之時中山靖王劉勝有子一百二十余個,想必到了東漢末年劉姓皇族遍地在),更不在于劉表長得帥名頭大有“八俊”之稱,而是在于他處處彰顯的性格缺陷——“多疑無決”。

劉表坐擁荊州,帶甲十萬,實力是杠杠的。但翻遍整部三國史,也沒見劉表鬧出多大的動靜。別人轟轟烈烈,開展搶錢、搶糧、搶地盤的行動,殺得天昏地暗、你死我活,然而這一切似乎離劉表很遙遠,我們看到更多的只是劉表舉棋不定,多疑無決,占著荊州的大好河山,卻“不干正事”。

劉表“多疑無決”的最大表現是政治立場搖擺不定。不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是董卓,還是李傕、郭汜或者曹操,劉表都兢兢業業派人進貢。這倒也罷,可以說是一片丹心向皇帝。但是劉表在向董卓進貢的同時,又推薦參與“討董聯軍”的袁術為南陽太守。如果說這是劉表背棄董卓倒戈“討董聯軍”的行為,那么劉表又為什么拒絕向董卓出兵呢?向董卓進貢并拒絕討伐董卓,似是承認了董卓這個“中央政府”,推薦董卓的敵人做官卻又好像跟董過不去,這矛盾的行為只能說明劉表的心中疑慮重重。一方面,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聲勢浩大,反對他就會被戴上反對中央的帽子,劉表萬萬不敢這么做;另一方面,“討董聯盟”列舉董卓罪證,出師有名,以袁紹、袁術為代表的不少門閥軍閥也加入了其中,劉表得罪不起。董卓宣稱要討伐“亂臣賊子”,“反董聯盟”聲稱要“清君側”。劉表既擔心自己成為“亂臣賊子”,又害怕袁紹等集體抵制他,選不定自己的立場,卡在中間玩稀泥。到頭來董卓被刺身亡,劉表仍站在原地瞻前顧后,什么也沒做。貌似患了“選擇困難癥”的劉表,在關鍵時刻總是遲遲做不出決斷,終究難成大業。

官渡之戰時,曹操和袁紹保持著短暫的平衡,此時只要有第三方勢力介入,很可能立刻使勝利的天平發生傾斜,改變天下的格局。

如果要做一番事業撈一把便宜,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天上掉餡餅??!

東吳首領孫策決定在此時偷襲曹操,不料出兵前死在了刺客手里。于是,現在有能力決定戰爭走向的,只剩下劉表了。

是時候做出選擇了。

劉先、韓嵩等人勸諫劉表:將軍擁有兵甲十萬,不如幫助曹操,不僅能打撈一筆還能得到曹操的信任。

劉表:有道理。不過以防萬一,韓嵩你去曹操那里走一趟,探聽一下虛實。

但劉表終究是劉表:多疑無決,坐談客耳,無能為也。

韓嵩從曹操那里回來匯報情報,劉表竟懷疑韓嵩里通外國,是曹操的說客,大發脾氣。

最終劉表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選擇——按兵不動,優哉游哉袖手旁觀,沒有一點要抓住機會干一番大事的意思。這贏得了所有人的驚嘆,今有學者如下評述:

曹操驚嘆了。曹操驚嘆劉表經營數千里大好河山,十余萬水陸軍隊,只是為了給他人作供奉(適足為吾奉矣)。這是一種什么精神?是一種毫不利己、專門為人的天下為公的精神,著實令人嘆為觀止。

袁紹驚嘆了。想不通在這樣一個亂世,劉表坐擁地方數千里、兵甲十余萬,竟然甘心做一個土財主,沒有一點把生意做大的念頭。這是何等的定力?是一種泰山崩于前我自巋然不動的定力,著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劉備驚嘆了。劉備驚嘆劉表作為漢室宗親,眼看天下大亂,黎民遭難,竟然無動于衷,只一門心思地守住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不思進取,終日置酒高會,玄談無為。這是一種什么狀態?是一種埋著頭過日子,閉上眼看世間的痛苦,胸無大志,得過且過的狀態,著實令人唾棄不已。

然而不久,劉表不能夠再袖手旁觀了,因為曹操干掉袁紹之后,又摩拳擦掌,將矛頭指向劉表了。劉表就算再不思進取,守住自己的地盤也是必須的。

此時,劉表再次發揮了他的多疑無決精神。

劉表叫來劉備:老弟,上次沒聽你攻打曹操的建議,痛失良機,我后悔??!

劉備:不用擔心,機會還有很多。

劉表:總之曹操要打過來了,你小心一點。

說白了,就是讓劉備替劉表守住荊州的大門,不讓曹操打進來。但劉表又實在多疑無決,既想依靠劉備抵擋曹操,又不希望劉備強大到自己控制不了,所以前前后后只給了劉備不到五千的士兵,想要劉備憑借這些擋住曹操?笑話!

交代劉備一番,劉表卻沒有過多的考慮曹操的事,因為他在曹操攻打荊州之前就病死了。但死之前,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劉表。

那就是確立接班人。

這個問題本來不是個問題。接班人,按照禮法,必然是長子,但偏偏劉表更喜歡小兒子。于是劉表老拿這個問題問大臣們,大臣們也各有各的說法,弄得多疑無決判斷力缺失的劉表愈加猶豫,將這件事一拖再拖,最終鬧得一發不可收拾。

曹操還沒打過來,劉表卻病得奄奄一息了,不得不做出最終的決定了。但此時已經由不得劉表了,蔡瑁已經奪取了大權,擁立了小兒子劉琮??蓱z劉表死之前連見長子劉琦一面都做不到。

劉表撒手人寰之后,荊州亂作一團,內部長子劉琦派與幼子劉琮派爭奪權力,外部曹操大軍壓境。

內憂外患,國家豈能不亡?

其實這一切都是劉表多疑無決的后果,自作孽不可活。劉表在尚未重病之前就應看到,袁紹廢長立幼導致國家亂作一團,可惜劉表對袁紹的悲慘故事視而不見,最終步了袁紹的后塵。如果立嗣之時更加果斷,荊州還是有可能保全的。如果官渡之戰不袖手旁觀,甚至能做出更大的事業。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劉表就是一個多疑無決的坐談客,無能為也。匹夫無罪,懷壁其罪,劉表多疑無決,沒有能力,卻擁有大片的土地,這釀成了一系列的悲劇。

至此,不禁感慨:

當年韓信背水一戰,終于打敗項羽;赤壁之戰,孫權砍桌為誓,一心主戰。正是他們的果敢和決心使他們最終取得了勝利。而項羽在鴻門宴上多疑無決,沒有除掉劉邦,最終失敗。

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作者單位:武漢市六中高一(8)班)

猜你喜歡
劉表董卓袁紹
袁紹其實不無能
袁紹其實不無能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
劉表托孤考述
劉表:外寬內忌,好謀無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