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發展理念下企業環境責任的法律規制

2018-08-19 09:26陳鑫哲吳澤薛博川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3期
關鍵詞:保護環境法律法規環境保護

陳鑫哲 吳澤 薛博川

摘要:隨著我國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推廣,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在努力向綠色化靠攏。在這種大趨勢之下,企業的發展更是要履行綠色發展的使命,遵守相關的環境責任法規。從當前的情況看來,我國的許多企業在發展中還沒有真正的樹立起綠色發展的理念,企業的發展觀念還有待更新和完善。本文主要論述的是綠色發展理念下企業環境責任的法律規制,首先分析了綠色發展理念下企業環境責任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具體的綠色發展理念下企業環境責任的法律規制措施,最后總結全文。

關鍵詞:綠色發展理念企業環境責任法律問題措施

引言:

企業是社會經濟的基本組成單位,在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企業能夠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財富,同時能夠推動社會的現代化建設。在企業的發展中,要注重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不能片面的追求企業的經濟利潤最大化而忽視對社會的責任和對環境保護的責任。企業要緊跟綠色發展的步伐,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企業的綠色化發展。

一、綠色發展理念下企業承擔環境責任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企業的發展未遵循綠色發展理念

當前我國的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發展中,綠色理念的存在感幾乎為零,他們近乎瘋狂的追求經濟利益,忘記了自身擔負的保護環境的重任。企業的發展理念是一個企業健康發展的靈魂和核心,如果這個理念不正確,那么企業的整體發展必定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目前許多的企業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狂熱的發展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經濟,本著這種理念發展的企業在我國不在少數。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常態,企業的發展觀念勢必要隨著更新和變化。如果企業仍然遵從傳統的發展理念,那么在未來的發展中勢必要被時代所淘汰和遺忘。

綠色創新需要企業對生產環節中的一些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步驟進行合理的設計和改革,以此來減少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資源的浪費。目前看來我國的許多企業并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實際生產中采取的綠色創新行為也很少。大多數企業都忽視了對產品的綠色性能設計和綠色工藝改造,沒有重視起這幾個方面的創新,在綠色發展的大趨勢中十分被動。

(二)部分企業缺乏環境保護意識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圍內興起了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在此背景之下,我國的許多企業也逐漸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實際的措施。但是,仍然有相當多的企業不能積極主動的履行環境保護的責任,沒有真正的承擔起企業的環境責任。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表現就是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十分淡薄。企業內部缺乏對員工環保意識上的培養和教育,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十分缺乏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意識,缺少社會責任感。其次,企業高層自身也沒有充分的、真正的意識到環境保護對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在環保工作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甚至有一些企業一直在使用一些國家已經淘汰的不合格的機器設備,不能夠主動的進行設備的更新和綠色生產設備的投入。

(三)缺乏激勵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激勵措施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遵循綠色發展理念需要一定的機制的激勵和制約,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法規進行約束。當前企業的綠色發展十分被動,企業的環境責任的履行也十分被動,企業內部缺乏一個長久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激勵機制。從社會層面來看,社會上對企業的制約和要求還是有一定的總榮幸,相關的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才能更好的起到約束和管理的作用。

二、綠色發展理念下企業環境責任的法律規制措施

在綠色發展理念下企業履行環境責任不僅僅需要企業自身加強自我約束,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自覺保護環境、綠色發展,還需要通過外部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限制。如果僅僅通過企業加強自我約束、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自覺保護環境的話,效果是很差的。大多數企業是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的,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注重追求利潤。而追求利潤同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矛盾,比如一些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渣,對這些廢氣、廢水、廢渣進行處理就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去購買一系列的凈化、處理設備,這大大增加了化工企業的成本。因此,部分化工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就忽視掉對于凈化、處理設備的購買,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不去履行自身的環境責任。這就需要通過加強外部的法律規制來讓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嚴格履行環境責任。主要有以下幾條措施:

(一)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我國政府應當根據當前的綠色發展理念來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提供法律約束,在懲治破壞環境企業時能夠有法可依。通過對《環保法》進行不斷地完善,增加對于企業污染、破壞環境的懲治力度。同時對《環保法》的法律責任內容進行充實,增加同企業綠色生產產品、綠色排放的相關內容,為企業保護環境、綠色生產提供指導。還應當對《公司法》等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明確企業需要承擔的環境責任,明確企業產品生產的禁區,為企業日常生產提供規范,從而讓企業能夠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來保護環境,承擔環境責任。

(二)增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

只有增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加大對于違規破壞環境企業的懲罰力度,才能給別的企業樹立起一個典型,起到警示作用,讓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自覺保護環境。如果相關部門對法律法規的執行不夠嚴格,容易讓一些企業鉆空子,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打法律的“擦邊球”,不去嚴格進行綠色生產,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同時,我國的部分地區政府過于注重GDP,為了追求GDP而對當地一些企業的違規生產經營、破壞環境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造成當地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增強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對于企業的違規生產經營、破壞環境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嚴格懲罰。我國政府也要修改一些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不再僅僅依靠GDP來衡量地方政府的工作能力,從而讓地方政府放下負擔,狠抓環保問題,嚴格懲治違規生產、破壞環境的企業,讓企業能夠承擔好所需承擔的環境責任。

(三)加大對于不履行環境責任企業的懲罰力度

相關部門需要依據法律法規來加大對于不履行環境責任企業的懲罰力度,成立專門的巡視小組進入企業進行實地檢查、不定期進行抽查,對發現的違規生產行為、破壞環境行為責令企業進行整改,并進行處罰。通過嚴格的檢查、不定期的抽查和嚴格的懲罰來讓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做到自覺保護環境,進行綠色生產,為企業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總結:

在新時代的綠色發展背景下,我國每一家企業的發展都面臨著新形勢和新責任,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以及巨大的機遇。企業要想有效的應對競爭,把握好機遇,就必須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向著綠色化發展。企業的綠色化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從思想層面轉變發展理念,真正深刻的意識到綠色發展的重要性。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的企業發展一定會朝著健康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史際春,肖竹,馮輝.論公司社會責任:法律義務、道德責任及其他[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2):39-41.

[2]韓利琳.企業環境責任法律問題研究———以低碳經濟為視角 [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7):22.

[3]黑曉卉,宋振航,張萌物.我國綠色發展面臨的困境及推進路徑 [J].經濟縱橫,2016,(10):15-17.

猜你喜歡
保護環境法律法規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保護環境
保護環境
7月起將施行新的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與民生新聞
海外房屋出租市場法律法規
最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文件提要
保護環境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