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心理咨詢師應該怎么辦?

2018-08-20 11:19魏超波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1期

魏超波

〔摘要〕學校心理咨詢師身兼教師和心理咨詢師兩重身份,在處理家庭教育不當引發的學生咨詢時,可以不拘泥于心理咨詢師的身份,沿著如下思路處理:了解事實真相—確定服務對象—提供支持指導。學校心理咨詢師應該成為學生成長的陪伴者和心靈的守護者。

〔關鍵詞〕心理咨詢師;咨詢倫理;保密原則;陪伴者;保護者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21-0050-02

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們在心理咨詢的時候,經常感到無力無助,最常見的就是眼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問題,或對孩子不聞不問,或嫌棄粗暴,或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壓抑孩子。對此,我們痛心,但囿于心理咨詢的專業倫理,常常陷入要不要幫、應該怎么辦的困境。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6期刊登了李值霖老師的文章《心理咨詢師應該站在哪一邊?》,討論了此類困境。李老師提出“我們應該和事實站在一起”的觀點,并從“心理咨詢不是和稀泥”“心理咨詢不應該有幫派之分”兩個層面論述,對學校心理教師開展工作有很大的啟發,也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

我想說的是,學校心理咨詢師應該怎么辦?

首先,作一說明,我之所以在心理咨詢師前面加了一個詞“學?!?,是因為我們和社會上的心理咨詢師不一樣。我們首先是教師,其次是學校教育工作者。之所以不采用心理輔導教師的提法,是因為在有些學校有持心理咨詢師證書的老師有可能在咨詢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來訪者?;蛟S,我們可以沿著這樣的思路來處理。

一、了解事實真相

我非常認同李老師“和事實站在一起”的觀點,認為了解事實真相是提供有效支持、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因為我們的來訪者多為學生,屬于未成年人。他們來到心理輔導室求助,暴露個人隱私,將自己的情況、問題、情緒一一呈現,一般來說都是可信的,所以很多老師對學生的陳述都是完全采納的。心理咨詢師往往也會由此產生各種憤怒、同情、悲傷的情緒,缺少經驗的咨詢師甚至拍案而起,這時一定要冷靜。我們可以用同理心支持來訪者。與此同時,我們需要了解更多的事實真相。通過對更多細節的補充了解,了解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而不是急于干預。

當然,我們還要注意兩點:

其一,排除來訪者有精神疾病的可能。來訪者如果有精神疾病或神經病,其陳述可能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是他幻想的錯亂的精神世界。如果來訪者的陳述有悖常理,一定要進行診斷排除。

其二,排除來訪者掩蓋自身問題的可能?!捌爠t暗,兼聽則明?!泵恳粋€人都有可能犯錯,來訪者的陳述可能有意無意掩飾自身的問題,把責任全部推給家人。如果來訪者經常只談他人的問題,回避自己的問題和責任,在理解這是人之常情的基礎上,要引導他反思說出另一個視角的真相。

此外,在不違背心理咨詢“保密原則”的基礎上,我們也可以多方求證,了解事情時真相和來龍去脈。

二、確定服務對象

了解事實真相后,確定是家長的教育不當造成的消極結果,傳統的心理咨詢師信奉“助人自助”,常見做法是通過輔導幫助來訪學生發現自身的力量,學會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沒有錯的。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此類家庭的孩子一般處于弱勢地位,在咨詢師鼓勵下他們即使鼓足勇氣去和家長談,強勢的家長還是很難改變的,因此這樣的咨詢效果就很微弱了。

但是換個角度看,如果孩子遇到錯誤的家庭教育,首先找的是班主任或其他老師,這些老師一般會直接聯系家長,指出家長的問題,并指導家長改進。當然,如果他們的話起作用,則問題可能會得到比較好的解決;如果他們的話引起家長的反感,則孩子的境遇會更差。

學校心理咨詢師身兼教師和心理咨詢師雙重身份,這時優勢就可以發揮出來了。一方面,學校心理咨詢師首先是教師,具有教育學生保護學生的社會功能,面對學生糟糕的境遇應該站出來,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另一方面,和家長談什么,怎么和家長談?這是一項需要具有一定的溝通技巧的工作。作為學校心理咨詢師,正好具有較好的傾聽與表達的能力,與家長的溝通會順暢一些。

因此,學校心理咨詢師了解事實真相之后,首先要判斷工作對象是誰,我該和誰談?筆者以為,若學生接近成年(高中及以上學段),自我意識發展較好,行為能力比較強,具有較強的抗挫能力和溝通能力,可以遵循“助人自助”原則,不需要越界找家長。若孩子較?。ǔ踔谢蚋蛯W段),他們的生活各方面都離不開家長,也無力改變家長,這時候作為學校教師應該介入。

三、提供支持指導

無論服務對象有沒有家長,面對學生的心理輔導還是要繼續開展的。學校心理咨詢師通過傾聽、關注、共感等多種方式,表達對學生的理解,讓其感覺不孤單,自己并沒有被世界拋棄,有老師陪伴在身邊。學校心理咨詢師還需要通過示范、引導等方式,教會他們一些生活技巧,尤其是與長輩的溝通技巧、應對挫折的情緒調控技巧。

了解了家長的情況下一步就是約談,這時候需要一些策略:

第一,咨詢師直接找家長。首先和學生交流討論,明確需要找家長的理由。接下來,以一種家長易于接受的方式聯系家長,如“××家長,我是學校的心理咨詢師×××,和你的孩子交流過,我感覺你在教育孩子方面肯定也有困惑,請你找個時間到學校來,我們一起談一談孩子的問題?!贝蠖鄶导议L愿意來,因為他們的確也存在這樣的煩惱。然后,請家長先說說自己的煩惱,認真傾聽,對其合理的方面給予共感,對不合理的方面先不急于反駁,等到家長“吐槽”結束求助的時候,再認真分析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并以“如果是我”此類句式進行點撥指導,相信這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第二,協同班主任找家長。當家長以種種理由不能來學校,這時候需要心理咨詢師主動走近家長。當然,還需要聯合班主任一起去。首先,和學生商量,這件事需要班主任配合,征求學生同意后告知班主任具體情況(若有隱私可適當保密),約定一起去找家長。然后,和班主任約定家訪的目標和分工。一般情況下,心理咨詢師主要負責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和家長的家庭教育的指導,并且兩人的教育理念一致。因為和這類家長溝通肯定有難度,所以要有打硬仗的準備。心理咨詢師要多聽家長傾訴,多理解家長的苦衷,贊同其做得比較好的方面,讓家長感受到咨詢師的確是為這個家更加溫暖和諧而來,不是來找麻煩的。如果開局比較好,還可以邀請家長到學校心理輔導室面談,甚至開展家庭輔導。當然,肯定還會有家長固執己見,不思悔改,甚至對來訪教師有語言暴力,心理咨詢師要和班主任在一起,保護自身安全,并告知家長錯誤方式帶來的后果,保留一定的證據。家訪結束后請當地青保部門介入,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

總之,學校心理咨詢師既要按照咨詢倫理,運用咨詢技術去直接關愛學生,也不要拘泥于咨詢師角色,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做學生成長的陪伴者和心靈的守護者。

(作者單位:上海市崇明區教育學院,上海,20215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