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策略的研究

2018-08-15 10:41蔡紅軍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關鍵詞:轉化策略民族地區農村小學

蔡紅軍

[摘 要]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抽象性,使得一些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學習起來往往倍感吃力。在這個過程中,部分自信心不足、缺乏毅力和恒心的學生往往容易選擇放棄,最終淪為后進生。長期以來,后進生是影響整個班級同步發展和進步的最大阻力。在素質教育理念之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師應當關注和關心每一名學生的發展,從而促進班級的全面發展。因此,對于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而言,積極轉化后進生,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分析了數學后進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

[關鍵詞]民族地區 ;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策略

后進生是指一個班級中學習態度差、習慣差、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后進生是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班級普遍存在的客觀現象,而民族地區農村經濟相對落后,因為教學條件和設施,以及師資力量、學生家庭學習環境以及學習基礎等因素的影響,小學數學后進生在班級中占的比例更為突出和嚴重,因此,作為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師,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應當從學生自身、家庭、學校等方面入手,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轉化對策,促進班級的全面發展。

一、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的成因

1.學生自身因素。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原因,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決定外因。對于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的后進生而言,與學生自身的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說:學生自身的因素是后進生產生的關鍵因素。首先,惰性心理。拋開智力方面的因素,很多后進生都存在惰性心理,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積極、不主動、不思考、貪玩、自控能力差、遇到困難和問題容易退縮等等,都是很多后進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其次,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差。態度和習慣是促進學生學習取得進步的保障。對于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而言,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加上數學本身屬于一門邏輯性和嚴謹性極強的學科,所以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自覺地產生了厭學情緒,最終影響了學習效率的提升。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后進生的產生,家庭的教育和影響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學生缺乏監管。在民族地區農村,由于父母常年務工,為生計奔波勞累,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和教育孩子,再加上他們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又十分有限,教育理念落后,甚至缺乏教育的意識,這些原因也直接導致了孩子學習基礎薄弱,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成為后進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學校因素。學校是教育孩子的重要陣地。首先,民族地區農村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辦學條件差、教育質量差、教學理念落后、師資力量和水平有待提升等因素是導致后進生產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在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于關注優等生,忽視了后進生,使得很多后進生自尊心備受打擊,最終產生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成為名副其實的后進生。

二、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的轉化對策

1.積極鼓勵,樹立學習信心,轉化后進生。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很多后進生存在學習自信心不足的現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后進生應當實行積極的鼓勵很肯定對策,對于學生的優點,應當予以及時的肯定;而對于學生的不足,則應當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從根本上講,這種學習自信心的樹立,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是比較關鍵的。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信心,動力自然產生,而動力是激發學生不斷努力和拼搏的關鍵力量。這樣,在這種良性循環的機制下,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會得到很好的提升。

2.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 ,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教師也應當注重教學的改革、創新,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以下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轉化后進生。首先,改變傳統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手段的創新,轉化和改變后進生。

3.分層次教學提高后進生

首先,認真調查摸底,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

(1)動力不足的學生。動力不足型差生中大都腦子靈、反應快,稍微懂了就不愿聽,注意力很難集中。教師只要想方設法把他們的精力“會聚”到學習這個焦點上來,即可摘掉差生的帽子??梢晕账麄儏⒓诱n外小組,當小先生、小組長等,把他們心思集中上來。

(2)成績不均衡的學生。這些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從而學不進去,甚至放棄學習,針對這類學生可通過觀察和談心幫助其改進學習方法,并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對上課害怕回答問題的,盡量提些簡單的問題讓其回答,以增強她們的自信心。

(3)能力不足的學生。這些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求知能力弱,抱負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勝心不強。因而他們的能力和個性發展是明顯低于其他學生。能力不足型差生大都自卑,易“破罐子破摔”,一般采取感情傾斜法。具體做到:不歧視,更多地關心這些學習上的“貧困”者;促膝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笑臉進課堂,以減少差生的心理壓力。提問、練習多請差生上來,答好者給予表揚,答錯了善言鼓勵;作業“高標準”,對差生的作業要求和優等生同樣嚴格,多采用面批,當面糾正或者加注批語。其次,鞏固提高是關鍵。要使差生徹底甩掉差生的帽子,并使班里不再有新差生出現,這是解決差生問題的關鍵。

4.構建"家校"聯動機制,發揮家長的育人功能。在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想實現積極的轉化對策,需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發揮家長的育人功能。而"家校"聯動機制的構建,是積極轉化后進生的關鍵一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與家長保持長期穩定的溝通,如當前智能手機開始普及,很多民族地區農村地區的家長也開始使用智能手機,因此,教師可以建立一個與家長的"溝通群",隨時隨地和家長保持聯系和溝通,并時不時給家長傳授一些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轉變民族地區農村家長的教育思想,發揮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積極功能,為促進后進生的轉化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在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后進生是普遍存在的。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認真分析后進生產生的因素,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轉化對策,積極轉化后進生,促進班級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轉化策略民族地區農村小學
“轉化”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民族地區城鎮規劃現狀淺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