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

2018-08-15 10:41許彬彬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建議高校

許彬彬

[摘 要]校園文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本文從闡述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并著重從正確把握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突出校園文化建設的學校特色,凸顯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神底蘊,樹立校園文化全員共建意識。

[關鍵詞]高校 ;校園文化建設;建議

一、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是一種亞文化,高校校園文化從廣義上講,是指高等學校的廣大師生員工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在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等各個領域創造出來的活動方式、價值觀念以及物質和精神成果中所體現的文化形態。從狹義上說。就是特指高校師生員工活動、娛樂的一種精神文化形態。從文化形態學的角度出發,校園文化在內部結構特征上表現為三種形態:

第一,物質文化。它是高校發展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外在物化形式的總稱,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前提和條件,是精神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載體,是校園文化的外在標記。第二,制度和方式文化。它包括學校的管理體制、組織機構及其職能、生活娛樂方式、行為規范、規章制度以及相應地體現于人際關系中的主體的生活、行為、消費方式等,還包括非正式群體的活動制度和方式。第三,精神文化。它是高校長期創造形成的一種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對多元價值文化的沖擊與交融引導不力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發展,作為一種動態文化形式的校園文化必然會染上市場經濟的許多色彩,其活動的自發性也會逐漸加強。如果這種自發現象一旦出現而又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引導和規范,就很容易產生一定的盲目性。當前,社會多元文化的存在及較強的輻射效應,導致部分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指導思想不清,尺度把握不一,高校師生員工存在利益至上等問題。當還不成熟的校園文化面對來勢兇猛的社會多元價值文化的沖擊時,往往顯得無能為力,而不能作出及時的、恰當的應對,導致教師、學生在更多的場合考慮的不是怎樣有利于教學、怎樣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而是眼前利益和效果。因此,高校應找到一個契合點,能在多元文化的沖擊和交融中保持自身的特色,培育更適合大學生長遠發展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部分高校重視不夠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不僅需要處理好同社會的關系,而且要從高校內部抓起,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高校領導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上下功夫。高校要做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個方面的工作,但三個方面的關系又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密不可分的,任何一部分出問題都會對高校整體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部分高校把科學研究擺在突出位置,通過人才引進、學科建設、提升成果數量和質量等來提高高校的辦學層次和水平,這固然沒錯,但如果沒有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其中,就容易導致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高校的長遠發展不利。

(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定位不清

高校的發展千差萬別,層次各異,每個學校都會有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校園文化的涵義也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高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中如果面面俱到或者放任自流都是不可取的。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高校對本校校園文化的定位不夠清晰,沒有鮮明地體現出要提倡什么,展示出學校特色文化,如誠信教育、責任意識培養等方面,因此高校內部要從整體考慮,達成統一的認識,對自身進行合理的定位,充分考慮到大學本身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當前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和發展的趨勢,保持自身發展特色。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

(一)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管理機制

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也應高度重視發揮人的作用,做到以人為本,確保大學生在一個健康、有序的環境中全面發展,這其中應包括高校硬件設施的布置和軟文化建設兩個方面。 一方面,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要體現以人為本,就要在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各項設施分布等方面體現人文關懷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確立師生的主人翁地位,在學校管理中要加強民主,使落實的各項政策、制度能充分調動大學每位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創新管理體制,依法治校

高校要創新傳統的管理學校的模式,做到科學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在組織建設、隊伍建設中加強各級管理層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共同研究制定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通過制定科學、合理、有效、可操作性強的制度,進一步規范學校運作程序,最大限度地符合師生員工的根本利益。同時,大學師生要逐步樹立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在法制的軌道上開展學校的綜合管理、教育教學、服務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動,堅持校務、院務公開,維持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三)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形式,增強自身活力

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發展中的永恒話題,但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而發展。充分吸收社會先進文化成果, 不斷創新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內容和形式,才能保證校園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網絡越來越成為大學生依靠的工具,如何恰當地利用好豐富的網絡資源,使之更好地推動校園文化的構建,應成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梢酝ㄟ^在網上開展有引導性的主題討論活動,讓學生在和同齡人的思想碰撞中主動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使他們逐步形成自我監督、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機制,以健康、有序的網絡文化帶動校園文化的發展,保持自身活力。

總而言之,要使高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積極引導外,還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園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面對新形勢、新問題,高校應依據當前實際需要和高校辦學特色,體現前瞻性,積極探索本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以便更好地發揮其在和諧校園構建中的積極作用。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建設建議高校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