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浩然:哥就是要任性

2018-08-24 01:44大老振
百家講壇 2018年8期
關鍵詞:開元科舉考試孟浩然

大老振

17歲時,孟浩然在襄陽本地的考試中嶄露頭角,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他爹的偉大理想——參加科考,謀個一官半職,光耀門楣。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他的理由是:我不能去給一個混亂的朝廷做幫兇!

原來孟浩然出生的時候,正是武則天統治的武周時期,武則天臨終還政給兒子李顯,恢復了李唐的統治。誰知,懦弱無能的李顯竟然被他的皇后和女兒合伙毒死了。李顯的弟弟——李旦的三兒子發動政變,殺死韋氏,然后實力挺爹,李旦就這么在兒子的幫助下當上了皇帝。在孟浩然心里,李旦這個皇帝當得名不正言不順,于是他發誓堅決不會為這樣的朝廷效力。

孟浩然這個決定自然對大唐王朝沒有一絲一毫的影響,但在家里卻像是炸開了鍋,一家人輪番勸說,孟浩然就是一梗脖子:“我說不考就是不考!”他還要把任性進行到底,提出口號:文不為仕!

這可是連退路都沒給自己留,學習不是為了做官,那么后悔了又想做官了該怎么辦?不過,渾身“浩然之氣”的孟浩然才不會考慮后悔不后悔的事,他人生的任性之路才剛剛開始。

因為拒絕參加科舉考試和家人鬧翻了天,孟浩然離家出走,在家對面的鹿門山住了下來。他要模仿東漢末年的隱士龐德公隱居這里,東漢末年是亂世,現在天下也亂得很。

有幾位朋友經常來拜訪他,在這里談詩論文、縱論天下,號稱“襄陽七子”。就在這時,孟浩然認識了一個美麗動人、身世可憐的女孩兒,十七八歲的如花妙齡,因為沒有了父親,她要賺錢養家,便做了歌女。情竇初開的孟浩然很快就愛上了她,他料定父親不會同意自己娶一個歌女,于是自作主張直接跑到女孩兒家里拜堂成親了。

他以為生米煮成熟飯就會萬事大吉,可是他低估了孟子家的血統,作為一個大思想家的后代,你可以任性,可是你爹也很有他的個性:倔!拜堂成親怎么了?沒門兒!甚至連妻子生了個大胖小子他爹都不讓進門。

于是“任性哥”和“倔老爹”就這么僵持著,誰也不向誰低頭。最后是時間做了裁判,他老爹熬不過時間,死了,臨死之前還交代家里人:“絕不讓那個歌女進門!連守喪都不允許!”

孟浩然傻了,贏了愛情輸了親情,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結局。從20歲成親到26歲父親病逝,孟浩然只和父親見過一面,父親拒絕承認他的妻子后,他負氣離開,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

如果,他當初選擇參加科舉考試,已然完成父親的心愿,父親即使是死,那也是含笑九泉!可是如今呢?孟浩然跪在父親的遺體前用力捶打著自己的腦袋,失聲痛哭。他發誓,要給父親守孝三年,然后拼盡全力去實現父親的愿望。

開元五年(707年),29歲的孟浩然走出襄陽,用了八年的時間漫游吳越,游歷了湖南、安徽等地。八年一直在旅游?是的。當初是他要放棄科舉考試的,現在去參加考試,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不過漫游各地結交朋友、尋求機會找人舉薦也屬當時文人的風氣。那他結交到朋友了嗎?

當然結交到了,孟浩然人緣特別好,落魄的文人、被貶謫的官員、同船的驢友,甚至旅店的小二,遍地都是朋友。

真摯的友情的確非常感人,可是什么用都沒有。眼見得當年的“襄陽七子”有好幾個都做了官,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只有自己還在游逛,孟浩然決定:結束漫游,到東都洛陽去。

不過,他不是去參加科舉考試的,而是去“干謁”的。開元十三年,孟浩然來到了東都洛陽,謀求官職。孟浩然把他的“求職信”呈遞給了丞相張九齡:“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毕Р诺膹埦琵g馬上就把他舉薦給了朝廷,可是唐玄宗卻不同意。不過這首詩卻因此流傳了下來,成了“干謁詩”的典范。

失望的孟浩然回到家鄉,他不想再繼續“謀求”下去了,可是還未完成父親的心愿呢,怎能停下腳步?這時他的好友邀請他到天臺山(今浙江天臺縣),因為被幾代皇帝重視的著名道土司馬承禎的道場就在這里。于是孟浩然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吳越之旅。

可當孟浩然來到天臺山的時候,卻得知司馬承禎前往洛陽了。孟浩然選擇一邊欣賞江南美景,一邊等待,這一等就是三年。這天,天色已晚,孟浩然在建德江上羈旅夜泊。深秋之夜,天地廣袤,唯有明月相伴,想想渺茫的前途、有家不得回的苦楚,不由得又添新愁。于是他終于做出了決定:回家!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回到家鄉,他見到了一個眼神熾熱、腰佩飾纓長劍的年輕人,年輕人專程前來拜訪,一見面就送給他一首詩: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孟浩然看了看這個年輕人,嘆了口氣說: “一切都已經是過去式了,你不懂我啊,李白!”

母親聽說兒子終于要參加科舉考試了,驚喜不已,她變賣了一部分田產,把錢都換成一封一封的官制金子,遞到兒子的手上。孟浩然的心又沉重了十分。

開元十六年冬,40歲的孟浩然再次離開襄陽,前往京都,準備赴考。此時唐玄宗已帶領文武百官從洛陽回到了長安。在這里,孟浩然遇到了他最為欣賞的朋友——王維。之后王維帶著孟浩然參加秘書省的一次詩會,很快就驗證了孟浩然的才華。一句純天然的帶著泥土氣息的詩句“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立刻讓孟浩然名滿京師,然而很快現實給了他重重的一擊:因為壓力太大,他落榜了。

來不及悲傷,命運忽然在此處轉彎,一個絕佳的機會擺在了孟浩然的面前——這就是那個著名的被皇上嚇得鉆到了床底下的故事。結果,一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孟浩然斷送了自己唯一的機會。

王維滿臉同情,可是孟浩然卻忽然覺得說不出的輕松,好像一副擔子從身上卸了下來。

求仕失敗離開長安,孟浩然回到家鄉,做了短暫停留后,從開元十七年到開元二十八年開始了第三次吳越之旅。他暢游山水,會友作詩,最后回到襄陽,真正過起了“千株橘樹唯沽酒,十頃蓮塘不買魚”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回歸田園的孟浩然當起了自由自在的農夫,這時,他已經51歲了。其間,他又任性了一回,同鄉韓朝宗曾經想在唐玄宗面前推薦他,他因為和朋友喝酒沒有赴約,錯過了機會。

孟浩然最后一次任性,是他52歲那年,好友王昌齡從邊塞貶官路過襄陽,他因陪王昌齡喝酒,吃了不該吃的海鮮,背疽發作而亡。只過了一年自己想要的生活,生命就畫上了句號。

猜你喜歡
開元科舉考試孟浩然
“科舉考試”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課件
春曉
歲歲游學路,冷暖私塾情
試述科舉背景下貴州明清時期的神性空間信仰
春曉
春曉
也說“開元”錢
“開元”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