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主問題的設計

2018-08-15 10:41江藜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問題設計

江藜

[摘 要]“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生的思維往往從問題開始。所以,課堂上問題的設計就顯得極其重要。問題設得實,設得巧,不僅能“傳道、受業、解惑”,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關鍵詞]初中語文;問題;設計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若想利用一堂課囊括諸多內容,則難免會提出一些瑣碎的問題,結果往往導致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很短暫,也容易逐漸失去深入解讀的興趣.對于稍顯粗糙的問題,學生的應答膚淺、簡短,答完之后思維也似乎就此中斷,至于后續探究當然更是無從談起.對于零碎的問題,學生也不容易把握文章要旨,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面,從而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這種提問的方式,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缺乏主動性,只是一味地在被動作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抑制,最終還是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當前語文教學中無效的問題設計

1.提問“面面俱到”。老師在課上問題設計過多,過于瑣碎。學生根本沒有多少時間思考,導致“碎問碎答”。這樣一堂課下來,沒有一個明確的課堂教學中心,學生盲目地被牽著鼻子走,在云里霧里中疲憊不堪,不僅思維受到壓抑,而且收獲甚少,僅走過場而已。

2.提問“泛泛而談”。 要么問題過于簡單,沒有思考價值,僅以單純的判斷性提問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等?;蚴且詫W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費力氣的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問學生,這種做法只圖課堂表面熱鬧,而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也收不到什么教學效果。要么問題過難,對學生只啟不發。

3.提問“步步為營”。 單一的“預設”限制了種種的“生成”。一個個提問成為牽引著學生向教師的“教案”設計靠近的階梯,“提問群”的接連出現成為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橋梁,“隨口而至”的問與答沒有絲毫的美感和激發力,使之成為桎梏學生創造思維的網絡。學生的求知欲無法得到擴張與滿足,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此止步與抹殺,發散性提問、開拓性提問也就無從談起。

二、對主問題的認識

繁雜瑣碎的提問往往是造成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因為頻繁提問會打斷課堂連續性,打亂學生的思維,并且滿堂的問答式教學讓學生完全失去了自我,思想完全由教師操控,失去了對教學內容個性化的分析、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設計的問題要簡練、有牽引力、有說服力,具有一問抵多問的效果。運用“主問題”代替“瑣碎問題”既節約了無謂提問、答問所花費的時間,也將課堂的主體交付于學生,使得學生對所學內容擁有自己的品讀理解,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爸鲉栴}”代替“瑣碎問題”節約出大量時間,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仔細對文章進行細讀、準讀、精讀,從而達到讀懂作者的心聲,將文章的內涵讀出來、析出來、品出來的效果。并且主問題是經過教師精心概括而出的,既可以避免零碎問題打斷教學的弊端,也可以防止學生在沒有教師的點撥下對教學內容的盲目性。主問題的設計對文章起到“一線串珠”的效果,可以幫助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可以遏制教師習慣性過多講解的行為,有利于形成“提問、閱讀、思考、討論、評析”等立體交流課堂結構的形成。

三、如何合理地設計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主問題”

“主問題”的設計也是頗有技巧的,只有設計得好的“主問題”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如何設計一個真正的完美“主問題”呢?

(一)找對文章的角度

只有積極地從文章的標題、文眼、文本線索、結尾和文章的精彩處入手,才能真正地找對應該設計的“主問題”的角度。如果從文章標題入手,以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為例,一看文章標題我們可以找到的“主問題”角度就是:“我”和“地壇”有什么關系呢?由此就可以有所側重、循序漸進地設計“主問題”。如:“我”是什么樣的?“地壇”是什么樣的?“我”和“地壇”有什么聯系?這幾個“主問題”的設計,能引發出學生更多的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去的地壇?地壇對作者而言意義在哪里?作者著重描寫的地壇是個有著什么精神的意象?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這樣,“主問題”在教學中的目的就達到了。

(二)找準文章的價值

“主問題”的設計一般都要體現文章的價值,不能只是隨便地向學生問問題。只有體現文章價值的問題才能使得學生對于該問題的回答是有意義的,也會讓問題具有開放性,從而能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在形成讀書、提問、思考、討論的立體交流課堂模式的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在有價值的提問中,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魯迅先生的《故鄉》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提問魯迅的故鄉在哪?魯迅原名是什么?閏土這個人物有什么人物特點?等等,對于文章而言就意義不大。因此我們應該設計的“主問題”是魯迅對于故鄉究竟抱以何種感情?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在分析作者的感情同時分析每一個人物在當時時代背景下的性格特征,以及故鄉對于我們每一個人的意義。也正因為如此,文章的內涵以及中心思想才得以表露出來。這也是“主問題”要找準文章的價值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們在冰心的《紙船》、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和朱自清的《背影》這樣的文章中都能用同樣的方法來設置“主問題”。

(三)注重知識點的延伸

在新課標語文教學的背景下,語文課程也發揮出其工具性的一面,即通過語文增加學生的知識來擴大知識面、貼近生活,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其他學科中?;诖?,教師在“主問題”的設置上就要注意知識點的延伸問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求“主問題”的設計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啟發學生的思維,實現從課內到課外的進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在《楊修之死》中,可以另辟蹊徑地提出這樣的“主問題”:楊修到底算不算是曹操殺死的?這樣的問題其實像一個辯論賽的題目,教師甚至可以將其設為辯論題,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辯駁,從而引出楊修實際上也有性格缺陷,曹操用人也有界限諸如此類的問題。在課堂上將形成非常熱烈的討論氣氛,也由此引出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怎么正確地表現自己的才能這樣的現實問題。甚至會有同學因為這個問題而開始對三國故事好奇,從而在課后認真品讀三國。由此可以看出,一個好的“主問題”的設計確實能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來延伸自己的知識。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看出“主問題”的設計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每個語文教師都應該在認真研讀和分析教材后,結合自身實際和班級實際,提出有意義的“主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問題設計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