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

2018-08-15 10:41鄧呂勇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關鍵詞:初中思品生活化課堂教學

鄧呂勇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課必須貼近生活、回歸生活,引導學生在生活的背景、事件、經歷和問題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構,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主動參與的強烈愿望。在觀察生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的探究活動過程中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從而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

[關鍵詞] 初中思品;課堂教學;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于開發和利用初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組織教學,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服務?!?新課標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陶行知說:“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逃c生活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闭n堂生活化,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增強了課堂與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這就要求我們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效地把生活引入課堂,活化教材,構建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課堂,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接受和認同正確的觀點、并運用于日常生活之中。那么,如何做到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呢?

一、設計精彩的新課導入,實施教學生活化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新課導入十分關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要使學生自覺地、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就要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導入新課,做到新課導入生活化。例如,在教學《愛在屋檐下》一課,在上課前我先讓學生欣賞《爸爸媽媽》MTV,讓他們在優美動聽的旋律中體會孝敬父母的感受。然后啟發、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反思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并讓他們各自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讓學生來評評誰最孝敬父母。經過動員,學生學習興趣馬上提高了,紛紛述說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帶著濃濃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教學活動中。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實施教學生活化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注意把握時機,抓住現實生活與學校教育的結合點,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地滲透,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從而促成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的統一。例如,在學習“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一課時,我播放了一段元旦文藝匯演前同學們排練的錄像:一遍遍的進場、退場、表演……天氣寒冷,同學們的鼻子、手都凍得通紅,但同學們依然個個精神飽滿,努力排練,以自己良好的表現來為班級爭榮譽。因為這是同學們都親身經歷的事情,所以在觀看完這段錄像后能暢所欲言,對良好的集體離不開個人的努力這一知識點有了更深的體會和感受??梢?,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教學方法和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生活情境的氛圍,讓教學活動烙上生活的印記,使“課堂生活化”、“生活課堂化”。

三、結合時事政治教學,實施教學生活化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利用時政新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學習“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的“臺灣問題”一課時,我及時地添加了“蔡英文臺獨言行”引發海內外華人憤恨,促使大陸戰機繞島飛行,戰艦繞臺巡航,使學生認識實現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我們有決心更能力粉粹臺獨陰謀。這些新近的、鮮活的時政新聞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同時理性的分析也與教材中余光中先生的充滿感情色彩的《鄉愁》一詩形成互補。選取學生聽得到、看得見的時政新聞,就不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虛幻的感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學生也看過電視,所以課堂上學生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也有了更深的體會。

四、組織開展活動,實施教學生活化

新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中成長,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從學科教學的特殊性來看,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生活探究,社會規范也只有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才能真正內化。例如,在教學“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我讓學生表演小品:家境不錯的中學生趙凱看到同學們都流行穿名牌,覺得自己如果不穿的話很沒面子。于是他向父母提出了買名牌服飾的要求。父親對其進行勤儉教育,但他很不以為然,認為父親思想陳舊,跟不上時代潮流。表演結束后,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由于小品中的情境與身處農村的全班同學的日常生活有關,學生的討論非常激烈。通過討論同學們最后認識到:我們提倡節儉,并不是要過苦日子,而是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再如,在教學“學會合理消費”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十一”黃金周期間,商家針對消費者的心理,各類打折促銷活動會接踵而來:“滿300減150,滿400減300” ……看到別人在瘋狂搶購,正在逛街的張英同學也加入了搶購行列。為了湊夠商家打折的金額,她先后買了四套內衣、兩件襯衫,十雙襪子。等到回家冷靜下來,她后悔不已,因為家里并不缺這些東西。請問: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和體會嗎?你是如何看待這種消費行為的?似曾相識的生活情境一下子拉近了學生的距離,在討論中學生深刻體會到了消費要理性。

五、結合家校生活教學,實施教學生活化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收集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素材,運用提問,討論,案例交流等方式進行生活化課堂教學。例如,在教學《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一課時,我提問學生:“每天晚上家庭可口的飯菜是誰提供的?拖地、掃地、倒垃圾這些家務主要是誰做的?父母辛辛苦苦為孩子忙前忙后沒有怨言,這是為什么?我們應該怎么爭做富利鎮的孝德少年?”通過提問,再現家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責任就是不求回報、不用別人強制而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父母有撫養教育孩子責任,孩子有尊敬家長、幫做家務的責任。帶領學生重新溫習《中學生守則》:“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刻苦學習,參與活動,做好衛生”等,然后引申到課本內容,幫助學生認識到:在學校,自己的角色發生了變化,責任也發生了變化,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是履行責任的體現。就身邊“某同學無意中打破了教室的窗戶玻璃卻不敢承認”的案例,進行分析;并結合學校開展青少年德育活動,討論如何爭做“五小公民”,引導學生樹立“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意識。

總之,實施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是新課程的要求,也是我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教學方法。離開了生活,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會成為乏味的說教,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可能有什么實際的效果。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可以通過關注、探究、體驗、拓展學生生活的方式來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情感世界,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樹立自己正確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學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

猜你喜歡
初中思品生活化課堂教學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